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南阳人杰之邓绥

视点读书会

<p class="ql-block">邓绥(81年-121年),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史称和熹皇后,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1 “兴灭国,继绝世”</b></p><p class="ql-block">邓绥出身名门,祖父是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高密侯邓禹,父亲邓训也是东汉当朝太傅。</p><p class="ql-block">邓绥从小就与众不同,不善女工家务,惟对史书经典情有独钟。永元七年(95年),十五岁的邓绥被选入宫。史书形容她:“后长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很快因为姿容绝美、知书达礼、品行端庄被选中,第二年便被册封为贵人。</p><p class="ql-block">邓绥虽然受到皇帝宠爱,但始终对皇后阴氏尊敬有加,悉心侍奉,从不与阴皇后争宠,汉和帝因此对邓绥越发尊宠。</p><p class="ql-block">东汉后宫风云诡谲,暗藏杀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嫔妃们无法像男子般以武力相争,只能借助更为隐秘的手段。巫蛊压胜之术因其神秘莫测的特性,成为后宫争宠的利器。古人深信这种巫术不仅有效,而且阴毒异常,因此被视为宫廷禁忌,一旦触碰必将招致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尽管邓绥在阴皇后面前十分小心,生怕得罪,但阴皇后还是感觉受到了威胁。永元十四年(102年),阴氏暗中以巫蛊之术诅咒邓绥败露,汉和帝将其废黜后改立邓绥为后。其实,阴皇后和邓绥既是同乡关系(同为河南南阳新野人),也有亲戚关系。阴皇后的母亲姓邓,邓绥的母亲姓阴。</p><p class="ql-block">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驾崩,邓绥先后拥立汉殇帝刘恭和汉安帝刘祜,以“女君”之名亲政。</p><p class="ql-block">邓绥临朝期间,革故鼎新,选贤任能,躬行节俭,大力救灾,带领东汉克服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十年天灾。同时派兵平定羌乱,剿灭海盗,征服乌桓、鲜卑、南匈奴等外患,使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又设立西域副校尉,恢复东汉对西域的羁縻统治;并将九真郡外的夜郎蛮夷纳入版图,扩张领土1840里,时人颂曰“兴灭国,继绝世”。</p> <p class="ql-block"><b>△邓绥剧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2 被誉为“皇后之冠”</b></p><p class="ql-block">邓绥兼通天文、算数,十分尊崇知识、科学及先进技术。</p><p class="ql-block">邓绥亲政其间,支持、引导蔡伦造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蔡伦(62-121),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县)人,东汉明帝时入宫为宦官,历经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五个皇帝。先后担任过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内宦职务,封龙亭侯。蔡伦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span></p><p class="ql-block">邓绥任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p><p class="ql-block">张衡是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研发的地动仪‌是世界上首台地震监测仪器,其铜铸酒樽形结构内置悬垂摆与八道机关,通过龙口吐珠指示震源方向,比欧洲同类仪器早1700余年;研发的天体模型——浑天仪,用于观测星象和确定节气,通过漏壶水力驱动齿轮带动浑象旋转,是当时最先进的天文仪器之一;‌研发的候风仪‌,用于测定风向和风速的气象仪器,又称“相风铜乌”;还研发有通过齿轮联动记录行驶距离的记里鼓车,利用差速齿轮原理指向固定方向的指南车等。提出宇宙无限论,解释月食成因;记录2500颗恒星,著有《灵宪》一书,系统阐述天文现象;著有《算罔论》,推算圆周率近似值3.162,参与修订历法。‌‌</p><p class="ql-block">张衡的发明体现了东汉时期中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尤其在机械工程和天文学领域。其地动仪的设计展现了惯性原理的早期应用,而浑天仪则推动了天文观测的精确化。‌‌</p><p class="ql-block">邓绥创办史上最早的男女同校学堂,为女子提供学堂教育。元初六年(公元119年),邓绥为七八十个贵族孩童特别开设了学堂,并亲自监督考试。首次给女子提供了和男子共同学习的机会,堪称史无前例。但在邓绥之后的封建时代,再没有人愿意开办类似的学校了。</p><p class="ql-block">邓绥任用许慎等人到东观矫正文字,推动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问世。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p><p class="ql-block">许慎花费近20年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使汉字的形、音、义趋于规范。尊许之学者,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解字》为"许书",称其学为"许学"。许慎对汉语文字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被尊称为"字圣"。</p><p class="ql-block">由于执政期间的优异表现,邓绥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被后世史家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皇后之冠”的至高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03 “ 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 ”</b></p><p class="ql-block">永初三年(109),匈奴人趁着东汉王朝天灾不断发兵进犯,邓绥派兵击败匈奴,随后又降伏乌桓、威震鲜卑,展现出东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了应对灾害带来的饥荒,邓绥一面安排积极赈灾,一面减免租税、鼓励耕作、发展水利。</p><p class="ql-block">永宁二年(121年),邓绥因病去世,终年41岁。朝廷赐谥“和熹皇后”。在此之后,邓绥成为了历代皇后、太后的典范。</p><p class="ql-block">北宋著名诗人苏辙诗曰:</p><p class="ql-block">内治隆三世,尊临极九年。</p><p class="ql-block">神孙克负荷,大业付安全。</p><p class="ql-block">有道华夷靖,无心怨恶悛。</p><p class="ql-block">和熹盛东汉,从此不称贤。</p><p class="ql-block">(苏辙,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span></p><p class="ql-block">尽管邓绥亲政期间大有作为,但她长期把持朝政引起了汉安帝刘祜的不满。邓绥去世后,以前受过太后惩罚的奷侫小人诬告太后兄弟邓悝、邓弘、邓闾曾阴谋废刘祜,汉安帝趁机对邓氏家族兴师问罪。邓悝等被判为谋反罪处死,邓骘因不知情,被免官归郡,受郡县官吏的逼迫而死。因邓骘无罪遇害,大臣们不服,大司农朱宠抬着自己的棺材上疏:“和熹皇后有圣善之德,是大汉的文母。邓氏兄弟忠孝,同心忧国,是王室的依赖。他们功成身退后,还将自己的封地让给贤者,这是历代的外戚都没有能与之相比的。然而却遭受诬陷,七人遇害身亡,有违天理人伦。应该妥善安葬他们,告谢亡灵。”然而朱宠却因此被刘祜罢官归乡。于是平民百姓们也都为邓氏鸣冤。刘祜迫于舆论压力,只好将邓骘等人妥善安葬于北邙,又将被流放的邓氏子弟召回京师洛阳。</p><p class="ql-block">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宣布灭亡,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长期分裂的三国时期。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始,至汉献帝刘协终,历12帝,共195年。</p><p class="ql-block">邓绥时代,东汉王朝能够在一系列天灾的打击下维持统治,邓绥绝对是功不可没,后人称之为一代贤后也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b>△邓绥剧照</b></p> <p class="ql-block"><b>素材来源:网络</b></p><p class="ql-block"><b>编辑整理:视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栏所有文章除注明“原创”系本人所作外,有的是根据网络素材编辑整理,有的是分享或推送作品,图片均来源网络,特此说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分感谢美友的关注、阅读、点赞、分享及评论,因精力有限,不能对所有的评论逐一回复,深表遗憾,望能谅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