华东五日游,2025.9.24,第五天返回北京途经高邮,临沂,晚8点半至北京南三环山西大厦

计哥

<p class="ql-block">清晨从临沂出发,导航显示回京的路途有上千公里,途经高邮、天津,预计最快也要十一小时二十九分。我望着地图上蜿蜒的路线,像一条连接江南余韵与北方秋意的丝线,心里竟生出几分不舍。这五日的华东之行,仿佛一场温柔的梦,此刻正缓缓收尾。</p> <p class="ql-block">夜色朦朦胧胧,早5点多,我们拖带行李离开酒店,踏上返回北京的长长路程</p> <p class="ql-block">一路天气渐渐变亮,窗外风景不断变换</p> <p class="ql-block">服务区外的地图标着“万福猕猴桃生态园”“高邮北站”这些名字,像是在提醒我们:这里不只是过路的驿站,更是有人生活、耕耘的土地。我站在路边,看远处的河流在阴云下泛着微光,突然觉得,旅行最美的不是终点,而是这些原本计划外的短暂停留。</p> <p class="ql-block">途经高邮,天色阴沉,我们停在了“高邮服务区”。抬头望去,红色大字在灰白建筑上格外醒目,几根旗杆静立,风不大,旗帜微垂。这里不像寻常服务区那般匆忙,反倒有种沉静的秩序感。有人匆匆走过,有人靠在栏杆边抽烟,远处的广告牌写着“江苏的窗口,高邮的名片”,我不禁笑了笑——这地方,的确有点意思。</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北京进发</p> <p class="ql-block">中午约11点半,来到山东临沂服务区。它是一座人造景观,巨大的仿石山壁上刻着“临沂”二字,还有“山东高速”的标志。那山壁绿植点缀,虽是人工,却透着一股倔强的生机。我站在岩石前拍照,后来又戴上墨镜,神情从容,仿佛在向整座城市告别。那一刻,我竟有些共鸣。</p> <p class="ql-block">我们正穿越山东腹地,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临沂服务区独特的现代建筑群,入口处是玻璃顶棚的结构,背后几座人造山峰绿意盎然,像是把自然搬进了城市。这设计大胆又温柔,像极了这次旅程本身——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走出一条自洽的路。</p> <p class="ql-block">我在临沂巨大假山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临沂服务区景一,</p> <p class="ql-block">临沂服务区景二,</p> <p class="ql-block">临沂服务区景三,</p> <p class="ql-block">临沂服务区宽阔室内景观,远远望见一个巨大的洞穴式建筑。红色灯笼高挂,透明的玻璃屋顶下,人造岩石与绿植交错,人们在其中穿行,像走在地心深处的市集。那一刻,我恍惚觉得,这不正是我们这几天的缩影吗?在钢筋水泥中寻找诗意,在旅途中搭建家园。</p> <p class="ql-block">在临沂服务区休息,吃了38元自助餐。继续乘坐大巴向北京前进!</p> <p class="ql-block">途经一片田野,晴空万里,红色的抽油机在田间缓缓摆动,远处风力发电机静静旋转。农田与工业在此共存,不突兀,反倒有种奇异的和谐。这让我想起华东这五日的所见:古镇的流水旁立着现代展馆,老茶馆隔壁是网红咖啡店。新与旧,从不是对立,而是彼此滋养。</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一片整齐的作物田,绿意盎然,电线杆笔直地伸向远方。天空淡蓝,像被水洗过一般。我忽然明白,旅行的意义,或许不是看多少风景,而是让这些风景悄然改变你的心境。从最初的兴奋打卡,到如今安静地看着一片田也能出神,这五天,我好像真的“走”到了一些地方。</p> <p class="ql-block">导航显示距离北京南三环还有不到两小时,速度归零的瞬间,我关掉了界面。山西大厦就在终点等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楼群,生活将重新归位。但我知道,这次旅程留下的,不只是照片和纪念品,更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在匆忙中学会停留,在寻常里看见诗意。</p> <p class="ql-block"><a>https://example.com/trip-photos</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