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是一种念想》 </p><p class="ql-block"> 村夫 </p><p class="ql-block"> 我的中秋,没有东坡先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更没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柔情。我经历的中秋,只是一种念想。</p> <p class="ql-block"> 懵懂的儿时,对中秋没有概念,更不知道团圆的味道。记忆里捋不出几个字,几句话,几件事,更不用说具体到哪一年经历了哪件事。</p> <p class="ql-block"> 在记忆的栅格里,存储的最久远的就是一个“吃”字。包括吃月饼🥮,吃西瓜🍉和吃传统的饺子🥟。而且,这些所谓的“吃”又和家境、收成捆绑在一起。记得有些年,这对中秋节“吃”的期盼,最后都变成了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月饼🥮则成为了一个失望的念想。</p> <p class="ql-block"> 至于,中秋的夜晚里,坐在屋檐下空守着月夜的父母那几声轻轻的叹息,做为尚不懂事的我和弟弟妹妹们,就更不知道缘由了。在那个年代,这种让我们失望的念想不知发生过多少次。</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失望的念想里,我一点点地长大,不知不觉成了少年。在父母耳濡目染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中秋,这一特定概念的特殊日子,也在我的心里有了新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对中秋的期盼,不再是单一的“吃”的念想,似乎又有了一种朦胧的意念,那就是中秋之夜一家人坐在窗前月下,快快乐乐,有说有笑一块过节,才是中秋真正的念想。而对于“吃”的欲望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得没有什么“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连自己都模糊了不知道过了多少个中秋,甚至都忘记了中秋节的模样的时候,我,从孩提时代一下子步入了“准青年”和成年,读入了初中、高中。 </p><p class="ql-block"> 此时,中秋在我的心中只是一个节日的概念,什么时候是中秋节,怎么过,在哪儿过,吃什么,都成为一种茫然,感觉就是嘴里咬着一条鸡肋一样,索然无“味”。而天上那轮依旧圆了缺,缺了圆的月亮都不再吸引我的目光,嫦娥、玉兔、吴刚,还有那香了几千年的桂花酒,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种被现实不断激发的新的念想越来越强烈:读书,好好读书,改变穷的窒息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 感谢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3月,我走出大山,进入城市的校门,开始学习专业知识,毕业后在外地参加了工作。远离家乡和亲人,一个人在外生活奋斗。对亲人的牵挂,对家乡故土的留恋,又成为中秋月圆时一个新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这种念想伴随着我一同漂泊了近四十个年头,而且愈加强烈。</p> <p class="ql-block"> 直到退休了,走完了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一段历程,可已然“子欲孝而亲不待”。对父母的那种牵挂成了冥冥之中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节能在墓前送上几束菊花,中元节在坟头上添几捧黄土,则成为我余生的一种奢望。陪伴我几十年的中秋念想,却犹如被时空覆盖的字符,成为逝去的记忆,拖着长长的影子,萦绕在脑海中,缓存在心灵里,镌刻于灵魂深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祝美篇平台的老师和美友们国庆节快乐,中秋节阖家团圆,顺意吉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