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东方市十所村。当《歌谣里的海南》纪录片制片组的镜头在这里架起,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便在这座古朴的村落里悠然回响。作为省文联2025年重点工作的生动实践,此次拍摄不仅是对“海南民歌抢救与保护工程”的深度总结,更是一次对军话文化根脉的寻访与朝圣。在市民协与军话民歌协会的精心协调与组织下,十余组军话民歌传承人齐聚一堂,以一场原生态的音乐盛宴,让古老的乡音在镜头前焕发新生。</p> 序曲: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非遗”记录 <p class="ql-block"> 浓情秋意,微风徐徐。在熹微的晨光中,十所村醒来了。制片组的到来,为这个平常的早晨注入了不寻常的意义。军话,这门被誉为“官话活化石”的独特方言,其民歌更是承载着戍边将士后裔集体记忆的“声音史书”。今天,协会精心组织的传承人们,将用他们最质朴的歌声,为这部声音史书填写上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拍摄现场,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乡亲们熟悉的面孔和期待的眼神。传承人们依次登场,由卞人美副会长组织的小岭村山歌队、张香秀副会长组织的八所村山歌队、和东道主十所村唐心辉组织的秦六全、蔡平、张仁手、李进生、罗得妹、罗兴周、唐欢绣……每一个,都是军话民歌传承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对唱,或高亢激越,或婉转低回,仿佛是先民们垦拓、思乡、欢庆、哀愁的情感,穿越层层时空,在今日的空气中重新激荡。</p> 华章:歌单里的历史与情怀 <p class="ql-block"> 当张明香与唐海生的一曲《军话人》开场时,这首歌唱出了这份文化传承的核心与自豪。歌词里是军话人独特的自我认知与身份认同,那铿锵的节奏,是族群血脉中不屈不挠、坚守本真的精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当唐心燕与林梦茹唱的《马井谣》响起时,那悠扬的旋律将人们带到了古井边,大家仿佛看到了昔日军民相依、汲水劳作的生活图景。在这首叙事的歌声里,有井水的清冽,更有生活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唐心燕会长以军话民歌最传统的雅调和小调,在汉马伏波井边演绎了一曲《草思春雨花思露》。清亮的嗓音恰如其分地隐喻了军话民歌的现状:这些深植于乡野的文化草木,渴望如春雨般的关注与滋养,期盼在时代的阳光下,如花朵般绽放应有的露华。今天的歌唱已不仅是表演,更是一种文化的倾诉与期盼,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传统最深的敬意与传承的决心。</p> 尾声:薪火相传,余音绕梁 <p class="ql-block"> 从秦六全、蔡平的开场,到杨想才、唐欢赏、李相怀的集体和鸣,再到唐心燕会长的深情收官,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歌单罗列,更是一部立体的、鲜活的军话民歌发展简史。制片组的镜头,精准地捕捉下了每一位歌者脸上的皱纹与光彩,每一次演唱的互动与默契,以及台下听众的共鸣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 《歌谣里的海南》此次十所村之行,成功地将散落在民间的珍珠串成了华美的项链。它记录下的,不仅是军话民歌的旋律与歌词,更是军话人背后沉甸甸的历史、鲜活的人物以及百姓对自己文化的炽热情感。</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除了动听的歌声,这些忙碌的身影更是吸引着众多老百姓的视线,民协的张用华主席和林云秘书全程陪同,我们期待艺术总监刘海平导演的精心剪辑和主持讲解——蔡葩主席的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深信,当这部纪录片呈现于大众面前时,军话人的歌声必将飞出椰林,跨越山海。军话民歌这一承载着独特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必将借此契机,迎来它如春雨滋润后般的蓬勃生机,在海南文化的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p><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符运良、周美杰</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唐心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