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福建园拍鸟,比日山转神山(2025.09.20~21)

月色

<p class="ql-block">清晨的拉萨站,空气里还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我们拖着行李走进站台,一列火车静静停靠,黄绿相间的车身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站台上人来人往,有背着背篓的藏族阿妈,也有和我们一样兴奋的游客。车窗映出站台的倒影,像一面模糊的镜子,照见出发前那一丝按捺不住的期待。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山影开始流动,林芝,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林芝站比我想象中更像一座宫殿。红色的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蓝天下,“林芝站”三个大字格外醒目。站前绿树成行,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走出站厅,深吸一口气,湿润的空气里夹着草木清香,和拉萨的干燥截然不同。这里不像终点,更像一场旅程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福建援建的林芝福建园。园子不大,却处处透着南方园林的精致。闽芝湖如镜面般平静,倒映着飞檐翘角的亭台。双塔静静矗立,像是从福州搬来的记忆。园中小径蜿蜒,我们举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听说这里能拍到十几种鸟,可惜我们只拍到几种。</p> <p class="ql-block">我在一条小径上走着,两旁是高大的枫树,枝头挂着红灯笼,和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遥相呼应。游客从身旁经过,我们相视一笑。这园子像被秋色浸透了,连空气都染成了金红色。走累了,就在路边的长椅坐下,看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听远处传来的藏语广播,恍惚间,分不清是身在江南,还是藏地。</p> <p class="ql-block">小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湖面,黄色的花朵在岸边成片绽放,像是撒了一地的阳光。路灯上挂着的红灯笼在风中轻晃,给这静谧的景致添了几分烟火气。远处山雾缭绕,仿佛神山在低语。我蹲下身拍了几张花,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诵经声——几位藏族老人正沿着湖边缓步前行,手里转着经筒,神情安详。</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转比日神山吧。”朋友提议。比日山是苯教的神山,藏语叫“猴子山”,传说莲花生大师曾想把它推入尼洋河,被本地修行者拦下。我们从福建园出发,沿着车行道徒步到自然博物馆,再顺着栈道上山。雨丝细细密密地飘着,石板路有些湿滑,但空气清新得让人想大口呼吸。</p> <p class="ql-block">藏族同胞大多顺时针转山,而苯教信众逆时针。我们选择跟随当地人顺时针前行。栈道蜿蜒向上,途经神山生态广场、小溪景区,还有唐城寺的残垣。一路上,松林苍翠,鸟鸣清脆,偶有藏香猪在林间觅食。站在高处俯瞰,八一镇尽收眼底,房屋如积木般散落山谷,尼洋河如银带般穿城而过。我们从上午11点走到下午4点,整整五个小时,腿脚酸软,却心满意足。</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云雾在山腰翻涌,峰顶若隐若现,像极了水墨画里的留白。朋友说,这叫“云海”,是神山的呼吸。我望着那流动的白,忽然觉得,五小时的徒步,不只是对体力的考验,更像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脚步踏在石阶上,心却慢慢沉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高处俯瞰巴宜区老城区。</p> <p class="ql-block">与当地人一起转山。</p> <p class="ql-block">转山道就向藏族同胞说的一样都是木栈道,走起来还算不错(在高海拔地区登山身体还是有些不适)。</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俯瞰林芝市中心区,眼下的一切让我们感觉是在江南的某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回到山下,第一件事就是找家藏餐馆。我们钻进一家小店,点了一锅石锅藏香猪肉火锅。汤底翻滚,肉香四溢,辣得额头冒汗,却舍不得停下。老公笑着说:“这锅,是给自己的奖励。”我点点头,夹起一块炖得软烂的五花肉,窗外,暮色中的山影渐渐模糊,而这一口热辣,却把整座神山的宁静都暖进了胃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