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欧洲绘画

闻风坐相悦

<p class="ql-block">大都会欧洲绘画收藏是最重要的馆藏之一,涵盖13世纪到20世纪超过2500件艺术作品。揽括了14世纪到19世纪几乎所有的欧洲绘画大师作品,耳熟能详的伦勃朗、格列柯、德加、马奈、莫奈、塞尚、梵高等。</p> <p class="ql-block">《韦尔切利战役》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70,意大利,马德里。</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描绘了罗马军队马略将军率领下抗击敌人的画面,公元前105年,日尔曼人翻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北部逼近威尼斯,被罗马军队击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的陷落》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70,意大利。</p><p class="ql-block">迦太基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曾是世界最强大的都城之一,公元前146年被罗马人摧毁。此画呈现了当时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座城市整整燃烧了十七天。</p> <p class="ql-block">《图尔努势被埃涅阿斯挑起战争》作者:何塞·曼努埃尔·德·拉·塞尔达,新西班牙总督辖区(今墨西哥)。制作材料:木、彩绘漆、金。此幅漆器托盘展示了罗马史诗《埃涅阿斯记》的一个场景。漆器的风格呈现了欧洲、亚洲和当地融合的艺术特征。</p> <p class="ql-block">《马略的胜利》,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70,意大利,威尼斯。</p><p class="ql-block">在1725年至1729年,提埃波罗描绘了古代罗马军事胜利的场景,取自于历史记载“罗马人民看到带着镣铐的朱古达”。画面中朱古达带着镣铐占据主导位置,罗马将军则从一辆战车站起,在游行队伍的拥族下。在画面的左侧边缘插入了画家的自画像。</p> <p class="ql-block">《女子半身肖像》,193-211,大理石。此女的发型是当时叙利亚皇后的发型,身上的长袍是古罗马已婚女子端庄得体的标志性服饰。</p> <p class="ql-block">《菩萨半身像》,4世纪末至5世纪,巴基斯坦(犍陀螺)。公元前330年,一个包括古希腊的庞大帝国统治着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犍陀螺(现巴基斯坦西北部地区)。雕像精致的发型,带有发髻和垂落的鬈发,可能是弥勒佛,即未来佛。</p> <p class="ql-block">《开端》,1946-1949,作者:马克斯·贝克曼,德国莱比锡,1884-1950,后移居纽约。三联画是德国哥特式祭坛画的常见形式。艺术家富有表现主义风格的笔触和明亮色彩的使用,同时带有德国早期的绘画特征。</p> <p class="ql-block">《圣母子与诸圣徒登座》,作者塔迪奥·加迪,134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木板蛋彩画,金底色。画中人物是以传统的哥特式祭坛画形式,绘制在拱形画板上。</p> <p class="ql-block">《佩鲁西斯祭坛画》,1480年,作者尼古拉·弗罗曼特,意大利佛罗伦萨,制作材料是木板油画和金箔。这幅大型祭坛画描绘了在骷髅地前敬拜空十字架,不同寻常意境。</p> 《众圣徒敬拜三位一体》,西班牙,1400年。中间板位三位一体的天堂景象和驱逐叛逆天使被驱逐出天堂的场景,二侧画板是所有被认可的圣徒,包括先知、列祖、使徒、传福音者、殉道者、忏悔者和女性圣徒。 《圣迈克尔与龙》,西班牙瓦伦西亚画家,1405年,木板蛋彩画,金底色。画面呈现,优雅的圣迈克尔正准备给他的怪物对手致命一击。 <p class="ql-block">《圣母子与天使》,作者安东尼奥·罗索利诺,意大利佛罗伦萨,1479年,大理石,光环和长袍上有镀金痕迹。在坚硬的大理石上捕捉了这一瞬间,展示了基督正要展开手指来赐福,圣母玛利亚接受膜拜。</p> 《阿二戈英雄的故事场景》,第一块板画面,色萨利的合法国王伊阿宋,身穿金色盔甲,与篡位者珀利亚斯对峙。珀利亚斯同意,如果伊阿宋能够取回金羊毛,就将王位就给他。<div>第二块板,伊阿宋和他的同伴正在设法窃取金羊毛。</div> 上的画幅《圣泽诺比乌斯的三次神迹》,波提切利,意大利佛罗伦萨,1510年。画面左侧,圣人遇到送葬队伍,触摸尸体使其复活;画面中央,男子搬运棺材时被杀,圣人使其复活;画面右侧,接受圣人祝福,使其已故亲属复活。<div>下图为结婚箱柜的彩绘前板《特雷比松德陷阱》,画面左侧是君士坦丁堡,右侧是特雷比松德,表示奥斯曼人1461年重新征服特雷比松德。</div> <p class="ql-block">《基督升天》,汉斯.苏斯·冯·库尔姆巴赫,德国,1513年。冷杉木油画。画面呈现,基督的双脚出现在画面的顶部,云雾环绕,圣母玛利亚和十二信徒目睹他离去。</p> <p class="ql-block">《圣芭芭拉的殉难》,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德国,1510年。圣芭芭拉被她异教徒的父亲处决的场景。她拒绝放弃基督教信仰,身穿华丽服饰,平静接受她的命运,跪在父亲面前,父亲举起屠刀,后面四个目击者,当局派来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朱迪斯与赫罗弗尼斯的首级》,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德国,1530。犹太女英雄朱迪斯展示亚述将军赫罗弗尼斯的头颅。这位将军攻打她的城市,被朱迪斯打败斩首。</p> <p class="ql-block">《拔摩岛上的圣约翰》,汉斯·巴尔东,德国,1511年。画面呈现了圣约翰流放到拔摩岛,他在撰写《启示录》,此时圣母玛利亚在他眼前显现。</p> <p class="ql-block">《基督受难》,科内利斯·恩格布雷赫茨,荷兰,1527。此画构图对称,基督的身影在阴暗的天空下显得孤独,二侧是盗贼,痛苦的扭曲身躯。圣母的姿势呼应着儿子的体态,圣约翰抬头凝视基督。</p> <p class="ql-block">《牧羊人的朝拜》,安德烈亚·曼特尼亚,意大利,1506。牧羊人前来见证基督的诞生,画面呈现出圣母玛利亚和圣婴基督是自然世界与神圣世界的门户,云朵中充满了小天使。</p> <p class="ql-block">《冥想受难》,维托雷·卡尔巴乔,意大利,1490年。基督的尸体放置在破碎的宝座上,上面有希伯莱文。一只鸟,象征着灵魂,正向上飞。</p> 《卡索内》,意大利,1580。婚礼箱的前板浮雕,描绘太阳神阿波罗与牧羊人玛尔绪阿斯的音乐比赛。 <p class="ql-block">《五饼二鱼的奇迹》,雅科波·丁托列托,1550年,意大利。画面描绘的场景是基督用二块饼和五条鱼,喂饱了5000人的故事。</p> 《圣家族与幼年约翰的洗礼》,意大利,1528。画面显示幼年约翰把圆球递给基督。 《圣母子宝座与玛大拉的玛利亚和施洗约翰》,朱利亚诺,意大利,1523年。圣母圣子和天使,二侧是玛大拉和施洗约翰。 《基督下葬》,布雷西亚,意大利,1554年。画面呈现了人的死亡与天际黎明的对比,失落与希望的强力反差。 《基督赐福》,索拉利奥,意大利,1524年。基督站在圆圈之上,圆圈是上帝完美的传统形象,圆圈外的方形表示大地,基督的手势一个指向上方天堂,一个指向下方大地。 <p class="ql-block">《圣母领报》,坎迪德,德国宫廷画师,1585年。天使加百利在一片光芒闪耀中冲入圣母玛利亚的卧室,宣布她怀孕了。</p> 《贤士来拜》,大理石浮雕,意大利,1515年。基督教福音记载,有三位贤士(国王)从遥远的地方而来,朝拜新生的耶稣基督。三位国王解下头饰,依次跪下,表示敬意。 《圣尼古拉斯使儿童复活》,1530年。画面呈现了他复活了一个受洗前死去的孩子。 《施洗约翰生平》,崎岖的岩石构成了约翰旷野传教的艰难历程。 《阿克罗厄斯的盛宴》,布鲁盖尔,布鲁塞尔,1615年。画中是河神阿克罗厄斯向希腊英雄忒修斯解释,他以前的情人佩里梅勒已被海王星变成了遥远的岛屿,这样她可以永远留在河神的怀抱里。 <p class="ql-block">《天主教信仰的寓言》,约翰内斯·维米尔,荷兰,1670年。一位女性,代表教会,一只脚踩在一个地球上;前景中,教会的基石正压碎邪恶的蛇。画中右侧摆放了放有圣杯、弥撒经本和十字架的桌子。</p> 博物馆中,美院的学生在临摹。 <p class="ql-block">《好奇心》,小海拉尔·特尔·博尔赫,荷兰,1660年。画中不同年龄的三位女性在一间豪华室内,年长的在写一封信,年轻的在其背后窥视,穿着奢华服饰的旁边站着注视她们。</p> <p class="ql-block">《室内的年轻夫妇》,彼得·德·霍赫,荷兰,1662年。室内场景,光线照射,女人凝视一面镜子,男人逗弄他们的狗。</p> <p class="ql-block">《林间小路》,梅恩德儿特·霍贝玛,荷兰,1670年。一条深深的车辙把画面一份为二,观者成为路人,把左侧沼泽和右侧住农院分开。画面中的行人、狗和农舍门口向外张望的女人,带来了故事和趣味。</p> <p class="ql-block">《麦田》,雅各布·凡·雷斯达尔,荷兰,1670年。画面里的道路上,一位带着行李的男子正走向一位女子和儿童,天空中厚厚的云朵,给画面增添了故事性的元素。</p> 参观者在拍照,这比现场临摹快多了。 《雅巴赫家族》,查尔斯.勒布伦,法国,1660年。德裔金融家和艺术收藏家雅巴赫和他的妻子和四个孩子,画中还呈现了书籍、雕塑和数学仪器,反应了雅巴赫的文化志向。 《雅巴赫家族》画展厅前的休息长凳。 参观者认真阅读作品注解,墙上是三位女性的肖像作品。 <p class="ql-block">《彼拉德洗手》,马蒂亚·普雷蒂,意大利,1663年。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罗马总督彼拉德曾试图拯救基督免于死刑,并象征性洗手。作品把彼拉德赋予高大形象,而中左的基督被带往十字架的背景里。</p> <p class="ql-block">《圣母安息》,卡洛·萨拉切尼,意大利,1612年。圣母坐在宝座上,全身兰色衣着,双手微合于胸前,头已搭靠在椅背,脸色苍白,周围人在祈祷。</p> <p class="ql-block">《慈善》,圭多·雷尼,意大利,1630年。成熟妇女和三个孩子,一个孩子在吃奶,通过四肢的变化节奏,温顺的眼神,营造出信任和纯真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圣家与圣弗朗西斯、圣安妮和婴儿施洗约翰》,彼得·保罗·鲁斯本,安特卫普,1630年。画中圣家(耶稣、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出现在圣弗朗西斯面前,充满温暖和善意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罗德和他的女儿们》,彼得·保罗·鲁斯本,安特卫普,1613年。根据《创世纪》记载,罗德和他的家人在上帝震怒之下摧毁了索多玛城之前逃离了该城。由于担心没有男人活下来,他的女儿们密谋引诱她们的父亲。</p> 《两个特里同在阿克洛厄斯的宴会上》,画面中二位男性(粗狂,多须的脸庞和强壮的体格),诱人的海鲜,左侧隐约可见宴会场景。 <p class="ql-block">《猎狼和猎弧》,彼得·保罗·鲁斯本,安特卫普,1616年。巨幅的狩猎场景。</p> 《音乐的寓言》,拉伊尔,法国,1649年。拉伊尔以特有的宁静笔触,用围绕西奥尔布琴戏剧性的弧线,以及背景中古老的圆柱、树干和管风琴管精致的节奏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构图氛围。 《一个农家》,勒南,法国,1640年。勒南兄弟对农村生活描绘而闻名于世。 <p class="ql-block">《亚马逊人的启程》,克劳德·德鲁埃,法国,1588年。看起来象是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亚马逊人的胜利》,克劳德·德鲁埃,法国,1660年。德鲁埃以古典主义为灵感,构图复杂的战争场面的作品。</p> 《面包师的手推车》,米歇尔,法国,1656年。米歇尔以面无表情、直面观众的方式描绘底层大众,他对破鞋的精细描绘的灵感,估计来自于梵高的《磨损的鞋子》。 《塔玛尔的强暴》,勒叙厄尔,法国,1640年。画面呈现了古典形式的特征,坚实的身体、画面的平衡、和谐的色彩,缓和了图中的暴力。画中描绘来自于《圣经.旧约》里人物塔玛尔被她同父异母兄弟强暴的故事。 <p class="ql-block">《波吕克塞娜的献祭》,查尔斯·勒布伦,法国,1647年。画面故事来自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记载,顺从的波克塞娜被带到祭坛上献祭,以安抚战争英雄阿基里斯。通过一系列强烈的面部表情和戏剧化的身体姿势的叙事的构图。</p> <p class="ql-block">《受难》,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1954年。基督身体悬浮在几何立体物体前,此物体为超立方体。图中的基督身体健美、健康,没有任何痛苦的表情,荆棘冠和钉子都消失了,这是对基督受难颠覆性的呈现。</p> 《圣家族与圣安妮和亚历山大的凯瑟琳》,胡塞佩.德.里贝拉,西班牙,1648年。画面把圣家当成前景主体,圣家理想化的面孔和精细的衣着,是把圣家置于凡尘世间。 <p class="ql-block">《丘比特与普塞卡》,安东尼奥·卡诺瓦,意大利,1794年。丘比特与普塞卡的爱情故事,用X构图呈现的雕塑设计。</p> <p class="ql-block">《史密斯夫人和她的孩子们》,约书亚·雷诺兹爵士,英国,1878年。画面穿着时髦的母亲若有所思,孩子们嬉戏打闹,目光顽皮而狡黠。</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安东·拉斐尔·门斯,捷克(1728-1779),画于1776年。门斯描绘其他显赫人的肖像精致细腻,他自己的自画像就直截了当,他前额的肿块呈现了他的身体健康状况的疾病的信号。</p> <p class="ql-block">《忏悔的玛大拉》,科拉多·贾昆托,意大利,1750年。根据《黄金传说》记载,玛大拉的玛利亚选择了忏悔度过了了她最后的日子,只靠天使的歌声为生。她身带一条带刺的腰带---苦行带,凝视一位天使。</p> <p class="ql-block">《古罗马》,乔瓦尼·保罗·帕尼尼,意大利,1757年。画面呈现了罗马古迹,万神殿、罗马斗兽场、图拉真柱和拉孔奥等遗址。委托这幅画的法国驻罗马大使出现在画面的中央,帕尼尼则在他身后。</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法伦》,托马斯·劳伦斯爵士,英国,1790年。人物身份是爱尔兰女演员,1777年伦敦首次登台,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喜剧明星,嫁给了德比伯爵,成为《德比伯爵夫人》。</p> <p class="ql-block">《直布罗陀驻军的突围》,约翰·特朗布尔,美国,1789年。这幅画的故事,在1781年11月26日,长期被西班牙军队围困的英军驻扎直布罗陀的部队发起了一次突围,对敌军炮台进行了突然袭击。</p> <p class="ql-block">《乡村儿童(拾柴者)》,托马斯·甘斯博罗,英国,1781年。画面呈现三个孩子,最底下的男孩抱起一捆干柴,女还抱个更小的孩子,背景昏暗,乱云飞渡。呈现了贫困孩子的伤感时刻。</p> <p class="ql-block">《谢里丹夫人和她的儿子》,约翰·霍普纳,英国,1796年。谢里丹是著名剧作家,画中人嫁给了他,她摆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姿态,扮成一位扛着儿子的农村劳动者。</p> 大都会内部建筑高高的穹顶,开阔的大厅,用各种喇叭组成的艺术造型。 <p class="ql-block">《宫廷娱乐》,约翰·格奥尔格·普拉策,奥地利,1738年。作品捕捉了哪个时代轻快而放纵的宫廷生活,右侧是打牌的情景,画面上的二位牌手象是传递信息给他同伴的模样,这是不当行为的暗示。</p> 《爱的宣言》,特鲁瓦,法国,1724年。画面中一对热恋中的情人,背后一幅画是战神马尔斯和爱维纳斯的画像,画面背景和实体爱情的对应手法的构图。 《吊袜带》,特鲁瓦,法国,1734年。一名男子要为女子系吊袜带的情景,尽管女人拒绝了这个诱人的提议,还是露出了小腿的举动给出了暗示。 《莫凯迪的胜利》,特鲁瓦,法国,1736年。作品描绘了莫凯迪在苏斯城(今伊朗)的街道上凯旋的场景。 《玛利亚的肖像》,法国,1801年。画中的女士在作画中抬起头来的瞬间,观察她的作画对象。光亮从窗户外照来,金色头发的光圈格外动人。 <p class="ql-block">《巴尔巴罗家族的荣耀》,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意大利,1750年。主墙椭圆作品,这是为天花板装饰的画面,展现了天花板向天空敞开的意境,画中人物象征“英勇”、“名望”、和“荣耀”。</p> <p class="ql-block">《从圣马可湾眺望威尼斯》,弗朗西斯科·瓜迪,意大利,1770年。河对岸的建筑群,有圣马可广场,包括总督府和钟楼,水面上繁忙的活动,桅杆重迭,船浆摆动,船上的人在忙绿中。</p> 这一面墙是威尼斯风景组画,是弗朗西斯科.瓜迪的城市景观作品。 大都会的欧洲绘画不仅数量庞大,更在特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而闻名。荷兰黄金时期画(17世纪)、西班牙绘画、法国19世纪绘画(印象派)、德国、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和北欧绘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