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清晨,赶在日出前,来到了距离住宿1公里路程的海边观景台上,等待日出的来临……</p> <p class="ql-block"> 由于正前方(正东面)有一片岛屿,在这里看日出,太阳是从岛屿的后面升起,所以比不上从海平面升起的日出,但还是有一些和我一样观日者,耐心的等待着太阳升起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 在观景台附近有中国灯塔博物馆,馆内陈列近300件实物图版,有60余件曾在中国沿海灯塔使用过的灯器,如1899年英国人制造的煤油灯、1929年英国马可尼公司生产的发电机等,这些灯器曾使用于花鸟山灯塔。此外,还有雾钟、航标图纸、文献档案以及按比例精确复刻的灯塔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前的星河路两侧,还以1:1比例建有6座世界著名的景观灯塔,包括法国的阿姆德灯塔、德国的佩尔沃姆灯塔等,形成了独特的灯塔景观园区。</p> <p class="ql-block">很美</p> <p class="ql-block"> 8:30 前往中国海岬公园。这里有柔软的沙滩,有险要的海滨栈道,有岱山最美沿海公路——燕黄线,在这里,我们可以徒步、玩水、游泳、漫步沙滩等方式、尽情享受一边是层峦叠翠,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海岛风情……</p> <p class="ql-block">岱山岛海岬公园是一个非常独特和美丽的地方。它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围着围墙的“公园”,而是一条串联了岱山岛东部数个天然海岬、海湾、沙滩和山脊的沿海景观公路和步道系统。</p> <p class="ql-block"> 何为“海岬”:海岬是指向海洋突出的陆地尖角,三面环海。岱山岛东部海岸线上分布着许多这样的海岬,形态各异, 景色壮丽。</p> <p class="ql-block">但聚积人气的地方,还是美丽的沙滩……</p> <p class="ql-block">小视频:海岬公园</p> <p class="ql-block"> 离开沙滩前往东沙古镇,从海岬公园到东沙古镇也就15分左右的车程(约8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东沙古镇是一座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西北端的海岛古渔镇,面朝岱洋,三面环山,因藏身于大海湾东角的"东沙角"而得名。它不仅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还是舟山群岛历史上著名的渔港……</p> <p class="ql-block"> 据《中国渔业史》及康熙《定海县志》记述,“岱衢渔场首列石首鱼(即大黄鱼)长年有之,但四五月最多, 最高年产约四万吨”。东沙角因临近岱衢洋, 在清康熙年间弛禁后,各地渔民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这里渔船云集,逐渐形成渔港,大黄鱼捕捞和加工产业兴盛,故被誉为“大黄鱼的故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东沙搬运站旧址,约建于1951-1952 年。建筑整体坐南朝北,面积约223平方米,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正门门面向外凸出0.7米,门面上方题有“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领袖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等鲜红的大字,中间簇拥鲜红的大五角星图案,如今也是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镇上原先集市地的门口……</p> <p class="ql-block">古镇掠影……</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的“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展馆于2004年5月落成开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民国初期建造的二层楼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为博物馆用房,原为盐廒,解放初驻岱山县人民政府机关。有前楼、主楼各五间,左右厢楼各二间,共有海洋资源展、渔业捕捞和作业方式展、 贝壳馆、渔民习俗展等四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陈列有1600余件展品,包含自清道光年间至今的各种船具、船模、网具、生活用具、渔民服饰、助渔导航设备、渔民画等实物500余件, 稀少的浸制鱼类标本7件,较大型剥制标本海龟、 海豚、海豹、海狗、真鲨等30件,还有海藻50件,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剥制标本一尾,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社长神原真人赠送的海洋贝类标本763个品种,计1699件。</p> <p class="ql-block"> 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深海叉尾带鱼标本。 </p><p class="ql-block"> 深海叉尾带鱼身体非常长,已知最大体长达到2.3米,该馆的深海叉尾带鱼标本是中国现有保存的三条样品中第二条,也是最完整的一条,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展示价值。</p> <p class="ql-block"> 这库氏砗磲寿命很长,有的可活到一个世纪。生活于热带珊瑚礁浅海区,是高盐度狭盐性贝类,喜栖息于低潮线刚近的珊瑚礁间。通常以足丝刚着在珊瑚礁上生活。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虫黄藻大M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 </p><p class="ql-block"> 因为砗磲的肋间沟很深,像车轮碾出的辙印。 所以在古代又被称为"车渠"。分布于印度洋东部和太平洋西部的热带区域。中国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海域均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古镇上一家民居的家里吃了一碗海鲜面,有六样小海鲜(红虾、基尾虾、小黄鱼、小鲳鱼、小蛏子、小蛤蜊)</p> <p class="ql-block">一碗来自海洋味道的面,真的蛮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 下午开始返程回上海……</p> <p class="ql-block">行程结束,谢谢观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