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家探班电影片场,电影《乡村调解员》》杀青

摄影华仔

<p class="ql-block">摄影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优秀的电影导演出身摄影,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就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的毕业生。蚌埠籍导演潘富荣是我的蚌埠一中同学,去年他拍摄电影《黄山恋》荣获香港紫荆花电影节,故事片最佳导演提名奖,为黄山文旅事业做出贡献。今年他把拍摄电影的目光转向新农村,弘扬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突出主旋律,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他以全国十大调解员王士宏的事迹,创作了电影《乡村调解员》,10月2号在淮北临涣古镇开机拍摄,央视电影频道做了报道,高度评价了电影的主题内涵。10月5号上午,下了一个星期的雨,天气终于放晴了,正是拍摄外景镜头的时候,应潘导邀请,(他是我同学,也是蚌埠市艺术摄影学会的朋友,多次在黄山参加蚌埠市艺术摄影学会的活动。)到淮北临涣参加电影的拍摄。早上8点,我们7个人,分乘2辆车,向临涣出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临涣老街茶楼,电影《乡村调解员》的拍摄现场,潘导在门口等着我们,副导演把我们安排到设计的位置上,扮演顾客和茶客,我们过了一把演员應。我们一边喝茶,吃着香喷喷的烧饼,一边观看潘导指挥电影的拍摄,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摄影家袁同非,徐雷还抓住时机拍摄茶楼的人和事,居然拍到了一些满意的摄影作品,在片场上,观看电影的拍摄,学习了不少摄影知识,真实的感受到拍摄电影的辛苦。拍摄结束,演员,工作人员吃盒饭,我们去吃临涣古镇有名的烧饼和羊肉汤,学会理事,太康养护中心董事长牛岷吃的开心,连声叫好。大家非常开心,都说这个节过的快乐。摄影家要多多接触其它艺术形式 。当然我们和潘导以及剧组人员都要合影留念。我们祝电影《乡村调解员》早日和观众见面。借用一位潘导的粉丝的赞扬信,作为文章的结束语言和表达我们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文字:蚌埠市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会长 李华</p><p class="ql-block">摄影:徐雷,袁同非,葛云,王晓胜,牛岷,</p> <p class="ql-block">我同学,蚌埠籍电影导演潘富荣</p> <p class="ql-block">蚌埠市艺术摄影学徐雷副会长,李华名誉会长,常务理事牛岷,理事王晓胜,葛云,蚌埠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袁同非和潘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李华师徒在片场</p> <p class="ql-block">当了一回群众演员,过了一把演员瘾</p> <p class="ql-block">片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深</p> <p class="ql-block">艺术摄影师牛岷母女在片场客串</p> <p class="ql-block">艺术摄影师王晓胜和潘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牛岷常务理事崇拜潘导</p> <p class="ql-block">都客串了一下顾客和茶客,</p> <p class="ql-block">潘导是蚌埠市艺术摄影学会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客串顾客和茶客,有口福</p> <p class="ql-block">摄影家李华和同学,电影导演潘富荣</p> <p class="ql-block">李华师徒在片场和潘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潘导的粉丝晚辈赞扬潘导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电影《乡村调解员》,10月5号的拍摄现场。</p> <p class="ql-block">央视电影频道及时报道了《乡村调解员》开机的消息,并做了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袁同非和潘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艺术摄影师葛云和潘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艺术摄影师王晓胜和潘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蚌埠市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徐雷和潘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蚌埠市艺术摄影师和电影剧组合影</p> <p class="ql-block">电影剧组人员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