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中秋

刘玉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又到中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丁</p><p class="ql-block">雨丝是中秋写给淮海医院的信,绵密地斜织在玻璃窗上,将国庆的红与中秋的月都晕成了朦胧的暖光。这夜没有圆满的清辉,却有比月色更亮的灯火——急诊的灯是守护的星,行政办公室的灯是责任的火,连尚未竣工的26CT室和门诊部室里,也有工人师傅握着工具的手,在图纸的微光里勾勒着“更快诊断”的轮廓。 </p> <p class="ql-block">前些天省医保飞检的文件还摊在案头,每一项数据都较真着“为民”的初心;省卫健委消防安全检查的清单上,每一个勾划都系着“平安”的重量。康复大厅才完工一半,却已能想见来日患者在这里迈出第一步时的笑意;门诊部的墙还在粉刷,我已把问诊的耐心揉进了雨夜里的每一句话。雨点儿敲打着脚手架,像在为“赶进度”的脚步声伴奏,没有人抱怨这没有月亮的中秋,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轮更圆的月——那是患者康复时的笑容,是工程竣工时的踏实,是万家平安时的安心</p> <p class="ql-block">夜色渐深,雨还未停,可急诊通道的指引灯始终亮着,行政楼的窗口依旧有身影在忙碌。我知道,这微凉的秋夜里,所有未竟的工程都会在晨光里继续生长,所有严谨的检查都是为了更稳的前行。没有月亮又何妨?淮海医院的每一盏灯,每一个坚守的人,都是照亮黑夜的光。我忽然觉得,这眼前的黑夜,固然是深的,厚的,但它包裹着的,却是一整个医院蓬勃的心跳。那灯火通明的窗口里,是无数个“我”和“他”,在用各自的坚守,做着一件顶顶浪漫的事——一切为了人民健康。</p> <p class="ql-block">凌晨2点回到办公室,我掰开一个月饼,豆沙的馅儿,甜而细腻。窗外的雨声,像一首欢快的歌。我仿佛听见了,那黎明正在黑夜的尽头,迈着沉稳的步子,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黎明终会战胜黑夜。淮海的明天,一定会更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