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寄哀思,敬意缅忠魂——志愿者送别抗战老兵张家品

信阳卓越公益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5日清晨,细雨微凉。信阳卓越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携手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赴104岁抗战老兵张家品先生家中举行祭奠仪式。志愿者向张老遗体三鞠躬,并送上1000元帛金与花环,表达深切哀思。</p> <p class="ql-block">张家品老人生前的履历,是一部镌刻着家国情怀的奋斗史诗。13岁入私塾研读四书五经,后完成小学、中学学业,却因1944年日军侵华的战火中断求学路。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他与30余名爱国青年一道,在张珍将军部队护送下偷越平汉铁路封锁线,历经千辛万苦于1945年3月抵达四川万县,编入青年远征军204师611团山炮营受训。日本投降后,他先入青年军干部教导营,后于1946年任青年军204师61团二营四连副排长,1947年在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训练班结业后晋升少尉排长,先后驻防青岛、上海。1949年上海解放时,他选择投诚起义,编入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五团,经半年学习改造后,因牵挂双亲,遵照“干则欢迎,回家欢送”的政策返乡。</p> <p class="ql-block">回到家乡后,张家品先生将对家国的赤诚转化为育人的坚守。当时家乡刚解放、人才奇缺,他开办红坊小学投身义务教育,因办学成效显著转正为正式教师,直至1981年退休。即便晚年,他仍未淡出社会,以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参政议政,99岁高龄时还步行10里路去街上赶集,张老坚持读书看报,身体硬朗、思路清晰,用一生诠释了“鞠躬尽瘁,初心不改”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9月23日我们还来看望过张老,他坐在常坐的沙发上,虽然眼神已不如往昔,却还能清晰认出我们,用虚弱的声音说‘你们是信阳来的呀’。”志愿者回忆起与张老的最后一面,眼眶泛红。大家仍记得5月来访时,张老还能站在门口迎接,领着众人坐在沙发上聊天,谈及过往时,总会惦念起师长覃异之,甚至提及赴北京开会时与覃异之师长相见的往事。而张老的家人,也早已将志愿者视作亲人,每次到访,嫂子总会端出一把花生、一筐鸡蛋,用最朴素的热情传递温暖。如今,沙发上再无老人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棺材,这份突如其来的离别,让无名的伤心涌上每位志愿者的心头。</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们的鞠躬,不仅是对张老的告别,更是对一段峥嵘岁月的致敬,对一份民族精神的传承。张老一路走好!</p> <p class="ql-block">慰问抗战老兵,从来不是简单的探访,而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精神接力”——它让民族记忆得以传承,让英雄事迹不再被岁月尘封,更让年轻一代在与老兵的交流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读懂“家国”二字的重量。张家品先生的离去,是民族英雄的谢幕,但他用一生书写的忠诚、坚韧与担当,将永远留在志愿者心中,也将成为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的精神火炬。</p> <p class="ql-block">返程的路上,天忽然放晴,太阳穿透云层洒下来。我们把它当作张老在天之灵的回应,也像是他在为我们指引回家的路。这份温暖,会化作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铭记历史,传承精神。</p> <p class="ql-block">感恩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帛金1000元</p><p class="ql-block">感恩提供爱心车杜守军 罗轻松</p><p class="ql-block">感恩参与活动志愿者:马笑 杜守军 马跃 罗轻松 高大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