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同城】轮迹经纬——皖南小九寨 秘境牯牛降(164)

悠然村夫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2日游览宏村后,通过“趣汇友”搜到一处免费停车场,有水有卫,距离景区停车场仅1公里,便迅速前往。在此驻车休息,然后埋锅造饭。晚餐后7点再次前往景区,夜游宏村后返回驻地休息。</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13日上午7点半驶离,经S222省道,前往池州石台县牯牛降景区。S222省道大约70公里盘山道,路况很好,都是板油路面,但路窄弯多、坡陡弯急,值得庆幸的是车辆不多,会车状况很少。两个半小时后转入国道,行驶50公里,于11点抵达牯牛降景区停车场,查看收费公示,很是厚道,24小时之内收费10元。进入停车场却被告知不许过夜,我指着收费公示牌据理力争,不许过夜何来的24小时,安保人员无言以对,很无奈地放我入场。</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风景区位于石台县与祁门县交界之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距石台县城22公里,主峰海拔1727.6米,总面积约为6700公顷。</p><p class="ql-block">牯牛降 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向西延伸主体,山岳风光秀美绮丽,以雄、奇、险著称。境内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牯牛从天而降,故名牯牛降。</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风景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与黄山市祁门县交界处,古称“西黄山”,是黄山山脉西向延伸的主体,以雄、奇、险、秀著称。是国家4A景区,门票90元,65岁以上免费,区间车往返18元,卫生间24小时开放,热水间是临时的,早7点半至5点半免费供应。目前,游客中心也是临时的,该景区正在改造建设,创建5A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跟老伴购买区间车往返票乘车2公里,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跟随一有导游的团队,听完导游的路线、景点介绍后,便从左手线路开始游览。</p><p class="ql-block">游览牯牛降有两条线路,左侧前往龙门峡谷可览龙门潭、登栓牛石;右侧前往严家古村可观情人谷、赏四叠瀑。如走环线登景区至高点百丈崖可通览全景。我们选择了环线从左侧进入至百丈崖,然后返程至四叠瀑,经严家古村返回。</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片由许多石头构成的石瀑滩,滩上有许多石头像一条条鳄鱼向上爬行,而后边有块巨石像头河马尾随其后,故而得名“鳄鱼滩”,这名字看上去有些牵强,看不出鳄鱼、河马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石板上,溪水从石板缝隙中潺潺流淌,游客悠然漫步。树木葱郁环绕,自然风光宜人。</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道前行,远远就能看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到“龙门潭”三个鲜红的大字,洁白水流宛如珠帘下垂,随风飘荡,柔美唯雅。走到潭边木栈道,近距离细观,又是一番景象,龙门潭瀑布似万馬奔腾倾泻而下,大气壮观,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龙门潭</p><p class="ql-block">两山对峙,可望而不可及,其形如门,相传是牯牛降里的龙王出入之所,所以称"龙门"。龙门高88米,宽20多米,两山夹峙的峡谷就叫龙门峡,纵深100多米。脚下流淌的水便是龙门潭,河谷中巨石翻滚蜿蜒千米,又被称为滚石滩,游客穿行巨石之间,可以走近细看形态各异的石头和奔流于巨石丛中的清泉。其中有三块隔河相望的巨石,当地人叫"三隐笑谈石"。古代有不少读书人看不惯人间冷暖和江湖的险恶,不愿随波逐流,于是寄情山水。其中就有三位隐士经常分坐在这三块巨石之上,"笑谈古今事",这石头也就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潭边有竹筏,游人可坐筏游览龙门潭,往返10分钟,可乘坐区间2人,一个往返30元。不乘竹筏游客稀少时也可免费登筏拍照。从半山腰俯视龙门潭,很有意境,一潭碧水,黄色的竹筏轻浮水面,竹筏上游客五颜六色的衣袂随风摇曳,勾勒出一幅惟妙惟俏、动静相宜的山水美景,令人禁不住声声赞叹。</p> <p class="ql-block">龙门潭是牯牛降最大最深的石潭,潭水清澈见底,<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色奇幻‌。</span>因光线折射呈现“孔雀蓝”与“翡翠绿”的渐变色彩,阳光下波光粼粼,被称为“会发光的溪水”‌。</p><p class="ql-block">两岸近百米的山崖对峙,形如石门,传说为龙王出入之所,故得名“龙门”。溪水流经花岗岩河床,倒映山色花草,宛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蝶恋花•龙门潭 </p><p class="ql-block">——题安徽石台牯牛降 </p><p class="ql-block">碧玉一泓天凿就, </p><p class="ql-block">石壁垂虹, </p><p class="ql-block">碎雪飞晴昼。 </p><p class="ql-block">潭底游鳞闲影瘦, </p><p class="ql-block">青苔暗锁蛟龙旧。 </p><p class="ql-block">欲掬清泠消世垢, </p><p class="ql-block">却恐惊波, </p><p class="ql-block">照我尘颜皱。 </p><p class="ql-block">坐对空山云去后, </p><p class="ql-block">风铃犹响斜阳岫。 </p> <p class="ql-block">​温柔的山风跳着轻盈的舞姿,清澈溪水唱优美的歌曲。我们伴着舞姿倘徉,随着歌曲流淌,一路上有舞姿相伴,与歌曲共鸣,疲劳之感荡然无存。</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百丈崖地处皖南西黄山余脉,距石台县城约10公里,峡谷全长3公里,垂直落差达100多米的百丈飞瀑是其核心景观,周边有30余处大小瀑布及无数碧潭,两侧覆盖原始森林,生态环境绝佳。‌‌</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一湖碧水,倒映着五彩缤纷的彩林,秋天这里层林浸染,和九寨沟一样的美。牯牛降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这里有许多古老的植物,像三尖杉,红豆杉,还有杉木,这里还是蛇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进山的栈道都很平坦,主要景区没有爬山的劳累和艰辛,几乎如履平地,即便有些爬升,坡度也比较平缓,很适合老年人游玩。</p><p class="ql-block">严家古村至鸳鸯潭段,栈道穿越徽派古村与碧绿潭水,沿途可欣赏古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的景致。 ‌</p><p class="ql-block">鸳鸯潭至四叠瀑布段,栈道依山势而建,需穿越石壁间,可近距离感受飞瀑轰鸣的震撼。 ‌情人谷至百丈崖段,栈道蜿蜒于竹林与峡谷间,行走时可俯瞰深谷中的碧玉潭、劝善桥等景观。 ‌</p><p class="ql-block">百丈崖至栓牛石段,栈道开始向山脊延伸,稍微有点难度,可俯瞰田园风光,终点栓牛石处可远眺牯牛降主峰。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百丈飞瀑‌是牯牛降的重要自然景观,以垂直落差超百米、峡谷幽深为特色。瀑布位于百丈崖3000米峡谷最深处,最大垂直落差达100米,宽度约20米,常年水流不断‌。峡谷内分布30余条大小瀑布,百丈飞瀑为其中最壮观的一条‌。</p> <p class="ql-block">接近百丈崖,轰隆的水声由远及近闯入耳鼓。抬头望去,百丈高的瀑布从峭壁倾泻而下,宛如天神挥洒的银练随风飘舞。瀑布冲击形成的水潭清澈见底,李白笔下“鱼翔浅底”的意境在此重现。附身触摸潭水,冰凉刺骨,令人为之一振。当阳光穿过水雾折射出的一条明亮光路,更为这片秘境添了几分梦幻。</p> <p class="ql-block">峡谷地形险峻,集青山、绿水、奇石、幽谷为一体。峡谷内云雾缭绕时如仙境,丁达尔效应产生的光瀑现象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独特视角。‌‌</p> <p class="ql-block">这座横跨剡溪的吊桥名曰“劝善桥”,为纪念明万历年间牯牛降才子郑之珍先生,其所著《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取自徽州民间传说和爱情故事,以“劝善”为主线贯穿整个剧情,在民间久演三百余年,並随徽商流寓大半中国,影响遍及各大剧种。说起目连戏是流行于牯牛降地区的地方戏曲,它有别于山北安庆的黄梅戏和山南的徽剧,有戏曲界的活化石之称。</p><p class="ql-block">劝善桥是以佛教目连尊者为救度自己在地狱受苦受难的母亲刘氏向佛祖寻求救度方法的故事。由于目连尊者的母亲生前非常恶霸,并且吝啬小气因此而堕入饿鬼道。目连尊者通过神通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受难,饥饿而无法吃到食物,于是用神通给自己的母亲送去食物,没想到每次送去食物都会被其他饿鬼夺走。目连尊者就向佛祖求度了,佛祖说这是业障显现,但是看在目连大孝的心肠就赠送给一个盆子,就是佛教经常说到的“盂兰盆”,通过这盂兰盆就可以让自己的亲人吃到食物并减少地狱的痛苦。于是,渐渐地在民间就有形成了救度一切亲人的节日与法会,这个法会就是盂兰盆节了,盂兰盆节定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根据盂兰盆经中记载,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行善,多做善事、多说善言、多行善为,这样的人在命中之时可以不受痛苦。牯牛降这里的劝善桥就是早在地藏菩萨来九华山以前就在这里专门讲经说法劝一切众生以善良为本,而作为地藏王菩萨道场的九华山到牯牛降仅仅百里的路程,所以说这样的故事的真实性就更加有说服力了。这座横跨牯牛降河的小木桥就这样命名为劝善桥了。以前的木桥因在时间太久远而毁坏掉,现在的这座吊桥就是在以前的劝善桥遗址上建设而来的。现在的劝善桥已经成为一</p><p class="ql-block">山野君非常喜欢劝善桥这边的景色,就像一种莫名的缘分一样喜欢上这里。也很喜欢在这里不吝时间的去慢步观光,之所以喜欢在牯牛降劝善桥这边漫步观光,不仅仅是这里是空气洁净、环境舒服,还有山野君喜欢喝的毛峰茶。在晴朗的天空下,绿油油的黄山毛峰在劝善桥茶园里显得生命力十足,很喜欢这样充满了禅意绵绵的感觉。不知道您是不是跟山野君一样也是喜欢这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严家古村</p><p class="ql-block">在石台牯牛降严家古村里,不仅仅可以看到宜人的自然胜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与隔壁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递、宏村一样,这里隐居了皇家后裔的严氏家族们。在这样看似很普通的小村子,居然如此的大有文章。当你了解到这些历史文化后,再欣赏到如此优美的环境,一定会有一种来此拜访的冲动了。 严家古村的风水是典型的徽州风水理论为基础的,与西递、宏村有点类似。唯一不同的是这严家古村是一种大姓人家的古村子,所以在设计与构造方面没有西递那也太过于讲究,更没有宏村那样复杂。在严家古村里可以看到依山傍水、前有内弧形的清澈河流、后有苍翠如滴的青山,这样就形成了聚财、纳气、通风与调节湿度的最基本效果了。至于,深究严家古村风水理论的话,山野君就不在此深究了,有兴趣的可以私聊的了。 从牯牛降景区门口通过一座古色古香的桥即可见到石墩上写着苍劲有力的“严家古村”四个大字,进一步走入,即可到达一片有几百年前集合生长而来的树林子。前往严家古村子就必须要经过这古树林,这古树林好像就是严家古村的守护神一样守护这座古村几百年了。 也许对于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皖南古村落的西递、宏村而言,这里的严家古村显得微不足道,但是这却是皇室家族后裔的隐居之地,这个村与大名鼎鼎的西递、宏村、关麓等皇室后裔集聚的村落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严氏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顶峰时期的汉唐时代。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皇室隐士严子陵的后人就在这里开荒居住了,后人们遵循严子陵的遗训,就在这皖南深山里开辟了这个村子选择终生隐居于此了。另外,山野君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的是严子陵是汉武帝刘秀的同学,他的学识深的汉武帝刘秀的赏识并重用作为朝廷高官,后来由于厌倦官场上的生活才选择了隐居的了。严子陵本人是浙江余姚人,选择了皖南下游的富春江地区。脍炙人口、流传千年的《春江花月夜》词曲就出自这位严大高人,桐庐、富阳一带的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富春江上修建了一座以严子陵为名号的“严子陵钓鱼台”。生活在皖南严家村的严子陵后人们为了纪念祖先严子陵,就把这严家村的严家祠堂叫作“富春堂”。现在的牯牛降境内的严家古村还保留着原先的严家祠堂里富春堂的遗迹。 如今的严家古村不仅仅是一座历史古迹了,更实一座宜人的旅游景区了。如果想寻古问今,去严家古村即可收获多多。如果想来严家村周边景区游玩,也是满意多多。 周边的河流、瀑布非常多,加上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环境,让人来了这里就有一种来了就不想离开的欲望了。在这个村子里还可以寻找到小时候农村田园风光的景色,还能看到非常纯正、古朴的诗话江南的田园生活。做一回浪漫主义诗人其实也是挺好的了。这个季节来严家古村是非常不错的旅行之选了。因为在这个季节整个严家村的茶园的茶叶都开始采摘了,可以喝到新鲜而可口的上等毛峰茶。这里的毛峰茶都是当地人自家种植、自家炒制的,绝对是环保无公害的茶叶,喜欢喝茶的人这个季节来牯牛降严家村游玩是非常好的选择,严重推荐。</p><p class="ql-block">四叠飞瀑</p><p class="ql-block">池州因水的灵秀而得名,石台更是池州山峰河流秀美的佼佼者。作为池州市代表性的森林公园,除了九华山之外,我想其他的就莫过于这石台县牯牛降了吧? 牯牛降境内的所有负氧离子高、空气环境好、水资源充沛同时还是皖南地区水源零污染的区域。从牯牛降最北面的北峰汇集在一起的水流经过山体高低不同的方位形成了国内外罕见的叠加式的瀑布景观。自最顶层开始到最后一个瀑布落差开始,总共有四层瀑布落差景观。故,牯牛降的四叠飞瀑名字因此而得来了。</p><p class="ql-block">四叠飞瀑是整个牯牛降非常著名的景区也是代表性景区之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飞瀑都是非常的美丽而壮观。在飞瀑面前,你可以联想到很多浪漫的、诗意的、或者爱情的故事场景来。或许,浣纱女的场景也能够轻易的在此处被联想到吧?</p><p class="ql-block">牯牛降龙门山庄</p><p class="ql-block">池州市牯牛降景区的这家龙门山庄就在景区门口不远的位置,从酒店步行到景区检票口步行也才3-5分钟,可以说是非常的方便的了。 就是因为如此的方便而且还是整个景区最具规模的特色三星级度假式酒店。酒店开业时间较早,所以整体的设施设备显得有点老旧,不过从景区开发的力度、年限以及与周边住宿对比一下的话。这家龙门山庄酒店算是当地非常好的一家星级酒店、星级饭店了。 龙门山庄由于靠近牯牛降风景区的龙门潭景区,所以就叫做龙门山庄了。整个山庄不仅仅可以提供住宿还可以提供具有石台县本土特色的徽州美味。可以说算是一家比较专业的餐厅加酒店的度假山庄了。与此同时,酒店也是按照古典的徽派建筑特色来建设而成的,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气息,总体而言还是比较满意的酒店。 酒店在外观上第一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颇具老徽州的特色,白墙黑瓦的清一色让人怎能不生欢喜之心呢?加之徽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的修饰,更能让人体会到这里才是徽州区域,在这里感受到安徽甚至是整个江浙沪皖的文化根源之所在。山庄楼层虽不高,但是这样的特色足以让人觉得大气十足。住宿的客房大大小小分布在整个山庄的几栋大楼之中,而餐厅零散式的穿插其中。 对于酒店服务这一块,可以说是非常成熟到位了。晚上到达酒店的时候,酒店关灯比较早。酒店服务人员会提前为你开灯并很耐心的、带有微笑的热情态度为你办理入住手续,并简单扼要的较介绍一下整个山庄的基本情况。在楼层服务台,可以实现时刻呼叫随时就有人到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工作人员。 公共区域是非常舒服的,从马路过来到达酒店门口进入山庄即可见到视觉辽阔、一片干净、整齐而舒服的院子。整个院子除了酒店客房和餐厅之外,还有篮球场、健身设施区域以及停车场等诸多功能区域,这个时候才发现这家酒店是非常专业的度假山庄,尽管开业较早、设施设备较为老旧。 大厅所在的地方与客房、餐厅相隔的不是很远,但是是属于两座的楼。大厅的环境可以说是非常的舒服,虽然窗户方面比较没有特色,但是大厅的功能区域的划分还是非常的科学合理并且也很完善的了,这一点作为景区理念的度假山庄算是比较不错的了。 我们下榻的客房是豪华标间,位于一楼。说句实在话,客房的设施、面积大小与山庄有一点小的落差。客房的面积看起来与普通宾馆差不多,设施显得有点老旧。加上盥洗池的水龙头水流超级的小,可以看得出这里的设备是非常的落后了。不过,好在热水器的热水比较给力,这一点算是一个欣慰了吧。房间这一块总体感觉一般化,不过在床上用品这一块还是比较满意的了。床很柔软,睡觉起来非常的舒服。这一点也许是最大的一个优势与亮点了吧。 龙门山庄地处牯牛降景区,周边都是青山绿水环抱着。是皖南山区国家森林公园不可多得的宜居宝地。从这里徒步到景区就几分钟的时间,尤其是到龙门潭景区和严家古村更是方便至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过劝善桥有一亭阁叫驻马亭,据说这里是吳应箕抗清指挥部旧址,当时称“复营”,众多高层将领在此密议军机,常有战马出入停驻,为纪念这位抗清英雄后人筑亭缅怀。</p><p class="ql-block">‌在吊桥观景台‌可俯瞰溪谷全景,巨石与碧水青山同框。</p> <p class="ql-block">穿过百米龙门峡迎来千米滚石滩,清澈澄碧的剡溪水流在巨石间时隐时显,时缓时急,那大小不一的晶莹水潭散布其中,深者色如翡翠、浅者晶莹剔透,涌动的水流如堆堆白雪点缀其中,清凉的峡谷成了人们乐此不疲的嬉水消暑之地。</p> <p class="ql-block">牯牛降的“中流砥柱”是一处位于溪谷中的自然巨石景观。该巨石巍然屹立于激流之中,任凭洪水冲刷仍稳如磐石,因此被称为“中流砥柱”。具有“力挽狂澜”的象征意义。这块巨石横卧溪中,形如卧牛,石上青苔密布,经年水蚀,棱角尽消,而石体巍然不动。我站立溪谷之畔,看溪水奔流,遇石则分,绕石则合,终不能移其分毫。</p><p class="ql-block">巨石高约30米,表面因长期水流侵蚀呈现独特纹理,矗立于三溪交汇的激流处,形成“一岩镇三江”的奇观。</p><p class="ql-block">雨季水流汹涌时,巨石仅露出顶端,旱季则可见全貌,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富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五绝•牯牛降砥柱石</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日)</p><p class="ql-block">一柱遏飞湍,</p><p class="ql-block">千年骨未残。</p><p class="ql-block">任他雷雨怒,</p><p class="ql-block">只作等闲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满江红•牯牛降</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9日)</p><p class="ql-block">万仞崔嵬,拔地起、雄吞吴越。</p><p class="ql-block">凝望处、断崖悬瀑,怒雷崩雪。</p><p class="ql-block">石破天惊龙虎啸,云开雾锁星河裂。</p><p class="ql-block">问洪荒、谁劈此奇峰?神工设!</p><p class="ql-block">穿幽壑,攀藤葛;</p><p class="ql-block">临绝顶,扪参月。</p><p class="ql-block">任松涛翻海,壮怀难遏。</p><p class="ql-block">百丈冰崖藏古剑,一襟清气冲霄阙。</p><p class="ql-block">待归来、袖底带烟霞,酬诗骨!</p> <p class="ql-block">碧绿透明的水体映衬出河床上错落分布的大石块,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光芒,水面平静而宁静,岸边散布着大小各异的石头,形成自然景观的独特美感。</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这里看到一个“栓牛石”指示牌,往返几次也没看到栓牛石的真面目。一个游客指着一个巨大的树干托起亭子,形状奇特,这里便是栓牛石。</p><p class="ql-block">上有乾坤,相传大青牛本是天上神牛,初落牯牛降心有不安,玉帝从天庭扔下龙头拐,化成栓牛之石。久之大青牛爱上了这片山水和村民,並乐施神力相助,从此牯牛降风调雨顺、村民安居乐业。玉帝命人将石牛功德录于栓牛石,因满幅天文无人看懂,现在拴牛石筑亭供游人休憩和凭吊这段往事。</p><p class="ql-block">我登上亭子,上边是一个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梯田、茶园。</p> <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在深山老林之中竟然藏匿着一个世外桃源。梯田、茶园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景观,以历溪村和考坑古村为核心区域。 ‌茶园多依山而建,云雾多、湿度大,为茶叶生长提供了独特环境。 ‌</p><p class="ql-block">茶农身着传统服饰采摘嫩芽,竹篓中春茶带着山岚清冽气息。</p><p class="ql-block">沿着野花点缀的幽径深入,脚下是青苔斑驳的石板路,头顶是古树枝桠交织的天然穹顶。蝉鸣与溪流声此起彼伏,偶尔还能遇见松鼠抱着野果窜过树梢。最惊喜的莫过于偶遇一片古茶园,硒元素滋养的茶叶在掌心揉捻时,竟透出淡淡的兰花香。当地茶农笑称:“这里的阳光都是富硒的”,难怪连晒秋的辣椒和玉米都泛着翡翠般的光泽。</p><p class="ql-block">这一程,既是与自然的对话,也是一场寻找自我的探索之旅。百丈崖的瀑布冲走了疲惫,秋浦河的风吹散了浮躁,而硒元素的魔法,早已悄悄融进了每一寸呼吸与脚步里。</p> <p class="ql-block">山中多古木,有银杏一株,树龄已逾千年。树干中空,而枝叶犹茂。当地老人言,此树历经战火、雷劈、虫蛀而不死,乡人视为神物。我抚其树皮,粗糙如鳞,想其千年来,看尽人间兴废,而依然挺立,不禁肃然。</p> <p class="ql-block">山不必五岳,水不必四海。皖南一隅,有牯牛降者,其名不显于俗耳,而实藏天地之大美。有皖南“小九寨”之誉。我游游览之季,正值初夏,草木蓊郁,山气清佳,不冷不热。</p><p class="ql-block">初入山径,便觉尘嚣顿消。石阶蜿蜒,苔痕斑驳,时有松鼠窜跃林间,倏忽不见。山泉淙淙,其声如玉磬相击,清越可听。</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上,未见一个游客,无论是拍照,还是看景,都能随心所欲,尽享唯我独尊。遥望牯牛降群峰,苍然如墨。忽悟此山之妙,不在其高,不在其险,而在其真。石是真石,水是真水,树是真树,人是真人。世间多有虚张声势之景,矫揉造作之态,而此山此水,只是自然呈现,不假修饰。</p> <p class="ql-block">踏入 “隐园”,仿佛一脚踏入了宁静的世外桃源,尘世的纷扰被隔绝在外,只余自然的静谧与悠然在此晕染。竹林婆娑摇曳,山风清新荡漾,<span style="font-size:18px;">竹林间溪流纵横,潭水清澈见底。</span></p><p class="ql-block">拂面千竿叠翠影,倾崖万鼓泻雷声。漫步于竹林间,风伴竹鸣,鸟和泉咏,真是竹籁泉音的美妙旋律。</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间小径缓步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鸳鸯潭。潭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子和游鱼清晰可见。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涟漪,波光粼粼,与周围的青山绿树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鸳鸯潭。</p><p class="ql-block">在很早之前,这里人迹罕至,山青潭碧,水面常有鸳鸯戏水。据说有一对唐姓、严姓情侣时长在这里谈情说爱、互诉衷肠,故而得名“<span style="font-size:18px;">鸳鸯潭”。</span></p> <p class="ql-block">一只红灯笼悬挂于栈道上方的树干上,鲜红亮眼,正是万山丛中一点红。古树林:走过石公桥便是一片保护完好的苍天古树风水林。这里的树种主要是樟树和银杏树,有多株树龄达300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小溪前行,溪水清澈,流经石板路,周围是茂密的树木与远山。天空中有几朵白云,树枝低垂,仿佛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跨过溪水潺潺中石块,轻轻触碰溪水,感受那份清凉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四叠飞瀑</p><p class="ql-block">池州因水的灵秀而得名,是华东地区罕见的四级连瀑,总落差达60余米,以终年不竭的水流、分叠而下的独特形态而成为池州山峰河流秀美的佼佼者。牯牛降负氧离子高、空气环境好、水资源充沛同时还是皖南地区水源零污染的区域。从牯牛降最北面的北峰汇集在一起的水流经过山体高低不同的方位形成了国内外罕见的叠加式的瀑布景观。自最顶层开始到最后一个瀑布落差开始,总共有四层瀑布落差景观。四叠飞瀑因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叠飞瀑是整个牯牛降非常著名的代表性景区之一。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飞瀑都是非常的美丽而壮观。在飞瀑面前,你可以联想到很多浪漫的、诗意的、或者爱情的故事场景来。</p> <p class="ql-block">‌四叠瀑布‌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牯牛降风景区龙门景区内,是华东地区罕见的四级连瀑,总落差达60余米,以终年不竭的水流、分叠而下的独特形态和负氧离子富集的生态环境著称。‌‌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地质特征</p><p class="ql-block">四叠瀑布的水源来自山体融雪与雨水,经四级断崖逐层跌落,形成连贯的阶梯状瀑布群。‌水流依石崖分四段跌落,每段落差与形态各异:</p><p class="ql-block">第一级短促陡峭,水流初始分切;第二级垂直落差显著,撞击岩石形成巨大的轰鸣;第三级受岩石阻挡转向左侧激流;第四级无遮挡直泻谷底,气势最为磅礴。‌‌</p><p class="ql-block">‌季节变化‌:</p><p class="ql-block">春季水雾弥漫,负氧离子浓度高达30万个/立方厘米;</p><p class="ql-block">夏季丰水期瀑布宽度扩展,常现“水雾彩虹”奇观;</p><p class="ql-block">冬季冰挂与流动水体并存,形成独特冰瀑景观。‌‌</p><p class="ql-block">‌观景台‌:设有安全观瀑平台,可近距离感受水雾拂面与轰鸣声震撼;</p> <p class="ql-block">‌随着季节变化‌,瀑布呈不同变化,春季水雾弥漫。夏季丰水期瀑布宽度扩展,常现“水雾彩虹”奇观;冬季冰挂与流动水体并存,形成独特冰瀑景观。‌‌</p><p class="ql-block">在观景台‌可近距离感受水雾拂面与轰鸣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浣溪沙•牯牛降四叠瀑</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8日)</p><p class="ql-block">雪练垂空落九天,</p><p class="ql-block">四叠珠玉泻层岩。</p><p class="ql-block">飞湍激石散轻烟。</p><p class="ql-block">雾锁深潭龙隐壑,</p><p class="ql-block">风摇翠谷鸟鸣渊。</p><p class="ql-block">一川清响涤尘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间小溪,清澈见底,弯弯曲曲,缓慢前行,无惊人之势,却有娇柔之美,隐于丛林,犹抱绿叶半遮面,更添几分姿色。</p> <p class="ql-block">鸳鸯潭‌是牯牛降龙门景区内的一处标志性水景,以清澈潭水和浪漫传说闻名。早年因常有野生鸳鸯在此栖息戏水而得名。潭水因富含矿物质呈现碧绿色彩,清澈见底时可直视水下岩石纹理,阳光照射时水面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p> <p class="ql-block">相传:唐氏小伙与严氏姑娘相亲相爱,但唐严两大家族矛盾颇深,严禁通婚,违者以家规严惩。走投无路的一对鸳鸯,在此谷中跳崖殉情,故名“情人谷”。</p> <p class="ql-block">严家古村,居住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子陵的后裔,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筑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在近代革命斗争史上,严氏的后裔先后有七名热血男儿为着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新中国建立后,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严家古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英雄村”。</p> <p class="ql-block">“林深境幽峥嵘色,烟流云散醉心波”。</p><p class="ql-block">牯牛降,其山峦叠嶂,绿意盎然。而在这片绿意之中,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村落——严家古村。它静卧在牯牛降的山脚下,与世无争,仿佛一处人间秘境。</p><p class="ql-block">严家村,静卧于牯牛降的青翠环抱之中,其自然风光宛如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村巷青石板铺就,洁净如洗,连接着每一户人家。村前,小溪潺潺,水声叮咚,仿佛在娓娓道来严家村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严家古村不仅一座古村落,而且还是一座红色村落。严氏宗祠旁有一座红色的展馆,据展馆史料记载,1934年冬至1935年春,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转战皖南深山腹地,途经牯牛降。</p><p class="ql-block">为了宣传革命思想、扩大革命队伍,他们沿途写下了这些标语。展馆内部通过实物、图片和文字资料,全面地介绍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事迹。</p><p class="ql-block">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在严家村设立兵工厂,如今在村口不远的金竹洞内,仍能寻得锻打兵器的痕迹。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上抗日先遣队曾在此驻扎,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这里先后有数十人加入抗日组织,为抗日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掩护和帮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严家古村路边的一面斑驳的墙上,还留有1934年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两条标语“北上抗日先遣队是你们年关困难的救星”,“要打破年关困难只有革命消灭保甲制度,打倒国民匪党”。至今仍清晰可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些标语之所以能保存至今,并非用墨汁所写,而是红军战士和农民团用河滩里的黑石头处理成细粉末后书写而成。这种独特的书写方式,更是为这段革命历史增添了浓厚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游山何须名山,得趣不在远途。</p><p class="ql-block">归途车上,心中默数牯牛降胜境。我闭目假寐,心想:人常舍近求远,以为风景必在远方。殊不知,真山水不必远求,真境界不必外觅。一石一水,一树一人,皆可照见本心。</p> <p class="ql-block">送你一缕清晨的阳光,带给你一天的快乐。万里路遥,快乐同行。轮迹经纬,风雨兼程。文字和相机记录下自驾路上的点点滴滴,乐享自驾途中的所见所闻。让我们体验旅游的力量吧!欢迎继续关注、品味我的《轮迹经纬——九华记:莲峰云骨与梵烟尘履(1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