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娃课桌上不只有分数

激流扬帆

<p class="ql-block">乡村娃课桌上不只有分数</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分享第2225天)</p><p class="ql-block"> 每当路过小田小学总能听见“嗡嗡”的响声——原来小田小学的孩子们课间总练习抖空竹,大课间做空竹操。孩子们总是展示着新学习的动作和花样,彼此交流和学习,有时候也会比试一下得意的花样,围观的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拍手喊“好!”。</p><p class="ql-block"> 以前这场景想都不敢想。那时的小田小学,教室后墙贴满分数排名,放学后操场静得能听见风吹树叶响,家长们见了老师就堵着问:“俺家娃数学考多少分?排第几名?”没人在意孩子们身体健康、心理问题、兴趣爱好,唯独只要成绩。</p><p class="ql-block"> 改变,是从8年前开始的。学校把经典诵读、抖空竹、手工绘画引入学校,并逐步被命名为县级特色项目学校。2021年春学校把闲置的操场建成了农耕园、荷花园、养殖园、连翘园和月季园。农耕园种着小麦、油菜,养殖园养了鸡鸭鹅和兔子,荷花园栽着乡亲们送来的藕苗,且里边还养着鱼,月季园、连翘园是老师们带着娃一起翻土种的;还捡起了村里快失传的老手艺,开了传统文体课:抖空竹、舞龙、跑竹马、踩高跷、扭秧歌,每天大课间和周三下午,校园里热闹得像赶庙会。</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家长特别反对,经常来学校闹:“我们送孩子是来学习的,不是让孩子来种菜和玩的。本来孩子成绩就不好,学校还带着孩子玩。”老师们没争辩,只说“您再等等,看娃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元旦孩子们的画展,春节孩子们在村里的表演,回家孩子们的勤劳,街上孩子们弯腰捡垃圾,孩子们的这些言行举止家长们是看的真真切切,慢慢的不禁没有了吵闹,反而是大力支持了。原来10元一个空竹家长都嫌贵,现在都是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一个的空竹;去村里表演家长们给来学校给孩子们化妆,帮助老师拉道具、维持秩序,真正做到了家校共育。</p><p class="ql-block"> 记得晓琳的家长正撞见她蹲在荷花园边,小心翼翼地给刚冒芽的荷叶拔草,嘴里念叨:“杜老师说,荷叶要干净才长得旺,就像做题要仔细一样。”那天晚饭,她主动给妈盛了碗粥:“妈,我空竹练会了‘抬头望月’,数学题也弄懂了两道,以后我两边都学好!”家长后来逢人就说:“以前晓琳考90分也耷拉着脸,现在练空竹练得浑身是劲,做题也主动了!”</p><p class="ql-block"> 杜豪的变化更让人惊喜。自从管起了养殖园,他再也借故不来学校了,作业本上的字一笔一划写得整整齐齐——他说“鸡鸭鹅等着我喂,作业也得按时交”。 </p><p class="ql-block"> 春节学校组织娃们去街里表演传统文体活动,与村民同乐。一年级的孩子们穿着红绸衣,跟着队伍跑竹马,步伐踩得稳稳的;二年级的孩子们扭秧歌,手里的绸带甩得像火苗;最热闹的是舞龙队,六年级的男生们举着布龙,跟着鼓点腾挪,乡亲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拍着手喊“小田小学的娃,真中!小田小学真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那天家长们挤在人群里,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表演时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开心,眼圈都红了。后来开家长会,校长没念分数榜,而是把娃们的“成长清单”贴满了墙:兔子饲养日记、空竹省级比赛获奖证书(省里比赛得的一二等奖,个人金银奖)、荷花园里结的第一支莲蓬照片、跑竹马队伍的表演视频、农耕园里娃们一起收小麦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校长指着清单问家长们:“这些算不算娃的本事?”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以前回家就抱手机,现在主动做家务、练空竹、做手工,这比多考几分都实在!”</p><p class="ql-block"> 这些话戳中了所有人的心。是啊,俺们乡村娃的成长,从来不是只有“考高分”一条路。小田小学的“五园”里,既种着要考学的“麦子”(成绩),也开着能养心的“月季”“荷花”(兴趣);传统文体课上,既练着能强身的“抖空竹”“踩高跷”(技能),也传着咱乡土的“舞龙”“秧歌”(根脉)。这些藏在试卷外的本事,才是娃扎根乡土、走得远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现在再去小田小学,“成长清单”又添了新内容:孩子们文章发表在了《小学生学习报》,抖空竹又得了省一等奖,进校门向国旗鞠躬被省电视台报道,荷花园里的藕苗又发了新芽,月季园的花正开得艳,大课间的空竹声、秧歌鼓点,隔着老远就能听见。</p><p class="ql-block"> 现在家长们来学校,见到老师第一句不再是问分数,而是扯着他笑:“老师,俺家娃这周空竹又练会啥花样了?园子里的菜长得咋样了?”其实乡村教育就该这样:别把分数当唯一的尺子,给娃留片园子、一套空竹、一支竹马,让他们在泥土里学耐心,在传统里懂传承,在热闹里长精神。</p><p class="ql-block"> 你想啊,能把空竹抖好、把荷花种好、把竹马跑好的娃,就算分数不是顶尖,将来也能像咱地里的庄稼,扎稳了根,就不愁长不高、结不出饱满的果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