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小镇] 一条会呼吸的百年老街

诗源

<p class="ql-block">秋风掠过青石板路,拂起裙角的一缕波点,我站在“中国古镇”的牌坊下,仿佛听见了时光的低语。天空微阴,行人三三两两,街边的屋檐翘角隐在薄云里,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我轻轻抚了抚宽边帽,肩上的编织包沉甸甸地挂着,装着一路拾来的光影与心情。这座小镇,不喧哗,却自有声色。</p> <p class="ql-block">转过街角,公园里忽然热闹起来——两只巨大的彩鸭雕塑立在绿意之间,红嘴蓝颈,憨态可掬。我忍不住伸手扶住它们的背,像是扶住了童年的某个午后。牌子上写着“千年荣昌欢迎您”,还有一句“荣昌是一家人”,暖得让人想笑。风从树梢掠过,吹动帽檐的丝带,也吹动心底那份久违的轻松。原来,欢迎不只是字,是落在肩上的阳光,是眼前这一抹不肯褪色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一面巨大的绿色扇形装饰静静立在白墙前,金纹流转,像藏着一段未说出口的诗。我提着编织篮走过,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这扇面,像极了夏布上绣的图样——粗粝中见细腻,朴素里藏华彩。风又起,吹得裙摆轻晃,我忽然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幅行走的绣品,在这小镇的经纬间,缓缓铺展。</p> <p class="ql-block">一条回廊尽头,立着一道圆形屏风,黑白与金色的圆环层层叠叠,像年轮,也像未解的谜。我站在它面前,忽然想起小时候在老屋后院看蜘蛛结网,一圈一圈,无声无息,却织出了整个世界。此刻的屏风,是否也在诉说某种循环?荣昌的夏布,千年的手艺,不也正是这样,一针一线,一圈一环,把时光织进了布里?</p> <p class="ql-block">室内,一扇圆形窗框住了窗外的青瓦白墙与竹影婆娑。我手持折扇,站在窗前,阳光斜斜地切进来,落在脚边,像一块温热的金箔。竹子在风里轻响,扇面的纹路与夏布的肌理重叠在脑海——原来柔软也可以有筋骨,像这小镇,外表安静,内里却织着千年的韧劲。我轻轻展开扇子,仿佛打开了一封来自过去的信。</p> <p class="ql-block">一面红砖墙前,半圆的照片如眼睛般排列,黑白的是旧街,彩色的是今日。我摘下帽子,让风穿过发间。一张张影像像时间的切片,记录着夏布从织机到衣裳的旅程。花盆里的绿意攀着墙角向上,像不肯停歇的生命力。我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不是固守,而是让老根发新芽,在风里摇曳出自己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展览柜里,扇子与屏风静静陈列,雕工细密如呼吸。墙上“指间天工”四字,沉甸甸地压在心上。我凝视那镂空的花纹,仿佛看见无数双手在灯下穿针引线,把寂寞与热爱都织了进去。荣昌的夏布,不只是布,是时间的手艺,是沉默的诗。我站在那儿,像一个迟到的读者,终于翻开了这本被风翻旧的书。</p> <p class="ql-block">我又走回街心,传统建筑的木檐下挂着红灯笼,石砖地面被岁月磨得光滑。远处游客坐在长椅上闲聊,笑声随风飘来。我提着篮子,像一个归家的旅人。宽边帽遮不住眼角的笑意——这小镇,用它的静与动,它的旧与新,告诉我:秋风掠过,不是告别,而是提醒我们,有些东西,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走进一座现代展厅,螺旋图案在墙上旋转,像星河倾泻。我伸手触碰那悬挂的绿色扇形,指尖微凉。大理石地面映出我的倒影,与头顶的宇宙交错。原来传统也可以很未来,就像夏布,不只是过去的布,也能披在明天的肩上。我笑了笑,把编织包往肩上提了提——包里装的,不只是纪念品,是一段被风织进身体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石砖街蜿蜒向前,波浪形的墙纹像水,也像布。我沿着它慢慢走,帽檐下的视线温柔地扫过每一块砖、每一道缝。夏布小镇,名字朴素,却藏着最不简单的坚持。秋风再次掠过,吹起一片落叶,也吹动我心头的涟漪——这一趟,不是我看过了小镇,是小镇,轻轻抱了我一下。</p> <p class="ql-block">摄影 诗源</p><p class="ql-block">出镜 谢碧</p><p class="ql-block">地点 重庆荣昌区夏布小镇</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10.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