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徐蓝莲花</p><p class="ql-block"> 图:来自苏州电影院制作中心</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7807335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光漫过窗棂时,我正对着那叠红底金字的“囍”字出神。指尖抚过纸面凸起的纹路,像触摸着一段悄悄生长的时光,从女儿说“妈,我们想定在2025年国庆办婚礼酒宴”,那些关于婚礼的想象,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温柔姿态,铺展开来。</p><p class="ql-block">她和女婿坐在沙发上,两个年轻人眼里没有寻常婚事的焦灼,反到带着点笃定的认真。“我们想一切从简。”女儿先开了口,声音轻轻的,却很清晰,说着结婚照拍了,影视也拍了。至于“迎上亲,婚庆仪式、迎接车队、鞭炮都免了吧!您看现在,生活节奏多快啊,年轻人怕结婚,不就怕那层层叠叠的负担吗?我们不想这样。”女婿在一旁点头,补充道:“改变不了别人,就从我们自己做起。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顿饭,热热闹闹的,比什么都实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望着他们,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攥着我的衣角要糖吃的模样,转瞬间,她已能如此从容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那些曾在脑海里盘旋过的红毯、礼花、喧闹的人群,此刻竟显得有些冗余。是啊,婚姻的重量,从不在仪式的繁简里,而在两个年轻人并肩走向生活的决心里。双方父母都应了声好,像是达成了一份心照不宣的默契——比起世俗的排场,孩子的舒坦与踏实,才是最该珍视的。</p><p class="ql-block">婚礼前几天,我们去了祖坟。秋阳温温软软地洒在草地上,香火袅袅升起时,我轻声说着:“孩子要成家了,他们想过得简单些,您别怪罪,只要他们好好的,比什么都强。”风掠过树梢,沙沙的响,像祖辈在应和。那一刻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只是遵循旧例,更是把日子过成自己舒服的模样,这或许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对得起”。</p> <p class="ql-block">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备东西,喜被是挑了又挑的蚕丝被子,摸上去暖乎乎的,像裹着一整个冬天的阳光;窗花选了素净的红,不张扬,却透着股子喜庆;零食和水果摆在桌上,红的苹果,黄的橙子,像把日子里的甜都攒在了一起。没有复杂的流程,可每一件小事里,都藏着“盼着你们好”的心意。</p><p class="ql-block">婚礼当天恰逢国庆,窗外的红旗被风吹着猎猎作响,屋里的亲戚们笑着闹着。女儿穿着简单的红色婚纱裙,女婿穿着西装搭配白色衬衫,给长辈们敬茶时,眼里的光比任何华服都亮。有人说“怎么这么简单”,可看着两个年轻人相视而笑的模样,忽然觉得,最好的仪式,从来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两个人心里那份“从此我们一起过”的笃定。</p> <p class="ql-block">烟火气里,碰杯声此起彼伏。原来幸福真的可以很简单,不用铺张,不用刻意,只要身边的人是对的,只要心里是踏实的,一顿热饭,几句家常,就已是最好的光景。</p><p class="ql-block">这一天,国与家,都在欢喜里。而他们的日子,就从这简单里,慢慢铺开,像那床喜被,暖乎乎的,带着希望,一直铺向很远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续后语:伟思映月,同心结!礼锋探桂,连理枝!爸妈祝:你们新婚快乐!修福同心!花果齐放!携手偕老!</p><p class="ql-block">攸县作家协会会员笔名:徐蓝莲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