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杂谈(51)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为 亲 情 干 杯</b></p><p class="ql-block"> 2025.10.5</p><p class="ql-block">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今天,我们兄弟姐妹及各家的后人相聚在一起,共同迎接这个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段时间,合肥的天气一直不好,阴沉沉的,有时还细雨绵绵,让人感到压抑。今天,合肥的天气,一改多日云迷雾锁,天昏地暗的状况,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秋风送爽,气侯宜人,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感谢上苍,老天给力!</p> <p class="ql-block">  我历来重视与兄弟姐妹聚会,觉得这是维系同胞情谊的重要方式,所以过去我时常牵头组织与大家相聚。前几年疫情期间,遵从有关规定,停止了聚会。疫情过去这几年,随着我们兄弟姐妹的年纪都越来越大,聚会的次数较之前,相对少了些,但也还时而有聚。我是这么想的,人们常说,半生父母恩,一世兄弟姐妹情。父母于子女的恩情当然是任何人也无法比拟的,但父母能够陪伴子女的时间相较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交往毕竟是短暂的,人这一辈子相互之间能够相处时间最长、最久远的,莫过于兄弟姐妹。因此,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值得很好的珍惜。兄弟姐妹大家时常在一起聚一聚,聊聊天,交交心,拉拉家常,有助于联络感情,维系亲情。民间也有这么一说,亲戚只有越走才越亲,不走就不亲了,兄弟姐妹之间也是这个道理。</p> <p class="ql-block">  我重视与兄弟姐妹相聚,还有两个重要考量。一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告慰远去的父母,他们的后人,大家现如今都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和睦相处,生活得都很幸福。尽管我也知道父母已不可能知晓,但我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二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展现家族团结、和睦的精神,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兄弟姐妹的后代很多都还争气,此较优秀,尤其是第三代,目前有一个博士、三个研究生、两个985、211院校在读本科生。他们在学业上都小有成就,我们也试图教育、引导他们,增强亲情观念,传承优良家风。现在年轻一代,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亲情观念逐渐淡化,甚至出现“断亲”趋势,老祖宗留下的这一优良传统有失传的危险,这是我万万不能接受的。特别是我对一些兄弟姐妹反目,甚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怎么也不能理解。我这辈子不仅重视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就连非兄弟姐妹关係的亲戚,我也同样重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係。我在职时,一些非兄弟姐妹的亲戚,他们但凡有需要我帮忙的事,只要不违反原则,我都尽力而为。我的儿子是独子,我要求他要与家族中其他表亲和堂亲保持密切关係,增进与他们的感情。那种“断亲”现象,在我看来,就是“六亲不认”。我们的党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众要有感情,这是能否做一个好干部的前提。对咱们普通百姓来讲,道理也一样,一个人是否有品德,往往要看这个人对人是否有情义,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家里的亲人都无情无义,对外人何来情和义?</p> <p class="ql-block">  由于自己年纪已大,精力不支,儿子工作又忙,这次聚会虽仍由我牵头,但具体组织安排,我委托我的外㽒和外㽒媳妇承办。参加人员,要求各家各户除了老一辈,小字辈们也要尽量参加。值得欣慰的是,我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参加的人数有近50人。最远的来自浙江宁波我的外㽒一家。年龄最大的是我家大姐和大姐夫。他们一个88岁,一个84岁,还居住在我们省的另一座城市,也不顾年事已高赶了过来。孙辈们,从上幼儿园的,到读研究生的不等,能来的都来了。我家儿子虽然工作繁忙,对这次聚会,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主动承担酒水供应。尤其是针对使用什么酒水问题,他还细致到俟个给几个喜欢喝酒的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红酒我家里本来就有,而且是国产名牌。儿子说不行,要让大家喝原装进口的。他临时现从上海一家专做进口红酒生意的公司购进两箱意大利生产的原装进口红酒。 </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的地点,在我们合肥的滨湖新区,这里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等众多省直机关所在地,是安徽的政治中心。新区的建筑豪华、气派,环境优美,由于远离老城区,我们平时很少来。多年生活在老城区,窄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聚歺开始前,我先来了一段开场白,说明了此次聚会的目的,提出了相关要求,主要是防止年轻人拼酒喝多。要求大家利用这次聚会,相互多谈心,多交流,增进感情,促进友谊,加深亲情。聚歺正式开始后,我把精力重点放在掌控好局面,既要让大家吃好、喝好,又不能让大家喝多。我们这个大家族成员,有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中学校长、名师、媒体人等,他们平时不缺少喝洒的机会,所以能喝的不在少数。加上他们平时工作都很繁忙,有的还在外地,难得有机会像这样聚在一起交流切磋。今天相遇,可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大家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开怀畅饮,都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我家两个老姐夫,别看他们都是八、九十岁的人了,过去都是半斤八两的量。今天我们老兄弟姐妹再次相遇,加上碰到这么多晚辈,他们十分兴奋,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也跃跃欲试,想畅饮一番,但被我严格限制,不准他们多喝。</p><p class="ql-block"> 席间,不擅长喝酒的,大家更多的是相互说说话,谈谈心。老一辈人,拉拉家常,聊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交流带孙子、养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做法。年轻人他们更多的是谈工作、谈事业、谈未来的打算。有几个喜欢说笑话的,经常让大家捧腹大笑,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感慨万千。这是一场爱的盛宴,亲情如丝线,将大家紧紧相连,这种温馨的气氛,随着饭莱的热气在这里升腾,欢声笑语在这里回荡。这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我们尽情享受这相聚的美好,享受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这里,每一句家常,每一抹笑容,都编织成最美的画卷,绽放出无尽的温暖与幸福。此刻,无需言语,只需静静地感受这份流淌在空气中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我因心脏不好,本已多年不再饮酒,加上原本酒量就有限,现在只要稍许喝一点就感觉不适。但今天受这种热烈气氛的感染,也忍不住频频举杯,与大家同喜,结果喝了不少,奇怪的是竟然感觉良好,这也许就是亲情的力量吧。最后,我们的聚会,在大家共同举杯,齐声喊出为亲情干杯的声浪中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