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天,196师师部里,战友们站在雕像前,阳光洒在青铜的轮廓上,像一层金箔贴在历史的肩头。士兵们列队肃立,军装笔挺,帽檐下是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那座雕像高大威严,仿佛从岁月深处走来,凝视着我们这支曾奔赴南疆的队伍。脚下的红地毯延伸向前,像一条通往记忆深处的路,两旁的旗帜在风中轻扬,无声诉说着属于“英雄侦察连”的荣光。战争是血与火的洗礼,今天我用文字,图片、小视频,拉开这场战争的序幕,记录第十一侦察大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1979年2月17日,我边境部队尊照党中央指示,拉开了一场对越小霸长达10年的战争。主要参战部队是广西,云南等省,一直到1986年结束。86年秋意正浓,我们接到命令,编入第十一侦察大队,开赴云南前线。那时我还年轻,却已懂得这身军装的分量。从天津武清的训练场出发,一路南下,穿过平原、翻越山岭,最终踏入中越边境的密林。那里没有喧嚣,只有寂静中的警觉,每一步都踏在生死线上。一年后,中央军委授予我们“英雄侦察连”荣誉称号——那不是奖状,是用忠诚与热血换来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和平。美篇号:56074054。@52·光耀854。电话:18634490289。地址:山西运城。业于爱好:绘画,摄影、唱歌,散步。曾经:1986年在天津武清杨村,参军时结业于东方美术电视函授学院……</p> <p class="ql-block">侦察连是精锐中的精锐,执行的都是最危险的任务——敌后渗透、目标抓捕、情报搜集。我们与“铁血山英雄连”等兄弟单位协同作战,彼此信任到可以把命交出去。那种战友情,不是酒桌上的寒暄,是生死一线时一个眼神的默契。三十年过去了,那份情谊,依旧滚烫。</p> <p class="ql-block">这是两只金色的和平鸽,它象征着历史的发展,和世界不需要战场……</p> <p class="ql-block">二位老战友,端着和平鸽好开心啊……</p> <p class="ql-block">去年秋天,山西籍的老战友们在太原聚了一次。横幅上写着:“老山英雄侦察连山西籍战友30年亲情聚会”。有白发苍苍的,也有步履蹒跚的,可一碰面,还是喊着当年的绰号。有人拿出泛黄的照片,有人讲起张金生最后一次点名的情景,话没说完,眼眶就红了。我们不再年轻,但军魂未老。</p> <p class="ql-block">40年后,老战友们聚集在一起,大家端起酒杯,共同庆祝幸福平安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原北京军区,第11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提名写字……</p> <p class="ql-block">真棒,这是卢卫东副大队长提名的字画……</p> <p class="ql-block">穿迷彩服的战友,给两位战友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英雄侦察连的奖旗,大家聚集在一起,不知有多开心……</p> <p class="ql-block">三位年过华甲的老战友,在中国222界碑前合影留念,这次的相逢,也不知何时再见面……</p> <p class="ql-block">大家含泪和领导握手告别,等待下一次战友聚会,再一次诉说大家同学习,同吃饭、同劳动、同锻炼、同战斗的战友情谊……</p> <p class="ql-block">我十一侦察大队共计141人,于1986年9月18日,在北京省滦平县金沟屯火车站上车,踏上了南去的绿皮列车……</p> <p class="ql-block">首长在和战友们,做出发前最后的谈话……</p> <p class="ql-block">部队到达前线后,正在做休整,战前准备……</p> <p class="ql-block">三位战友非常仔细的做,车辆检查和技术保养……</p> <p class="ql-block">英姿潇洒的士兵们,头戴钢盔,身着军装,手持冲锋枪,在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记得出征那天,正是中秋节。金沟屯的营地里,炊烟袅袅,战友们默默打包行囊。列车在夜色中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铁轨,像碾过家乡的月光。有人低声哼起了歌,没人说话,但我们都明白——这一去,山高路远,生死未卜。可没人退缩,因为我们身后,是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从北方的平原到南方的峻岭,我们走了整整十天。1986年10月4日,抵达云南马关县塘子边。休整片刻,喝上一碗热汤,抬头望见满天星斗,那一刻,竟有种短暂的安宁。可谁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丛林、毒蛇、伏击、侦察……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危险,但我们必须前行。</p> <p class="ql-block">那些日子,我们像影子一样穿行在山林间。火车旁的告别、铁轨上的誓言、集结地的动员,都成了记忆中最炽热的画面。1986年9月18日,我们在都龙区保良街乡执行首次侦察任务。没有炮火轰鸣,只有心跳与脚步声交织。我们带回来的情报,成了指挥决策的关键。那不是战斗的胜利,而是忠诚的兑现。</p> <p class="ql-block">中国和越南只是一河之概,曾经1979前以前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关口岸,五个门洞前的车辆来往……</p> <p class="ql-block">中越友谊桥前,被越军打死的中国军人。越南等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强调,给我边防人员开枪开炮,打死多人……</p> <p class="ql-block">越南当局,无理驱赶华侨回国……</p> <p class="ql-block">战友们身着军装,头戴钢盔,胸戴红花,手握枪支,领导正在给战友们做战前总动员……</p> <p class="ql-block">我人民解放军忍无可忍,于1979年2月17日,对越南老山发起猛烈炮火,浓烟滚滚,万炮雷鸣。一场震惊中外的自卫还击战打响了……</p> <p class="ql-block">向英雄学习,向英雄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了今天幸福的平安生活……</p> <p class="ql-block">张金生和新婚妻子王小爽合影留念,这一次也成了他(她)两个人永久的离别。他在一次越战捕俘中,光荣牺牲,最后安葬在河北唐山遵化市烈士陵园,张副连长去逝后,他爱人为了他她终身未嫁……</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墙壁上贴着大红的喜字,战友们住在俩边,共同祝愿张金生和他爱人的结婚典礼……</p> <p class="ql-block">战友情,一辈子。身着军装,面带笑容,在一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英俊潇洒,穿着迷彩服,头戴钢盔,手持手枪,正在瞄准……</p> <p class="ql-block">战友啊,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上面写着凯旋门,左边:英雄仗起三尺剑,护疆惩霸立大功……</p> <p class="ql-block">七位战友,在凯旋门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功臣谱:参战立功名单,最上边从在到右,第三名就是张金生副连长……</p> <p class="ql-block">张金生是天津警备区,步兵196师586团侦察一连副连长,下面是他的简历……</p> <p class="ql-block">张金生同志,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用青春,汗水、热血换来了祖国人民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镌刻在丰碑上的忠诚一一记革命烈士的峥嵘一生……</p> <p class="ql-block">他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他的精神同日月同辉,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张金生是我们的排长,也是我心中永远的连长。1979年参军,训练场上从不退缩,26岁就当上了副连长。1987年8月26日,他在执行敌后侦察任务时,为掩护战友暴露位置,被敌火力击中,壮烈牺牲。战后,他被追授一战功。他的名字刻在功臣谱上,也刻在我们每个人的骨头上。有人说英雄不怕死,可我知道,他怕的是辜负使命。</p> <p class="ql-block">部分内容搜索与百度APP,感谢越战老兵三等功,逯吉安战友的大力支持。特谢兵检老兵,美篇号:17044737的帮助,特此敬礼……</p> <p class="ql-block">希望大家和战友。阅读后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纪承发扬前辈光荣传统,传播正能量,学习红色教育……</p> <p class="ql-block">14位退伍老兵和家属在一九六师师部大院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张金生烈士生平与事迹整理……</p> <p class="ql-block">在张副连长的河北唐山老家,室内摆放着鲜花,桌子上是张金生副连长的照片,水果等……</p> <p class="ql-block">河北遵化市烈士陵园里,有抗日战场、解放战场战斗英雄……</p> <p class="ql-block">后面是云雾缭绕,烈士大门前堆了个大狮子……</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青山绿水,和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英雄的业绩,池塘里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p> <p class="ql-block">革命英烈纪念碑前,几个人正在上香纪念,表达自己深深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老山主峰纪念碑,巍峨屹立在南国边疆,守握钢枪,头戴钢盔,两眼目视前方……</p> <p class="ql-block">从1979年2月17日,到1987年中旬,十年的越战,保卫边僵,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战友们在高声欢呼,庆祝这个胜利的节日……</p> <p class="ql-block">致敬英雄,传承赤胆忠诚。珍爱和平,世界不需要战争……</p> <p class="ql-block">你们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的史册上。愿你们的名子与山河同汇,与日月共存……</p> <p class="ql-block">上面写着八一,后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6师师部,前面是毛泽东主席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在战火硝烟的战争上,战友背着受伤的同志,一步步向前冲,真的是,战友情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那面紫底金纹的锦旗,至今仍在我梦中飘扬。“英雄侦察连”五个大字,沉甸甸地压在心上。左书“中央军委”,右题“步兵第一九六师侦察连”,落款是1987年11月30日。那一天,我们没有欢呼,只有沉默的敬礼。因为就在几个月前,张金生副连长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他才二十六岁,本可活成一片春天,却把自己种进了南疆的红土里。</p> <p class="ql-block">1987年,张金生与越军交锋,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用26岁的生命立下了一等战功……</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回首望去,多少战友把热血洒在南疆的土地上。他们不要勋章,只要山河无恙;我们不求战争,只愿和平永驻。向英雄致敬,向那段燃烧的岁月致敬。也感谢那些默默记录历史的人,是你们让记忆不被风吹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刘和平。美篇号:52·光耀854。地址:山西运城。时间:2025年10月6日周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