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日常杂谈集》:看宁克先生把退休日子过成了“快乐小品”</p><p class="ql-block"> 我一口气读完宁克先生的《日常杂谈集》,笑得我腮帮子发酸——这哪是退休老汉的日常,分明是一本“老年人快乐生存指南”,字里行间全酸酸甜甜的东西,是让人跟着乐的烟火气东奔西跑,气喘吁吁。</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幽默,是那种接地气的“家常逗乐”。说春风“热情过头”,吐槽它“放着玉门关不去,偏来太原发小脾气”,搞笑不搞笑?亲,你说。把沙尘天写成了和春风的“小别扭”,明明是寻常天气,经他一编排,倒像看了段相声,比姜棍那段平常段子强远了,关键是特接地气;还有得了个睡眠体验官奖杯,不端着说“荣誉”,反倒惦记“再来几双助眠袜子”,那点可爱的小贪心,像极了邻居大爷得了好处还想“沾点光”的实在劲儿,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呵呵呵!我一边看,一边乐。娱乐其中!重在参与!</p><p class="ql-block"> 更难得的是,这份快乐里没有一点“老气横秋”,全是平易近人的鲜活。聊自由行,不说大道理,只讲“花一个人的钱两人玩”“吃啥不请示”,把退休族的“精打细算”和“渴望自在”说得明明白白;拒绝出版商自传邀约,理由是“几千本书卖谁送谁”?的确是有点问题,却直白得可爱,哪有半点“大师”的架子?就连抗癌这样的大事,他也说得云淡风轻,一句“癌症充其量是个慢性病”,把乐观活成了铠甲。这份激情,哪里像个七老八十的大爷?分明是一个年富力强的相声演员在他魅力无限的人生舞台上挥洒自如,撒播快乐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最打动人的,是他把“日常”过成了诗,还带着笑点。坐沙漠小火车跳篝火舞,说自己“做演员做导演”,几分快乐,几分自信;贺兰山岩画前和太阳神“对话”,戏称“神神叨叨”,跟个石头也要拚个高低;就连汾河边听首歌,也能从“活着为了啥”绕回“微笑面对”。没有轰轰烈烈,全是柴米油盐里的小欢喜,却让人跟着他的文字,把退休日子的“闲”,过成了热气腾腾的“甜”。</p><p class="ql-block"> 宁克先生哪是“幽默小师”,分明是把生活嚼出甜味的“快乐老顽童”——原来退休后的日子,不是“风烛残年”,是可以笑着写、笑着活的“黄金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