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一一俄罗斯

明明

<p class="ql-block">从北京大兴机场起飞,七个多小时后降落在莫斯科谢列蔑契娃机场,气温从二十多度骤降至个位数。走下飞机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眼前不再是现代化都市的喧嚣,而是一座凝固在上世纪风貌里的伟大城市。俄罗斯,这个曾经撑起半个世界的国度,在苏联解体后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带着好奇与敬意,我踏上了这片土地,期待在短短几天里,触摸她的历史脉络,感受她从辉煌到变革、再到重振雄风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的机场并不张扬,却透着一股沉稳的气息。没有浮夸的设计,也没有炫目的科技感,反而有种老派的庄重。人们步履有序,广播声低沉地回荡在大厅,像是提醒你:这不是普通的旅行目的地,而是一个有着深厚底气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察里津皇家庄园。这座始建于16世纪的夏宫,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为纪念俄土战争胜利而下令重建的皇家避暑之地。建筑师巴热诺夫花了十年心血打造宫殿群,却不料女皇亲临视察时大为不满,竟一声令下全部拆除。后来改由卡扎科夫重新设计,可惜工程未竟,女皇驾崩,项目就此搁置,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家烂尾楼”。如今漫步其中,红砖建筑静静伫立,湖面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锤凿声中的野心与遗憾。</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二战胜利广场。141.8米高的胜利纪念碑如一把青铜利剑直刺苍穹,象征着卫国战争持续的1418个日夜。广场地面由2660万块石砖铺成,每一砖都代表着一位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站在这里,风穿过耳际,心头不由沉重。不远处的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里,陈列着德国投降书原件和插在柏林国会大厦上的红旗,那些泛黄的照片和锈迹斑斑的勋章,无声诉说着牺牲与尊严。每年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就从这里出发,士兵们踏着坚定的步伐,穿越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胜利广场承载的是民族记忆,那么红场则是俄罗斯的灵魂所在。它并不因“红色”得名,而是源自古俄语中“美丽”的意思。这片2.3万平方米的长方形广场,地面铺满黑色鹅卵石,四周环绕着克里姆林宫、国家历史博物馆、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和古姆百货商场。列宁墓静卧在一侧,喀山大教堂的金顶在阴云下依然闪耀。而最让我惊叹的,是那座形似杭州奥特莱斯却气势恢宏的古姆百货——19世纪的玻璃穹顶购物街,如今仍是莫斯科最繁华的商业地标。我在里面偶遇了展出于奢侈品店的红旗轿车,恍惚间觉得,这不仅是商品,更像是某种时代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就矗立在红场边缘,那一簇色彩斑斓的“洋葱头”圆顶像是童话跃入现实。据说伊凡雷帝当年建完这座教堂,竟下令弄瞎建筑师,只为不让世上再出现第二座如此惊艳的作品。无论真假,这份极致之美确实令人窒息。雨后的清晨,云层低垂,阳光偶尔穿透缝隙洒在教堂顶端,那一刻,整座建筑仿佛在发光。</p> <p class="ql-block">离开莫斯科前往圣彼得堡,第一眼就被斯莫尔尼大教堂的蓝白相间穹顶吸引。它是巴洛克风格的杰作,由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曾是修女院,也曾是十月革命的指挥中心。如今它已不再作为宗教场所使用,而是成为音乐厅和市政府办公地。黄昏时分,夕阳染紫了天边,教堂静静伫立在绿树之间,宛如一首未唱完的老歌。</p> <p class="ql-block">冬宫广场无疑是圣彼得堡的心脏。这里的建筑群将巴洛克与新古典主义融合得天衣无缝,尤其是长达580米的旧参谋总部大楼,弧形展开如同张开的臂膀,拥抱着整个广场。中央的亚历山大纪念柱巍然耸立,没有任何地基固定,全靠自身重量屹立百年,令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走进冬宫,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艺术的海洋”。这里曾是沙皇的居所,如今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品超过317万件。如果每件停留一分钟,需要整整27年才能看完。达·芬奇的《哺乳圣母》、拉斐尔的《圣家族》、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一幅幅巨作接连登场,仿佛走过了整部欧洲艺术史。最震撼的是那条绵延数十公里的展览长廊,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每一步都踩在文明的厚度之上。</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夏宫,又称彼得霍夫宫,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它依海而建,拥有150座喷泉和两千多个水柱,全部依靠自然水压运作,无需水泵。夏日午后,阳光穿过水雾,在彩虹中穿行,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老人坐在长椅上看书,一切都安静又丰盛。</p> <p class="ql-block">晚上在冬宫剧场看了一场芭蕾舞《天鹅湖》。俄罗斯芭蕾被称为“古典芭蕾的天花板”,果然名不虚传。舞者脚尖离地的高度、旋转的圈数、群舞的整齐划一,全是硬指标。第三幕那段著名的32圈挥鞭转,干脆利落,毫无迟疑,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一刻我才懂,所谓“战斗民族”,不只是骁勇,更是把优雅做到了极致。</p> <p class="ql-block">叶卡捷琳娜宫则完全是另一种奢华。那传说中的琥珀厅,墙面镶嵌着六吨琥珀与金饰,历经战火劫掠后耗时十余年复建而成,如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有那700平米的金色大厅,镜面与水晶吊灯交相辉映,让人恍若置身梦境。而“中国厅”的存在,则透露出18世纪欧洲对东方的迷恋——漆画、丝绸、珠母镶嵌,虽非地道,却也别有意趣。</p> <p class="ql-block">乘船漫游涅瓦河,是打开圣彼得堡最美的方式。两岸宫殿林立,教堂尖顶错落,夕阳缓缓沉入芬兰湾,船上的俄罗斯舞者载歌载舞,欢快得像个节日。河水微漾,城市在光影中流动,像一首永不落幕的诗。</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被誉为“俄罗斯的梵蒂冈”。它坐落在小镇谢尔盖耶夫,始建于14世纪,是东正教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白石教堂、金色圆顶、静谧庭院,处处透着信仰的力量。据说许多俄罗斯家庭都会带孩子来这里接受洗礼,民族的精神血脉,就这样一代代延续。</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提的是莫斯科的地铁。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仍在高效运转。每一站都像一座地下艺术宫殿,大理石柱、浮雕壁画、水晶吊灯,有的甚至堪比宫殿大厅。乘坐其间,仿佛不是通勤,而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巡礼。</p> <p class="ql-block">九天旅程即将结束。回望这一路,三宫各具风采:冬宫看藏品,夏宫看园林,叶卡捷琳娜宫看室内华彩;大教堂则是东正教信仰的化身,也是最美建筑的集中展现。惊讶于这座城市八成以上建筑都有近两百年历史,外立面精美绝伦,几乎没有重复的设计。更难得的是,街头巷尾文明有序,安全感十足,对中国人尤为友善。唯一的遗憾是语言不通,无法与当地人深入交流,也影响了消费体验。但这一切,并不妨碍我对俄罗斯的喜爱。这是一个值得反复探访的国度,每一次来,都能遇见不同的厚重与诗意。</p> <p class="ql-block">祝福一切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