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网络</p> <p class="ql-block"> 老年人要不断的刷新自己</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著名学者易中天在他66岁时岁宣布:要在五到八年内,完成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他的宏伟规化遭到不少人质疑。易中天说:“一个老年人,如果不断地刷新自己,那么就能做到66岁的心脏,26岁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易中天紧紧的抓住后半生不多的机会,不断地刷新自己一一学习,奋斗,付出,66岁仍雄心勃勃,其气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寿命在延长,60岁己经不是什么标志的符号,而仅仅是一个年龄的数字。有的人末老先衰,有的人则老而不衰。</p><p class="ql-block"> 绝大多数退休者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退休后的规化不可能像易中天那样一呜惊人。但不但地刷新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活得更精彩是完全可以的,就看你尽心不尽心,寻找不寻找,举例來说,你可以走出家门上老年大学,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定能找到你的乐趣,你愿意出游可以到公园,广埸,娱乐场所去采风,把你看到的新鲜事拍下来欣赏,也可以让大家分享,你既不愿意在家,又不愿意长途旅游,可以到附近公园,随大家一起跳舞,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这些兴趣爱好,会给人以活力,为身心带來健康。</p><p class="ql-block"> 只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的老化,以积极的行为迎接衰老,你就能不为烦恼所困,享受开心幸福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其实没人注意你</p><p class="ql-block"> 老婆都一把年纪了,每次上街前,还要反复的打扮,搽脂抹粉,不耐烦的我,每每打击她的积极性,别费那个劲了,根本就不会有人注意你,她还是我行我素。</p><p class="ql-block">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爬格子二十多年来,我发表过好几百万字的东西,曾被朋友戏称“高产作家”名字也有数百次出现在报刊上,总以为自己有点名气了,每以作家自居,感觉良好。可是,参加过几次作家聚会,去时皆踌躇满志,回来吋像泄气的皮球,一一几乎没人知道我是写什么的。</p><p class="ql-block"> 直到看到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在《最愚蠢的的一代》里那句话“一个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的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我才释然并醒悟,我们这些普通人,实在没有必要在意别人的评判议论,因为根本没人注意你。时常看到有人小有错误或偶尔受挫,就喊着叫着“没脸见人了” “丢死人了”等等,其实都是自己自作多情罢了,没人会关心你的家长里短,你那点事甚至连进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未必够资格。</p><p class="ql-block">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会轻松许多。既然没人注意,我们堂堂正正的做人,就不会留意那么多的风言风语,不会给自己增添那么多精神负担,就会坦然自若地干自己该干的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