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接上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喜重逢!他跨越山海而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重返母校北京八一学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挝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如蜿蜒数千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乘风破浪、历久弥坚,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中老友谊,已经成为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一带一路”的浇灌下,焕发出一片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3年10月19日,借此次受邀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契机,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专程来到他的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与1970届五丙班八一校友一道,共同看望和慰问他们敬爱的八一老教师们,参观阔别已久的校园。学校党委书记牛震云,副校长李喆以及师生代表,热情地迎接远道而来的老校友们。难忘同窗情,在这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校园中弥漫着久别重逢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欢迎老校友回家!”“好久不见!”......带着殷切等待与终于重逢的喜悦,在八一师生们的殷殷问候声中,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满脸笑容地踏入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母校,他就像见到家人们一般,熟络而热情地用中文回应着大家的问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上世纪60年代,八一学校遵照周总理的指示,陆续接收了老挝部分领导人的21个子女到校住宿学习。其中就有老挝联合政府外交部长贵宁·奔舍那家族的8个孩子,学校对此事十分重视,专门安排周秀清老师负责老挝孩子们的生活起居。根据孩子的年龄,分别安排进了二至四年级的班级中学习,他们成为中老传统友谊的见证者、传承者、推动者。宋玛·奔舍那就是在北京市八一学校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70届五丙班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宋玛·奔舍那一行人,跟随同为八一老校友的牛震云书记,参观起这座装满了他儿时记忆的美丽校园,这个曾经被他视为“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牛书记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开物苑”,看到了八一学校近年来开展的科技教育,了解“八一少年行”小卫星的研制过程,宋玛惊喜地看到他的学长习近平总书记给八一少年们的回信。青年科技教师傅悦铭向老挝友人们介绍八一航天少年科学院的“长征”火箭实验室、“北斗”卫星实验室、“天宫”空间站实验室、“天问”探测器实验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它们分别以卫星研制与载荷设计、火箭原理与发动机、空间站与地外基地、探测器设计及卫星数据应用等航天工程为背景,开展“星、箭、站、器”航天科普课程及实验研究。宋玛连连点头表示赞赏,看到本届科技节上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水火箭,他也称赞不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图书馆内的校史展区,宋玛面对校园平面图,凭记忆找出旧时教学楼、宿舍......“当时足球队在这里训练,这是我们的操场和教室,原来这里还有牛号,学校里还有梅花鹿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银杏大道上,在京西稻田间,在荣臻礼堂前,宋玛重走儿时走过的路,感受八一厚重的红色之魂和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抬眼间,“立德树人”四个大字高高篆刻于教学楼的墙面上。正是在这里,八一学子们打下了一生做人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路上,不断有学生经过,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主动向外宾们敬少先队队礼,高年级的同学们纷纷鞠躬问好。“这是你们爷爷辈的老校友!”牛震云书记笑着向路过的在校生们介绍。仿佛穿越了近一个甲子的轮回,“老少”两代人在时光流转中照见红色岁月的流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图书馆四楼的教师沙龙,徐平渡、翁夏军、王晓伟、黄健、金晓东、李晓东、成志、朱荣新、麻京生、赖京力、王宇等11位当年宋玛的同窗们,早已等候多时,热切地盼望着见到那个记忆中的“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曾经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经双鬓斑白,时间的弦轻轻拨动,再一次拥抱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那种兴奋与真挚让人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座谈会上,宋玛与91岁高龄的昔日数学老师张鸿书以及70多岁的生活老师周秀清,亲密地坐在一起。宋玛激动地拉着张鸿书老师的手说:“我现在能在脑子里做运算,都是张老师教得好!”张鸿书老师笑着对大家说:“宋玛哥俩,干事认真,从来没有含糊的时候,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们关系都很好,学习刻苦、遵守纪律、思想敏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赞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八一老教师王孝芬老师曾在1965年担任过宋玛的班主任。因为身体原因,王老师未能到场,她特地嘱咐她的儿子张岩,将她的视频问候带给在场的老校友们:“欢迎同学们回到母校,祝福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团团圆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老师们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八一,献给了一代又一代八一的学子们。他们用赤诚的心教育还未经世事的孩子们,同样也收获了孩子们的真心。这一份埋在心里五十多年的牵挂和感激在今天浮现。八一学校的老师们传授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八一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座谈会上,老同学们回忆起,为欢迎宋玛和他的家人们进入八一学校,大伙儿为老挝孩子们表演了“东方红”。大家一边翻看老照片,一边让宋玛猜同学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深知远方的老挝校友们时刻惦念着母校,来自八一学校金帆书画院C2024届初三2班潘泓睿和C2025届初二8班张馨兮两位同学,为老校友宋玛献上了自己花了好几天时间,亲手书写和绘制的《八一赋》和《八一学校 50年代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宋玛为敬爱的张鸿书老师和周秀清老师献上鲜花和沉甸甸的“奖杯”,他说:老师永远是老师,在老师面前,我们总是学生,祝老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牛震云书记代表八一学校,为宋玛送上一本厚厚的历年画册、校史典籍,希望这些老照片,能时常唤起您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最后,宋玛用熟练的中文送上了寄语:“半个世纪之后重返母校,首先感谢老师们的教诲之恩,我们能有今天,得益于学校老师们的培养和同学们的关怀,希望我们永远不忘这一段友情。”他分别用老挝语和中文签下了自己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一代又一代八一人将担当两国人民良好传统友谊与合作的继承者,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当好“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与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一代又一代八一人将担当两国人民良好传统友谊与合作的继承者,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当好“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与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记录历史,记录生活。本篇制作过程中采用了校友发布的美篇照片和学校官网的部分照片,感谢支持。同时感谢美友的观看和评论。欢迎进入个人主页,观看其他感性的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