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风裹着清冽的凉意掠过树梢,桂树便将酝酿了一整季的芬芳尽数释放,细碎的金蕊落在肩头,也让空气中满是中秋的气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就这样伴着桂香悄然降临,当夜幕低垂,银色的月光如流水般漫过山川田野、街巷屋檐,为人间披上一层朦胧的薄纱,连晚风都带着几分温柔,悄悄为每个期盼团圆的人,在心底注入了温暖与甜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提及中秋,脑海中总会浮现出无数温暖的画面:或许是一家人围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桌上摆着刚切开的五仁月饼、晶莹的葡萄与饱满的石榴,长辈们捻着瓜子,絮絮叨叨地讲着近来的生活琐事,话语里满是烟火气;或许是孩子们提着灯笼在月光下奔跑,清脆的笑声穿透夜色,连影子都跟着雀跃;又或许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坐在藤椅上,望着天边那轮圆满的明月,眼角的皱纹里都漾着笑意,轻声回忆着过去的中秋时光……这些寻常的美好,早已成了刻在记忆里的团圆符号。</p> <p class="ql-block">可每当阖家团圆的时刻,我心中总有一段记忆格外清晰——在我人生数十载的岁月里,最难忘的并非哪次温馨的家庭中秋,而是1984年那个硝烟弥漫的中秋夜。那时,我们正驻守在老山前线,那个夜晚,成了我永生难忘的不眠之夜。如今年年中秋如期而至,每当月光升起,我总会想起那些长眠在南疆的战友,心中满是怀念,也衷心祝愿他们的亲人,能在这个节日里感受到温暖与安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41年转瞬即逝,可老山前线的点点滴滴,却依旧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记得我们1师刚进入老山防御阵地时,正赶上南方的雨季,天空像是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暴雨连日不停地下着。雨水冲刷着裸露的山体,引发了多处滑坡,阵地上的交通壕被冲垮,隐蔽部塌了大半,战士们栖身的猫耳洞更是积满了泥水,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步兵分队的战友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裹着早已湿透的雨衣,站在没膝的雨水中坚守战壕,双眼紧紧盯着敌军方向,既要防备敌人的突袭,又要跟肆虐的暴雨、泥泞抗争。雨水冰冷刺骨,却浇不灭他们眼中的坚定;泥浆沾满衣衫,却挡不住他们守护阵地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1984年的中秋节,是9月10日。或许是上天也怜惜这些年轻的战士,那天晚上,连绵的阴雨突然停了,夜空变得格外澄澈,深蓝色的天幕上没有一丝云彩,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比平日里更圆、更亮,清辉洒满了整个阵地。战士们依旧啃着干涩的压缩饼干,就着军用水壶里接的山泉水充饥,可看着这轮明月,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神采。月光像一层薄薄的银霜,落在布满弹痕的阵地上,落在战士们沾满泥浆的军装上,落在他们紧握的钢枪上,为这片充满硝烟的土地,带来了片刻的宁静与温柔。平日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那个夜晚竟悄然停歇,前沿阵地上只剩下风拂过野草的声音,还有战士们偶尔压低的交谈声,显得格外静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至今记得,那天晚上,不知是谁先提起了家乡,话题很快就绕到了中秋的习俗上。有战士说,每到中秋,家里的八仙桌上总会摆满好吃的:母亲亲手做的月饼,刚摘的苹果、橘子、柿子,还有炒得喷香的西瓜子、南瓜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战士回忆起小时候,父亲会在月光下给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母亲则会哼着家乡的童谣哄他睡觉;还有的战士只是静静地听着,眼神里满是对故乡的思念,嘴角却带着淡淡的笑意。从他们的话语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藏在铁血之下的柔情,也能体会到他们对家人、对家乡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就在大家沉浸在回忆里时,一轮明月从老山的山巅缓缓升起,越升越高,照亮了远处的战壕,也照亮了战士们的脸庞。那是我们进入战区以来,见过的最完整、最明亮的月亮,它像一盏明灯,挂在漆黑的夜空里,也照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更让人惊喜的是,那天晚上,部队给每位战士都发了一块月饼。那只是一块普通的豆沙月饼,没有精美的包装,甚至因为长途运输有些变形,可在战士们眼里,却比任何珍馐都珍贵。大家小心翼翼地接过月饼,紧紧握在手里,谁也舍不得咬一口——有人是想把这份“团圆”的念想多留一会儿,有人是想等夜深了,再慢慢品尝这份来自后方的温暖,还有人悄悄把月饼揣进怀里,想着要是能寄给家里的亲人就好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那个中秋夜,没有谁不思念亲人,没有谁不向往团圆。南疆战场上的那个中秋节,那段在炮火中守望明月的时光,早已刻进了我的骨血里,永远不会忘记。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再也不用在枪炮声中过中秋,再也不用在战壕里思念家乡,可这份安宁与和平,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无数年轻的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是他们把青春、把生命留在了南疆的土地上,才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中秋夜,没有谁不思念亲人,没有谁不向往团圆。南疆战场上的那个中秋节,那段在炮火中守望明月的时光,早已刻进了我的骨血里,永远不会忘记。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再也不用在枪炮声中过中秋,再也不用在战壕里思念家乡,可这份安宁与和平,从来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无数年轻的战士用鲜血换来的,是他们把青春、把生命留在了南疆的土地上,才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人们常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可我觉得,那些为了祖国安宁无私奉献的官兵,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才是真正的“长城”。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英雄,祖国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安稳地过着团圆的中秋。又是一年中秋到,每当我抬头望见天边的明月,总会想起老山前线的那个夜晚,想起那些年轻的战友。昨晚,我翻出了珍藏多年的相册,把当时战友们在老山过中秋时的照片一一整理好——照片里,战士们握着月饼,在月光下笑着;照片里,钢枪靠在战壕边,明月悬在天际,铁血与柔情在那一刻定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想把这些照片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如今,我们能安安稳稳地和家人团聚,能在没有枪炮声的夜晚赏月、吃月饼,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些老兵的牺牲与奉献。愿这轮明月,既能照亮我们眼前的团圆,也能告慰那些长眠在南疆的英魂;愿我们永远记得,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唐云开,笔名陌上笑,江苏溧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特约通信员。热爱文学、诗歌,闲暇时喜欢用文字雕琢诗意一样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