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昵称:平平淡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号:39156020</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b><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毛主席赞美女战士女民兵的诗。海南的冬日如春,天阴并不冷,处处花红椰绿。2月8日,来海南旅住的我和老伴,在先期到达的朋友夫妻陪伴下,参观了琼海市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span></p> 一、 序 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爱看电影《红色娘子军》,常被吴琼花的成长经历所感动,因而百看不厌。如果说今天的参观是重看一次电影,那么纪念园广场给人的感觉就是影片的序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广场庄严肃穆,绿树成荫、宁静祥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然屹立的红色娘子军雕像。一个女战士头戴五星八角帽,目光如炬,坚定地望向远方。雕像底座上的名字“琼花”,代表地却是古今女英雄,花木兰、刘胡兰、江姐以及红色娘子军百余名女战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雕像左侧是大片盛开的鲜红如血“一品红”,娘子军女战士动漫雕像在花丛中翩翩起舞。</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西风凋尽百花丛,独有朱颜映日红。叶作花身花作叶,一生傲骨驻寒冬。”</b><span style="font-size:20px;">寓意娘子军女战士像寒冬中的一品红依然花开绚烂,以坚韧绽放命运的品格。</span></p> 二、 正 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浏览过广场两侧的娘子军群雕塑像,迎面就是红色娘子军纪念馆了。仿佛是要穿越历史的时空,去亲身体验战争年代的硝烟与烽火了,就有了心跳加速,情绪激动的感觉。纪念馆分“女子军特务连战地纪实”和“《红色娘子军》经典流传”两个部分,我们认真地依次进行了观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女子军特务连自1931年5月1日成立,全连编制约100人,平均年龄不足20岁。连长初为庞琼花(电影中为吴琼花),后由冯增敏接任;指导员为王时香(电影中为党代表洪常青)。娘子军连隶属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她们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展柜中的泛黄文物,锈迹斑斑的土枪、刺刀,朴素带补丁的军装,破旧的行军水壶和军号等……无不记载着在海南岛湿热难耐的丛林中,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小姑娘,正在用简陋的装备,与凶残的敌人作拼死战斗。展馆墙壁上的黑白照片是她们青春的容颜,她们没有精致的妆容,却有着超越年龄的坚毅与果敢。她们的眼神清澈而炽热,那是对旧世界的憎恨,更是对光明未来的无限憧憬,以及她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中国革命史上绝无仅有的巾帼传奇。有游人留下赞美的诗句:</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傲骨英姿娘子军,硝烟烈火建奇勋。木兰妒羡琼花绽,血气威名天下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来到展厅的第二部分,这里对红色娘子军的事迹进行了多方位的艺术转化。比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比如琼剧《红色娘子军连》,比如电影《红色娘子军》等。我最欣赏的还是1961年的电影《红色娘子军》,祝希娟饰演的吴琼花(女主角,从女奴成长为革命战士);王心刚饰演的洪常青(娘子军连指导员,吴琼花的引路人);陈强饰演的南霸天(恶霸地主,反派角色)等印象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屏幕上正在播放一段模拟的战斗场景,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岁月里,炮声、呐喊声、冲锋号声交织在一起。连长庞琼花手持驳壳枪,身先士卒;指导员王时香在战火中做思想动员;那些年轻的女战士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从未退缩。她们的身躯或许柔弱,她们的意志却如钢铁般坚硬。这一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可泣的壮烈诗篇。她们的青春,在硝烟中绽放出最绚烂也是最残酷的芳华。</span></p> 三、 尾 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出纪念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抚今追昔,我们这一代人身处和平年代,无需面对战火与牺牲。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对我们而言意味着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能失去理想与担当。 那种为了信念百折不挠的坚韧,那种面对困难敢于斗争的勇气,那种对家国天下的深沉情怀,正是我们在各自岗位上攻坚克难、实现人生价值所需要的精神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次灵魂的净化。我带走的不只是手机里的照片和脑海中的史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精神遗产。红色娘子军,这座用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琼海之滨,深植于我们每个后来者的心中。</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b><span style="font-size:20px;">激情四溢的娘子军战歌又一次在耳边旋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i>谢谢您的欣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