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人老去,一个时代终结了

袁州逸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世代代,指无穷无尽的一代又一代。“世”字本义,据《说文解字》的解说,是“三十年为一世”。《论语·子路》也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古人注解道:“三十年曰世。”远古年代,人们多数只能活三十几岁,因而称三十年为一世,后来也称一代。而后世就把三十年为一世、为一代的说法沿袭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文要说的一代人,就是当下60至90岁这个群体,处于正在老去或已经老去的一代。他们生于1935—1965年这三十年间,他们的人生,大起大落,经历了穷困潦倒、政治运动不断的年代。1950年,他们最大的15岁,开始步入社会;到1980年,这个群体最大的45岁,最小的15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右、四清、文革,身陷苦难的是他们;造反、武斗、破四旧,在无知无畏中白折腾,是他们;干部下放,知青下乡,是他们;听从祖国召唤,奔赴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埋头苦干、不计得失,是他们……1980年以前的岁月,他们几乎没有平和、平静的日子。满怀政治热情,而日子却过得紧巴巴,尤其还经历了60年代初的饥饿年代,还有一批被打成“地富反坏右”的群体沦为被斗被欺的贱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这一代人没有迁徙自由,劳动付出很多,收益获得很少。城市的人工资水平低,薪资长年不涨;居住条件差,住房长年难得改善;物资供应紧张,长年吃什么都凭票。农村的人,生活更艰难,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造成“剪刀差”,让他们成了比城里人更低贱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因为吃过太多的苦,所以当改革开放大门一开启,这一代人忽然面对时代转折,迎来社会巨变,可以放开手脚去追求新的人生,他们激情四射,所迸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就无法想象。而这,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40年间,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最强有力推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40年,那一代人是社会各个阶层的青壮年,他们如潮涌动,为个人的幸福而努力,为国家的崛起而奋斗。“振兴中华”何止是口号,更是现实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恢复高考,这一代人中一部分佼佼者脱颖而出,获得了宝贵的高等教育机会,成为后来几十年中各行各业中的骨干力量;商品经济大潮到来,这一代人中有了成千成万的个体户,有了无数私人企业主,私营经济为国家贡献了60%以上的GDP;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中,也同样是这一代人发挥着主流作用。而在更广阔的基层社会,由这一代人组成的浩浩荡荡民工队伍,如潮水般涌向城市,涌向各地开发区,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当然,改革进程中,工厂“黄”了,这一代中的许多人又不得不面对新的人生困境与挑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首过去40多年,国家在低调中蓬勃发展,这一代人也一直在低头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开放的年代,日新月异的环境,人们固然也有躁动的心,却不会停下自己上进、努力的脚步,心中充满发展、创新的驱动力,侧耳听到的全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隆隆声,还有人们发自内心喜悦的凯歌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40年,中国经济总量从1978年世界排名第十,到2020年中国跃升为经济体量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比重17%。国家面貌一新,人民生活美好,如此巨大的变迁,正是以那一代人的倾情付出才得以实现。他们能吃苦,能受罪,不抱怨,一切向前看,以群体的力量绘制了一幅华夏古往今来最辉煌最灿烂的历史画卷。这一代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千秋万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高歌猛进了40年,这个国家来到了一处急流险滩,之前高速发展的势头大大减缓。一时出现年轻一代的“躺平”和社会的“内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0岁以上那代人,演绎完了《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了,已然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亲历了国家发展最迅速的年代,见识了中国与世界接轨带来的千变万化,也为那个时代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如今,又目睹国步维艰,不免一声叹息。他们,无能为力矣。“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时代结束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