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朴|循道而行,以德立身——王道大课中的领袖格局与治学智慧

无思无为

<p class="ql-block">  乙巳仲秋迎月之日,伴随着绵绵秋雨,国庆王道大课落下帷幕,在王道课堂之上,中伟、宝华、洪战辉三位老师分别以《领袖篇》与《治学篇》为要,将深刻哲思融入生动讲解,让听者收获颇丰,回味无穷。而笔者认为贯穿始终的正是孔老夫子《论语》中所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千年智慧。为听者勾勒出一幅循道立身的成长画卷 。</p><p class="ql-block"> 中伟老师的《领袖篇》,以“爱家、爱国、爱苍生”为核心,为如何铸就卓越领导者的志向与德行立下标杆 。他借丙吉问牛典故,点出领导者当心怀天下苍生,将目光聚焦于苍生福祉;通过讲述曾国藩识人、察人、用人的智慧,展现领袖知人善任的能力;以苏轼的豁达格局与家风传承,诠释领导者应有的风骨气节 。从对祖上祭祀的恭敬感恩,到强调领导者需具备的恭敬心、感恩心、悲悯心、清静心、忍辱心等“五心”,处处彰显“德与天和”的哲学思考,让我们深知真正的领袖,必以仁为基,以民为本,怀揣我将无我之心与精忠报国之志,方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p> <p class="ql-block">  宝华老师的《治学篇》,则将“志于道”的理念融入求知之路 。他打破专业学科之壁垒,以纵横贯通的思维,以庖丁解牛之境界串联起小学至大学的知识脉络,通过剖析同一事物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中的不同呈现,揭示治学研习的本质规律 ,让孩子能以玩游戏的心态来学习,这不正是孔老夫子说的“游于艺”吗?。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引导我们跳出单一视角,以跨专业、学科的眼光探寻事物本来面目,在学问的天地中自在遨游,不断靠近“道”的真谛,乃是无入而不自得也。</p> <p class="ql-block">  朴,何德何能居然有幸能够跟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同框合影,而洪战辉老师的分享,无疑是对“据于德,依于仁”最生动的诠释 。作为感动中国知名人物,他的经历虽布满艰辛,却始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他不愿提及苦难却发下大愿,愿世人不再经历他曾有的艰辛和苦难;他是最懂得知恩图报的人,面对身处绝境之时曾经过帮助他的老奶奶,他悍然买房相赠;他更是以德报怨之人,对曾打伤自己的人选择谅解与宽荣 。这份大义、大爱、大愿、大善与大孝,不仅是个人品德的极致体现,更与王道十三篇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让我们看到当个人德行与仁爱之心相融之时,便能绽放出震撼人心的伟大力量 。</p> <p class="ql-block">  三位老师的讲习虽各有侧重,却殊途同归 ,同归于一。无论是领袖所需的格局担当,治学所求的规律本质,还是个人所修的德行仁爱,都离不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指引 。愿我们皆能从中汲取力量,以领袖的胸怀立志,以治学的严谨求真,以仁善的德行立身,在人生的道路上循道而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