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破解长期血糖密码,守护全身血管健康的关键标尺

肾病内分泌科

认识身体的“血糖记忆”:糖化血红蛋白 <p class="ql-block">你可能经常测血糖,但那个数字只代表“那一刻”的血糖水平。想知道过去两三个月的血糖整体情况吗?这时候,就要请出“糖化血红蛋白”了。</p> 什么是糖化血红蛋白? <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就像是血糖在身体里留下的“记忆”。</p><p class="ql-block">我们血液中的红细胞里有一种叫“血红蛋白”的物质,负责运送氧气。当血液中的葡萄糖过多时,葡萄糖就会像糖粘在手上一样,粘在血红蛋白上,这个过程就叫“糖化”。结合了葡萄糖的血红蛋白,就是“糖化血红蛋白”。</p><p class="ql-block">血糖越高,结合的就越多,这个“糖”就越浓。</p> 为什么它很重要? <p class="ql-block">1. 反映长期水平:红细胞的寿命大约是120天(3个月)。所以,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可以反映您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一时一刻的饮食或运动影响。它不像指尖血糖那样只是“快照”,而更像一段“短视频”。</p><p class="ql-block">2. 糖尿病的“诊断尺”和“监控仪”:</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b>用于诊断:它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标准之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用于评估:对于糖尿病患者,它是评估血糖控制得好不好的金标准。</p> 关键数值:你的血糖“成绩单”怎么看? <p class="ql-block">不同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不同,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糖尿病,诊断切点为 HbA1c≥6.5%。</p><p class="ql-block"><b>健康人群:</b><5.7%,说明长期血糖控制良好。</p><p class="ql-block"><b> 糖尿病前期:</b>5.7%-6.4%,此时血糖已高于正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是干预的“黄金时期”,通过饮食、运动调整可逆转。</p><p class="ql-block"><b>糖尿病患者:</b></p><p class="ql-block">一般控制目标:<7.0%,能有效降低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风险。</p><p class="ql-block">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严重并发症者):医生可能放宽至7.0%-8.0%,避免低血糖风险。</p> 哪些人需要定期检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糖尿病高危人群:</b>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久坐不动、曾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群,建议每年检测1次。</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糖尿病患者:</b></p><p class="ql-block">1.血糖控制稳定者:每3-6个月检测1次。</p><p class="ql-block">2.血糖波动大、调整治疗方案时:每1-3个月检测1次,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p><p class="ql-block">3.妊娠期女性: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或已确诊者,需遵医嘱定期检测,保障母婴健康。</p> <p class="ql-block">简单总结:</p><p class="ql-block">1.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的“成绩单”,能告诉你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表现。</p><p class="ql-block">2.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了解这个指标都对预防和管理血糖问题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b>建议40岁以上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在体检中检查糖化血红蛋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