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王平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委会委员,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长,资阳市作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长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说界》《作家文摘》等报刊发表、选载以小小说、闪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700余篇次,出版长篇小说4部、文学作品集6部,有200余篇(部)文学、电影、电视作品获全国、省、市奖励。</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王平中微型小说《鉴宝》赏析。</p><p class="ql-block">说起小小说川军,就不得不提到王平中先生。王平中先生既创作,又组织文学活动。不仅作品写得好,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为繁荣四川小小说创作和推动小小说事业发展,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不过作为一个作家,主要还得拿作品说话。王平中先生的作品,取材广泛,立意深刻,构思巧妙,细节丰富,语言生动,充满了人间烟火,把小小说以小搏大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鉴宝》通过张先生鉴定九龙杯的故事,展现了其深刻的意蕴和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鉴宝》是篇好作品,作者把古玩鉴赏家张先生写活了,性格突出,看似深藏不露,实则爱憎分明,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丰满立体。那位着笔不多的书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人物有变化,前后有反差,让人看到了官场像个大染缸。从笔法来看,作者做到了故事走向,人物面目都见首不见尾,不是那种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尾的平庸作品,作者的功力也就显露了出来。这篇作品明线是写识物,暗线是写识人,张先生当年花百两银子买下九龙杯,是看中了书生的才华,赌的是眼力,书生果然高中状元,这真是伯乐之眼啊。谁知做官后的书生竟用万两白银赎回九龙杯,在民间俗人的眼里,张先生赌对了,赚大发了。谁知张先生故意让九龙杯粉身碎骨,不要那万两银票,以看走眼来自嘲自己。这种一波三折的写法,确实高明。“鉴宝”二字也就一语双关。特别是结尾,让读者唏嘘不已。张先生这个人物瞬间又高大了几分。</p><p class="ql-block">意蕴</p><p class="ql-block">智慧与洞察力:张先生能够从复杂的表象中洞察到物品的真实价值,反映出他的智慧和深刻的洞察力。</p><p class="ql-block">人物心理描写:小说中通过玩家和张先生的对话及其内心的活动,展示了人物对财富和权力的态度及其心理变化。</p><p class="ql-block">社会批判:故事结局张先生将九龙杯摔碎,反映出对虚假财富的批判,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情节紧凑:小说故事紧凑,情节发展快,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对话生动:通过张先生与玩家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结尾意外:张先生摔碎九龙杯的结局出人意料,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震撼力。</p><p class="ql-block">这篇小小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鉴宝故事,更是通过鉴宝这一行为,反映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多面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王平中微型小说《鉴宝》</span></p><p class="ql-block">张先生是乐至县城一个古玩鉴赏家。张先生面目清瘦,两只小眼睛时常半眯着,似睡非睡,一旦那里面射出的两束光灼停在某个玩物上,那个物件肯定价值不菲了。然后,张先生就会告诉那个玩家,他淘到的玩物是哪个时代的、有何特色、价值多少。刚开始时,一些玩家对张先生的话半信半疑。张先生说,你若不信,可另请高明。我若走眼,百倍赔偿。张先生鉴宝是要收费的,鉴一次宝,收十两银子。百倍赔偿,岂是闹着玩的?那些对张先生鉴赏的古玩还半信半疑的玩家,悄悄地到省城甚至京城找鉴宝大师核对,最后结论不差分毫。于是,张先生名声大振。</p> <p class="ql-block">淘到宝的玩家,找张先生鉴宝时,大气不敢出,紧张地盯着张先生那两只半眯着的小眼睛。如果里面半天没有闪出亮光,顿时脸色苍白,瘫在地上;如果看到里面亮光灼在玩物上,便是满脸喜色,欢呼雀跃。闲暇时,张先生也常到小城古玩市场走走,看能否“捡漏儿”。这天,张先生在古玩市场看到一位年轻人,手中捧着一只九龙杯。年轻人穿着不新但很整洁,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张先生认识他,他是小城里一名落魄书生。张先生从书生手中接过九龙杯,有人就跟着凑了上去。只见整个杯体由九条龙装饰,一条龙头部伸到杯底,尾部伸出杯口并弯曲为杯把,另外八条龙组成四对,每对一条头朝上,一条头朝下,头朝上的四条龙头伸到杯口内呈喝水状。张先生两束眼光在九龙杯上来回移动了良久,却没有半点亮色。书生见状,有些急了:“这是我父亲留给我的,说是祖传之宝。我进京赶考缺少盘缠,实在没有办法,才拿到市场来卖。”</p> <p class="ql-block">张先生闻言,那两只半眯着的小眼睛又仔细盯在九龙杯上,慢慢地射出了亮光。他一手托着九龙杯,一手指着说:“这九龙杯乃宋朝御用杯,只可惜杯把有损,才流落民间,但价格大大打折,我出银百两,你看如何?”书生连忙点头:“行,足够我进京赶考的盘缠了!”等书生走后,有围观的玩家对张先生说:“听说御用九龙杯是纯银制作,这个却是陶瓷的,做得虽然精巧,但仿造假冒的可能性太大,价值还不到十两银子,只怕你这次看走眼了哦!”张先生依旧笑笑说:“物归识主,物归识主!我看中的宝贝岂止是这个九龙杯啊!”玩家被张先生的话弄得云里雾里,想要再问,张先生已托着九龙杯回自己店里去了。几个月后的一天,小城突然流传起一个消息,那位书生在京城高中状元。玩家们这才悟出张先生话中含意,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嚄,真不愧是鉴宝高手!”</p> <p class="ql-block">两年后,那位在京城做官的状元回到了小城,找着张先生要用万两白银赎回他那只九龙杯。一万两白银呀!小城玩家们睁大了眼睛。“你任翰林院修撰才两年,就发财了啊!”只见张先生捧着九龙杯,那两只半眯着的小眼睛在上面东瞅瞅、西瞅瞅,又在状元身上东瞅瞅、西瞅瞅,脸上似笑非笑,突然手一松,九龙杯“啪”地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这个九龙杯就是个赝品,值不了多少钱,我原来看走眼了,碎了也罢!” 张先生说完,返回屋中。从此以后,张先生不再鉴宝。</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