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天碰到一大帮熟人,好多都夸孩子懂事,甚至好几个朋友问我怎么培养的?昨天跟我分开大半天,他知道我在忙,全程独立,没提任何要求,心想这孩子也算是心里有数的。</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才懂,管教孩子,也能看到当年那个贪玩、任性、总把“明天再做”挂在嘴边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作为父亲,像很多人一样,总爱把半辈子的经验,像倒豆子似的往孩子耳朵里灌,恨不得掀开脑门,把所有坑洼都指给他看。原来我们都在把小时候没得到的理解,没享过的宽容,都悄悄给了孩子。可孩子偏不,非要把我当年摔过的跤再摔一遍,把我吃过的苦再尝一遍。 </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也知道,有些苦,孩子得自己尝,有些路,孩子得自己走。</p><p class="ql-block">索性,不过多干预,尊重放养自然规则。</p><p class="ql-block">无论他玩手机的状态多么兴奋,只要我说一声,别先玩了,他会立即放下,特别懂规矩。这也算是我两人私下不成文的契约。</p><p class="ql-block">所谓“不懂父亲,质疑父亲,反抗父亲,成为父亲,理解父亲”,是要走的轮回。怪不得史铁生说“十几岁射出的子弹,十几年后正中眉心”。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儿子身上看见自己,是某个放学时刻,他没考好,满心愧疚的望着我。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我笑着跟他说,你只是做错了题,不是做错了人!</p><p class="ql-block">中国式的父子,像一场漫长的角力。很多都是饭桌上沉默的君臣,记得他前两年睁大眼睛期待的说些“为什么这,为什么那……”,被我一句:抓紧吃饭,寝不言饭不语,不懂规矩啊”叫停。</p><p class="ql-block">如今常带他打乒乓球,跑步,领他出去吃早餐,参加亲朋的聚餐,尽可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他成长的每一天,试着开始放软语气。</p><p class="ql-block">因为,好好说话,也是一种本领。</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