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节得算是国人除春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了。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p><p class="ql-block">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至于节日这天要吃月饼,则说是跟草莽皇帝朱元璋起义有关。</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了一个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军中,通知他们届时响应。起义那天,各路义军一齐行动,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对于月亮也有着独特的情感,月亮在人们眼中是被诗化了的。有“嫦娥奔月”之说,有“吴刚折桂”之说。那遥远的银河中,月宫是多少人美丽的向往。事实上,关于月亮与中秋,除了吃月饼这个细节比较接地气外,嫦娥与吴刚均无据可考,用现在的话说,那“只是一个传说”。但人们更喜欢且相信美丽的传说。先不论节日几何,单是那空中的一轮明月,就足以引发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们的无边遐想。王维说:“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李贺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孟浩然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牧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李白这个老顽童口无遮拦:“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足见月亮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而到了外国人那里,则固执地一律将月亮视为女神,罗马人称她“狄安娜”,叙利亚人称她“阿斯泰罗”,擅编神话的希腊人则尊称她“阿尔忒弥斯”,不但被封为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主神之一,还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姐,掌管狩猎,照顾妇女分娩,代表着女性的美及贞洁。土耳其人在以弗所为她专门修了个阿耳忒弥斯神庙,是古代世界的八迹之一。</p><p class="ql-block"> 月亮因其神秘又遥不可及,人们便赋予了她所有人间情感的美丽与哀愁。在多情的普希金笔下,“孤独、凄怆的月亮,你为什么从云端里出现,透过窗户,向我的枕上投下清辉一片?”</p><p class="ql-block"> 唐代“女中诗豪”李季兰不舍友人离别,作诗一首《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而诗仙李白喝醉了酒,便会独自成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p><p class="ql-block"> 总之,人类的一切情感,均可以在月亮那里找到寄托。</p><p class="ql-block"> 因对月亮有太多期待与向往,人类自古便有了登月的梦想。科学家们率先举足。众人皆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在月球上留下了那著名步和那句传世的金句,“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p><p class="ql-block"> 而制造了“嫦娥奔月”这样美丽神话的中国人,也在四十年后将“嫦娥一号”发送到了月球。我曾采访过“嫦娥一号”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他说之所以选择了探月工程,正是因为从小便从母亲口中听到的美丽故事嫦娥奔月,而想去看看天上到底有没有月宫。</p><p class="ql-block"> 然而,世事变迁,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们却好像已经找不到了寄予情感的理由。除了从古人那里继承了描述月亮的诗歌外,关于月亮,请问我们还有比他们更贴切的表达吗?也是啊,现代人为生活奔忙,只顾低头奔前程,哪顾举头望明月?从这个角度看,古代人比我们幸福。他们当然也需要为生存而忙碌,还要经历战争离乱,“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字字都是伤感与离愁,但至少还愿意抬头望月,遥寄相思,而今天的我们,已经无暇也不屑抬起头了。我们的眼睛盯着电脑,盯着手机,还盯着永远没头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我承认,至少我本来是想月满西楼时分去阳台赏月的,但那之前,我守在电脑前追剧,直到关上电脑才恍然发现,我还没看月亮呢。但此时已宽衣解带,懒离卧榻,想,反正月亮天天有,不差这一天,再说,十五的月亮十六才圆呢,明天再说。而到了明天,我又早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月亮再美好,也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情感投注给它罢了,月亮不过就是月亮。</p><p class="ql-block"> 相信如我一般者,大有人在。</p><p class="ql-block"> 须知,人的一生实在没有我们想象的长,即使活到一百岁,即使天天看月亮,也不过看上个三万六千五。何况月亮还有个阴晴圆缺呢。那么,还是趁早吧,趁着今晚“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赶紧“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吧。期待着每个人都能享受团圆幸福的时刻。因为,关于月亮,关于中秋,还有一个成语永远不过时,那就是“花好月圆”。</p><p class="ql-block"> 好吧,请让我们时时抬头看一看月亮,期待每一度的花好月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题图源自网络,诚意致谢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