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简介</p><p class="ql-block">沈阳东陵公园的核心是清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增建完善。崇德元年(1636年)定名“福陵”,因地处沈阳东郊俗称“东陵”。作为盛京三陵之一,它是清朝开国历史的见证,1929年被辟为公园,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拓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陵寝建筑群依山势而建,自南向北分为前院、方城和宝城三部分,布局独特:</p><p class="ql-block">神道与石像生:1.2公里神道两侧排列18对石狮、石马等石像生,象征皇家威严。34</p><p class="ql-block">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代表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标志性设计。</p><p class="ql-block">核心建筑:包括方城(含隆恩殿、隆恩门)、宝城(地宫)及大明楼,融合满汉建筑艺术,隆恩殿采用无天花板彩绘梁柱结构,体现满族特色。</p><p class="ql-block">公园占地557.3公顷,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植被覆盖率极高:</p><p class="ql-block">园内古木参天,拥有45万株树木,包括720株300年树龄的古油松。27</p><p class="ql-block">四季景色各异:春有百花、夏有绿荫、秋有银杏大道、冬有雪景,并设“龙滩垂钓”“森林浴场”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摄影,像册制作:王明月</p><p class="ql-block">2025/9/27日阴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