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故乡系列之第106篇)</p><p class="ql-block"> 7月9日下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召开2025年住培专题会议暨上半年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总结2025年上半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学工作情况,明确下半年工作方向。在会议分享环节,妇产科专业基地住院医师聂松莹发言,就结业考试进行了分享,为住院医师备考提供了实用参考价值。与会者报以热烈掌声,这是对学习刻苦、做事踏实的她的肯定与鼓励。</p><p class="ql-block"> 平时,聂松莹爱说自己是被生活推着走的人,就像老家田埂上的狗尾巴草,没什么光鲜的模样,却凭着一股韧劲在土里扎得结实。她的根在江西农村一樟树市临江镇寒山村,爷爷奶奶的锄头、爸妈的猪舍、逢年过节集市上的鸡笼,是她童年最鲜活的背景。天还没亮透,父亲就扛着沾着露水的锄头往田里去,母亲在灶台边把铁锅烧得通红,蒸汽裹着红薯粥的香气漫出厨房,转头又要去猪圈里喂食和清理粪便。那些被汗水浸软的日子,像一粒种子,把“踏实”二字种进了她心里。</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跟着爸妈干活,她总被晒得黢黑。盛夏的稻田里,她弯着腰拔草,稻叶划过胳膊留下细密的红痕,汗水顺着下巴滴进泥土里,溅起小小的水花;冬天洗猪舍,冷水冻得手发麻,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她却不敢喊停,因为一抬头就能看见母亲同样通红的双手。逢年过节更忙,天不亮就得跟着爸妈到自家养鸡场抓鸡,鸡的扑腾声、父亲的吆喝声、母亲的安抚声混在一起,装笼、装车,再坐着颠簸的三轮车去临江镇上当街(赶集)。有一次,鸡笼没扎紧,一只鸡婆跳了出来,她跟着在集市上追了半条街,最后抱着鸡婆蹲在地上喘气,棉袄上沾满了泥巴,却看着手里的鸡婆笑了。那是能换钱的老鸡婆,是爸妈能少累一点的希望。也是那时候,母亲摸着她的头说:“莹啊,做人要实在,别占人便宜,别人帮过我等(我们),我等得记一辈子。”这句话,她记到了现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可她也有“不争气”的地方——读书没什么悟性。从小学到高中,她的课本上总画满了圈,上课盯着老师的嘴,却总跟不上思路,课后做题要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成绩在班里始终徘徊在中下游。高考放榜那天,她拿着大专录取通知书,躲在房间里哭了很久。不是委屈,是觉得对不起爸妈——他们起早贪黑供她读书,她却只考上了大专。父亲敲了敲房门,没说责备的话,只递进来一碗面条,上面搁着三个荷包蛋:“大专也蛮好,学好本事,以后能养活自己就行。”那天晚上,她对着灯光发誓,就算读大专,也要读出个样来。</p><p class="ql-block"> 大专的日子,她把“省钱”刻进了骨子里。父母每个月给六百到八百块生活费,她算着花:早餐买两个馒头一块钱,午餐和晚餐在食堂打便宜的菜,偶尔想吃肉了,就等到周末兼职发传单、做家教,挣了钱再去买想吃的东西。冬天的一天晚上,她去餐厅兼职洗碗,冷水泡得手又红又肿,指关节疼得握不住筷子,回到宿舍用热水泡手时,看着镜子里冻得发紫的脸,她没哭,只是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笑着说“食堂的饭菜挺好吃,我最近胖了”。她知道,父母在田里受的苦,比她这点累重十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进了医疗行业,她才发现“本事”不是那么好练的。最初做助理医师,她连写病历都要对着模板改半天,遇到患者提问,常常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前辈拍着她的肩说:“小聂,想当好医生,得把书啃透。”从那天起,她的抽屉里总堆着厚厚的教材,下班回到出租屋,哪怕再累,也要翻开书学到凌晨。从助理医师到执业医师,几乎每隔一两年就有一场考试,她最怕的就是考不过;不是怕丢面子,是怕对不起信任她的患者。有一次备考执业医师,她感冒发烧到39度,依然裹着被子坐在书桌前刷题,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却不敢停下笔。她说:“我基础差,别人学一遍,我就得学三遍,不然怎么对得起‘医生’这两个字?”</p><p class="ql-block"> 后来读成人本科、去湖南规培,都是她“逼自己”的选择。在樟树市清江医院妇产科工作七年,她见过太多产妇的期待与焦虑,也帮过不少亲戚朋友接生。有一次,一个产妇难产,她守在产房里六个小时,握着产妇的手一遍遍说“别怕,有我呢”,直到听到婴儿的哭声,她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可越是这样,她越觉得心慌——专科毕业的基础,让她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总有些力不从心。她想考研,可专科学历让她连报考好学校的资格都没有;想脱产读书,快三十岁的年纪,又怕断了收入给家里添负担。纠结了半年,她听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能“带薪学习”,当即就辞了工作,背着行李去了湖南长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规培的日子,是她“又累又踏实”的三年。按照要求在各个科室轮转,因为有工作经验,她总被安排值一线班,从接诊患者到写病历,从跟着上手术到处理急诊,常常连轴转。有一次在产科值夜班,凌晨两点来了个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她跟着主治医师抢救到天亮,双手因为长时间握止血钳而发麻,衣服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抢救结束后,她坐在走廊的椅子上,看着窗外的天慢慢亮起来,忽然觉得特别踏实,她又多学了一点,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能更从容一点。</p><p class="ql-block"> 可这份踏实,也藏着不少委屈。规培结业后,她以为找工作会容易些,却没想到投出去的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有一次面试,面试官看着她的大专学历和同等学力研究生在读证明,皱着眉说“我们更想要全日制本科的”,她站在原地,手指攥得发红,却只能笑着说“谢谢”。那段时间,她天天守在电脑前刷招聘信息,看着身边的人要么事业稳定,要么成家立业,再看看自己——三十岁已过,没固定工作,没结婚,手里的文凭“没分量”,她常常在夜里失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好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缺人,让她先去过渡,才算暂时解了燃眉之急。可她心里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每天下班,她依然会翻开主治医师的备考资料,哪怕再累,也会看上两页;在职研究生的论文还没开始写,她就利用周末去图书馆查文献,笔记本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思路。有人问她“这么拼干嘛”,她笑着说:“我基础薄弱,不拼就赶不上了”,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份“拼”里,藏着对大姑姑聂小玲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聂小玲是她医学路上的引路人,当地有名的妇产科医生,德艺双馨。小时候,大姑姑总给她讲医院里的故事,教她辨认简单的草药,还带着她去医院看新生儿,说:“你看,医生能把这么小的生命平安带到世上,有多了不起!”2015年她实习时,大姑姑出了车祸,永远离开了她。那天,她在医院的走廊里哭了很久,看着妇产科的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大姑姑说过的话:“做医生,要对得起患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从那天起,她就暗下决心,要把大姑姑没走完的路走下去,要在妇产科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工作,学历始终是她心头的一块“心病”。尽管早早报了在职研究生,可同等学力文凭在求职时难有竞争力,加上论文尚未动笔,想要拿到学位证,至少还得等上一两年。看着身边人各有归宿,有人评上高级职称,有人坐拥稳定工作与幸福家庭,再反观自己,她常忍不住自嘲:“一把年纪还独自在外漂泊,没拿得出手的学历,没安稳的单位,也没像样的婚姻,活成了别人眼里的‘失败者’。”</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她与大学同学的聊天,更让这份失落涌上心头。同学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已在市里大医院站稳脚跟,不仅买了房,还组建了家庭,言语间满是对生活的笃定与满足。挂掉电话后,聂松莹静静坐在窗边,窗外车水马龙,喧嚣热闹,却衬得她内心愈发空落。她并非不曾羡慕别人的安稳,也偶尔会陷入回忆:若是当年读书再拼一点,是不是就能考上更好的学校,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但失落从不会困住她太久,“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得走下去”,这句话自我勉励,总能让她重新振作。</p><p class="ql-block"> 明年,她又将迎来主治医师考试。明知备考之路布满艰辛,她却早已做好准备。每天雷打不动抽出时间看书、刷题,不敢有半分懈怠。在她的计划里,拿到主治医师资格证只是第一步,紧接着还要攻克在职研究生论文,让学历真正“派上用场”,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 她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结束漂泊的日子,让自己多年所学“学有所用、用有所值”。既不耽误患者的信任,也不辜负自己多年的坚持,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守护每一位产妇与新生儿的平安。她更期待着,在妇产科领域再深耕五到十年,评上副主任医师,真正做到独当一面,届时才算兑现了对自己的承诺,也不负大姑姑的殷切期望。</p><p class="ql-block"> 这条路,她也常有疲惫与迷茫的时刻。压力大到极致时,她会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偏偏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可每当想要放弃,脑海里总会浮现出父母勤劳的身影,想起大姑姑的嘱托,还有那些因她的帮助而平安降生的孩子、重获安心的家庭。这些画面,总能化作她重新出发的勇气。她总说自己是“把路走得只剩一条,只能咬牙硬抗”,可这份“硬抗”背后,藏着她对医学的满腔热爱,对医者责任的坚定坚守,更藏着一个普通医生对理想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或许,聂松莹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没有耀眼的学历,没有安稳的工作,也没有圆满的小家庭。但她从未停下脚步,在自己选择的医学道路上,不抱怨、不退缩,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医生职业的敬畏与热爱,也在平凡的坚持里,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在长沙的出租屋里,书桌上堆叠的专业书沉甸甸的,墙上贴着的主治医师备考计划字迹工整。这些平凡的物件,拼凑出聂松莹最真实的生活底色——没有耀眼光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与坚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