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照 沟 渠——文化萍乡九月印象之个人视角和场域(增补版)

宁静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月 照 沟 渠</b><b style="font-size:15px;">(增补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文化萍乡九月印象之个人视角和场域</b></p><p class="ql-block"> 敖桂明</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编者按:</b><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篇11200余字的《月照沟渠》,是增补版,增补了开头和结尾两大版块的内容。它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萍乡文化圈的九月浮世绘。作者穿梭于政协调研、文人雅集、非遗采风之间,在“历史垃圾时间”里坚守文化人的精神家园。文字间既有对公共事务的担当,又不失文人雅趣,更借鄢烈山到访串联起萍乡文化生态的多元面相。其以“月照沟渠”自喻,既暗合朱子理学“月印万川”之境,又流露知识人在现实夹缝中坚持文化传承的孤勇,堪称当代士人精神活动的生动切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某种暂时不可言说的原因,我在2024年之前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常委,一般都只是参与市政协的活动,比如大会发言、联组讨论发言、撰写提案和调研等,而区政协一般没有参与。2024年起则颠倒了,市政协一般不再参与,反而是深度参与湘东区政协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0日,我应邀参加湘东区政协“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助力产业攀‘高’向‘新’”专题调研。整整一个上午,先后调研了龙发实业、金石三维、宝海环保和森阅深海四家科技型企业,大有收获。还见到了阔别20余年,目前已成森阅深海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老总的杨新明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本教师。1987年18岁萍乡师范毕业即分配至湘东镇当时最为僻远,如今却已是遐迩闻名的零799艺术区所在地江口小学任教,1989年起20岁担任此间的小学校长(在论资排辈和竞争激烈的今天,估计这个纪录现在很难有人打破)。1998年顶着九江大洪水跳槽进京,担任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双语初中部中文教师、班主任,并兼任校刊《汇佳交流》主编。干至2007年重回萍乡,创办大唐幼儿园。至今,“大唐”旗下仍余8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一过程中,机缘巧合,我曾可直达天听,一个电话打进中南海。后来受时任市政府彭艳萍副市长、湘东区委书记袁川、副书记罗铭权、副区长胡志纯等领导委托,通过危朝安副省长、汪东兴老人、温家宝总理办公室主任兼国务院副秘书长丘小雄等领导之助,以此为家乡湘东区成功公关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每年可享1000多万国拨无偿农业开发资金,湘东区拿了十多年呢——但这个故事以后再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了校长上得课,写了论文出了书,还曾应约在莲花和武汉等地就语文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国学教育等话题开过讲座。加上自2007年回萍起即在教育界别担任市政协委员,一晃已有18年,而且还经常在政协舞台上”放炮”,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为人民“鼓咙胡”,所以在2025年9月1号开学前的最后一天即8月31日,接到附小教育集团邀请,要我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去高丰校区报告厅参加二年级优化整合现场会充任政协监督一职也就毫不奇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开始。加上纪委一人,市人大代表、麻田中心学校校长朱志辉,就我们三人现场“监证”。附小教育集团五个校区的班子成员全部到场,新学期政府承诺都要全部搬回翠湖校区的现高丰校区一年级19个班,每班三个代表,林林总总达到七八十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以为就是三四十分钟的事,结果弄到了晚上八点!只因翠湖校区教室不够,二年级只有16个班的教室,如果继续维持19个班的建制,教室不够,桌椅板凳不够,教师更加不够。而明天就要开学,所以无论如何必须优化三个班,整合成16个班回翠湖校区,但问题是谁都不愿被拆分。事前找过相对较差的三个班做工作,但家长们一口回绝。我以为会像前几天参加二中、四中、六中等校分班一样,全部打乱,电脑分班,公开公正,一分钟搞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现场经过三轮代表们逐班发言和统计,第一轮绝大多数家长同意拆分三个班,保留16个班的建制不动。第二轮就如何拆分其中三个班,绝大多数家长同意由学校出方案。第三轮最后就学校“回到原点”提出的三种方案:全部打乱,抓阄选三,维持19个班原状不变。代表们再次逐一发表意见,结果令全场傻眼:绝大多数家长选择第三个方案,维持19个班不变。至于学校所说的没有教室没有教师没有经费,部分家长说“那是学校和教育局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记、校长们无奈,只得准备签字结束。朱志辉校长已经签字打算走人,到我这签字时,主持人例行公事的问了一句“您还说点什么吗?”此时的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见义勇为”的劲头再次爆发,隐忍不住,拿过话筒,来到台前,一声断喝:“家长们,我以政协委员和一个资深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我要非常遗憾地说,你们今天的选择是最差的方案!”随后痛陈数条理由,直言方案之差和之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一即兴的“救场”式演讲刚一结束,一个女家长马上抢过话筒,大声回应要重新考虑,但仍有少数家长不服。现场吵作一团,我遂摇头冷笑而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几位校长都在微信中对我的“仗义执言”大表赞同和感谢。而家长们在经过了两天的三个班挤在一个大教室上集体课的噩梦一般的情景之后,也终于幡然醒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我再次和朱志辉代表应邀来到翠湖校区德邻园一楼,就二年级优化整合班级现场会再次监证。此番操作不再有任何悬念,全体家长代表完全接受了选择三个班级拆分的方案,再经过人工抓阄决定三个班。之后再把这三个班的学生名字抓阄,均匀分配到其他的16个班,教师群体的分配也按如是方案操作。一个小时下来,水波不兴,平平静静,如愿完成,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9月2日,隐居在武功山脚下的凯迪网络创始人、当年中国意见领袖之一的肖增建先生在小群里发布消息,预告鄢烈山先生将在9月10日访萍。为欢迎这位“当代杂文界的丰碑”,他提议“纠集几位朋友聚一聚,聊一聊”,我当即报名“久仰大名啊,要来”。9月9日,肖增建再次预告,“鄢烈山兄一行四位明日晚间抵达磨形里,拟定后日午宴正式接待,席设两桌,欢迎届时光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鄢烈山(1952年1月—),湖北仙桃人,著名杂文家、时评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长期主持《南方周末》“纵横谈”专栏,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为宗旨,年均发表评论百余篇。出版有个人文集《点灯的权利》《江山如有待》《冷门话题》《此情可待成追忆》《二狗哲学:鄢烈山杂文自选集》《烈焰与红莲:鄢烈山随笔精选》等26种文集。杂文集《一个人的经典》获2001—2003年全国鲁迅文学奖,另有传记作品《威凤悲歌:狂人李贽传》(合著)和回忆录《我们这代人的幸与不幸》行世。曾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当代)中国50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与其随行的邓醒群先生则是一位公安系统的作家,广东河源市作协副主席,亦有多部文学作品集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0号日间,友人巽之先生即发布一美篇《鄢烈山其人其文》。晚上,我把此事报告给市文联主席、作家漆宇勤,他听后大感兴趣。并且认为这么一位鲁奖作家来萍,应该留点痕迹。于是我们便快速商定,由市文联主办,市民协和市作协承办,邀集一群文艺家次日前往磨形里,举办一场“文艺沙龙”,与鄢烈山先生对话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1日上午,我邀请了市作协副主席、网络小说作家出身的贺璞、小说《21夜》的作者王联盟、市民协理事巽之先生、市作协顾问王开怀、词人萧庆仁、教育实业家赖家春等一干文友,如期赶往新泉乡杨家湾村。肖总增建先生已架好设备,主宾对谈聚焦于《互联网时代的杂文写作》。会上,我亦做了提问和发言,因为我与《南方周末》渊源颇深,1998年曾写一长信致《南方周末》,得到时任老总的著名报人左方先生手书长信回复。他说已将我的长信存档,并在编前会上宣读。然而万分可惜的是,左氏复信被我在搬家中不幸遗失——未知先生复函发出之前是否也已存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话实说,在“新闻已死”和“杂文已死”的当下,再谈杂文写作有点不合时宜。然而我们发现,杂文写作和传播已然发生重要变化,像“六神磊磊”和“律侠”以及萍乡人“将爷”等著名网络写手,都可谓是“杂文家和时评家”。特别是“脱口秀”这一方兴未艾的文艺形态未尝不是一种杂文式的表达,这一观点成为了在座各位的共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市文联、市民协、市作协都对该活动发布了新闻稿,巽之先生则以《山间论道记》一文记之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星期六,邓醒群夫妇自驾来到市区,市作协书记、青年诗人赖咸院邀我作陪。我欣然同往安源,并临时请安馆工作人员细加讲解,过程中,漆宇勤主席也来馆里会合。他对党史也很有研究,不时做些补充讲解和个人的分析。午饭后话别,咸院下午继续陪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4日星期天,武功山有机富硒米生产者、康亦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刘佳华董事长邀请鄢烈山夫妇和邓醒群夫妇前往其宣风里山别墅一游。我和萍乡学院周满娇教授、舞者葛建、巽之先生等亦应邀一观,午餐席间葛建还演绎一舞。当晚六时,巽之先生出美文《秋日山居的雅聚——鄢烈山先生在里山》即时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5日,上栗山湾傩庙隆重举行“庙会”,我请热爱文化的张加林先生开车,接上市民协驻会顾问、傩文化研究专家叶书麟先生及其夫人,会合傩面具雕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赖明德及其儿子赖光华、赖太平和孙子赖众君以及日本早稻田大学教师、青年博士单琦,市广电刘海燕等一行前往山湾拍摄和采风。当天中午,傩庙周边县市信众蜂拥而至,席设300桌还“爆箍”。</p> <p class="ql-block">9月16日,萍乡市方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怀盛情相邀鄢烈山夫妇出山专游芦溪古城。我和老作家武止戈、芦溪县作协主席缪志杰以及王联盟、巽之先生等陪游。鄢烈山先生先后游赏东阳古村、芦溪老街、圣冈寺、建勋寺、芦溪博物馆、刘凤诰祖祠以及方圆实业公司。他不时拍照留念,兴致极浓。午宴时,开怀先生带领大家开怀畅饮,肖增建先生专程下山陪饮。次日,巽之先生美文《在千年古邑叩问文明的回响——鄢烈山先生在芦溪》又迅疾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8日,大江网萍乡分站站长、微心愿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万炳全先生来电,他意欲撮合萍乡致高工程机械王爱根等几位老总与肖增建先生的羊角湾森林驿站合作,租其场地开设康养基地。万总知道我与肖总交好,又加上我曾随市辞赋学会正好于8月30日专程到过致高机械采风,肖万双方都说要我再上磨形岭。我便偕其一行先去了二处驿站和长满了可治癌防癌的红豆杉古树的磨形岭,还去了“小洞天”和荒废已久的月池宾馆考察。结果中午在磨形岭凯迪部落影像工场吃饭,自然又是遇到了在此间休憩的鄢烈山夫妇!</p> <p class="ql-block">高潮来了,9月20—21日,又一个双休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天上午有两个活动,时间地点一样,都是在市图书馆三楼。一廊之隔,左边为乡贤厅长王斌先生在多功能厅开讲《浅谈屈原和他的楚国与〈离骚〉》,右边则为知名书家陈光华先生新著《砚边笔记》新书首发式暨学术座谈会,两边都是朋友,都要去,好在物理空间近在咫尺,倒也十分方便。本来只是抱持学习的心态去聆听即可,孰料早上8点接到讲座操持者女作家陈娅的电话,要我客串一下王厅长讲座的主持,我自是义不容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午9:30,我准时登上讲台主持讲座。王斌先生,本湘东排上人氏,曾任芦溪副县长和市社联主席,后调升省财政厅,以副厅长和一级巡视员而荣退。其人少时即好诗文并多有发表,以其学养深厚,于其仕途亦多有助益。他平日涉览群书,雅爱诗骚,丰神俊朗,玉树临风。抑且记忆强健,辩才无碍,兼具学者深度与文化播火者之热忱,故台下听众甚夥,像德高望重的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尹兆书以及关翠萍、夏坤勇两位地方政协主席等一干老友都在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斌先生的讲座内容我已多次听过,故在开场白之后,我即悄然而至陈光华先生这边。两边的座位都坐满了热心的市民和应邀而来的文化人。我先是参加了第一阶段的发布会,再移步会议室参加座谈会。因为还要赶着去王斌先生那边的讲座作结,我向主持人申请插队发言,讲了几个观点,譬如陈光华先生对书法之正气、正道的追求,鄙薄“丑书”;又如其书法与佛法的互证;其书法理论文字之妙,文白相间,摇曳多姿以及其高度的“文化自信”等。讲完后又匆匆奔赴讲座现场,组织合影,借机还向广大听众预告了次日上午鄢烈山先生在鳌洲书院的讲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间,在迎宾馆与陈光华先生的朋友及爱徒们饮酒数杯后,即由张加林先生驾车,并与巽之先生一起就近赶至希尔顿欢朋酒店,迎候辞别肖增建先生而出山的鄢烈山夫妇。下午二时许,我们一行四人直奔安源。作为“毛主席去安源”的所在地“工运摇篮”,这百年工矿着实给了鄢烈山夫妇诸多期待。我们陪同他们俩逐一细看了安源党校暨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总平巷、安源毛泽东旧居、盛公祠、谈判大楼等多处文保景点。</p> <p class="ql-block">吾邑安源,手持“中共第一所党校”(刘少奇亦为第一任中共党校校长)、“中共第一所团校”和“红领巾诞生的地方”三张金字招牌,其在中共党史上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全国无二,虽然近年来有过发力,但“怀抱金饭碗却还要讨米”,其文旅疲弱的现状以及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共党团工作“安源重镇”的愿景,都令识者为之唏嘘。“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安在哉?捷才如斯,巽之先生次日早晨又出长篇美文《鄢烈山先生在安源》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六时,黄矮生态食府三楼幸福包厢,鄢烈山先生上坐主宾之席,酱酒肆拾玖坊和地道的萍乡菜以待。席间,本土文化界人士于觥筹交错之时纷纷献艺,一时风雅无边:市曲协主席易国华展示国家级非遗萍乡春锣《唱春》,市音协主席彭东方演唱在座的音协党支部书记樊皓国作词、他自己作曲的《我渡晴川秋水来看你》,市音协副主席、号称“小邓丽君”的彭莉红演唱《春天的芭蕾》,市朗协副主席苏茂林演唱京剧《家住安源萍水头》,市民协秘书长邱芸朗诵鄢烈山先生的杂文《崇祯皇帝与猴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说家张学龙先生和萍乡央融文化传媒公司文梁董事长则频频举杯。市税务局办公室原主任、作家朱生林谓最喜鄢烈山先生的《贪生怕死的权利》,被鄢烈山先生引为知音,“这篇思想随笔发表在《随笔》杂志上,是我本人比较满意的思想文化随笔之一”。巽之先生在场又是不停摄录,及时发布视频两组,名为《欢宴酬佳宾,高歌唱大风》。斯时气氛极佳,鄢烈山先生回粤后发圈叹曰”快乐”“感动”,此为庶民之乐,亦如兰亭雅集,当此“历史的垃圾时间”,曲水流觞,难得一乐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时多结束晚宴,只因我要八点半准时按约赴安源区委区政府,见一主要领导,恰恰正是报告安源观感且长谈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不停蹄、席不暇暖的这一天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9月21日,上午9点半,经由我和鄢氏数天交流策划并由秘书处华强等完成致市社科联和市委宣传部送审程序的鄢烈山先生讲座正式开始。讲座内容是由我建言而定,名为《我的人生“苦旅”与杂文创作的体悟》,百度百科上有关于鄢烈山词条的推广词:“不认识鄢烈山,怎么能说自己有文化?”足见鄢氏在当代中国文化界之影响力。但鄢先生转述其友人戏言,只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罢了。这位貌似面冷心热的七旬长者,在赣西湘东之鳌洲书院,“以其特有的犀利与温情,讲述了他从湖北江汉农家走向中国言论高地的非凡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排序为第42期的讲座,鄢氏以其名满天下之资历,必将深深镌刻在书院的史册上。江西一省,迄今虽仍存120多所实体书院,名声著者如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但常年每月坚持一期文化讲座,全省除吾乡鳌洲书院之外罕有其匹——这恐怕也是书院在近期荣获“全国先进社科类社会组织”的一大原因吧(全省唯五,全市唯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鳌洲书院小有所成,既因以儒风大家李远实先生为代表的一众顾问们的加持,东道主萍乡市城管局及其园林中心强有力的管理和服务,还幸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比如萍乡市小糊涂仙商贸公司熊金龙董事长。今年以来,他每期都参与讲座的协办,彰显了年轻一辈企业家对文化的敬畏。讲座也吸引了本土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市作协原主席、小说家赫东军,鳌洲书院党支部书记兼市民协副主席周桂萍,市民协理事张干元、冯庆怀、巽之先生,“中国好人”段华胜等朋友尽皆到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主持鄢烈山先生讲座的时候,我是由衷地敬重这位富于个性的杂文家的。先生秉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写作信念与“不吐不快“的写作激情,反对极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呼唤公民社会,始终不渝策应改革开放。其人又不慕名利,讲座公益,分文不取;自述虽获“鲁迅文学奖”,但却并不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狷介之举,令人推崇,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生虽为湖北人,但却不能食辣。甫至站台即见“中国辣都”大号广告,颇感讶然。中午在秋收起义广场添湘餐厅,我笑言:“中国辣都”之名号,“始作俑者”正是在下!去年3月10日,安源区人民政府邱伟区长召开“辣红安源”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座谈会,我有备而去,口头和书面提出萍乡应该打造“中国辣都”。后来幸得市长熊运浪同志的认同,我这个政协委员的建言得以采纳,市委、市政府最终决策定为萍乡四大名片之一(另三者为“工运摇篮、户外天堂、花炮故里”),并在中国公认的嗜辣区域“六省一市”里(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江西和重庆)率先成功抢注了这一城市IP。</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由朱生林先生开车,我与鄢烈山先生夫妇一行四人,按原定计划,先去参观了南正街萍乡孔庙,再去参访我的“赣湘诗源私人藏书楼”。因藏书太多,我的书被迫分藏三处:大唐国学幼儿园和大唐金碧辉煌幼儿园以及乡间老宅。车至诗源,先生对此间风景和风水颇为欣赏,对藏书楼里的“毛瓷”更是喜爱有加。我的藏书还另有三大专题收藏:文革(知青)研究、萍乡地方文献、官场文学,鄢先生对此三大特色也是兴趣浓厚,特别是“文革学”研究,他认为,未来藏书楼主人必然以此为“立言”之本,可以“不朽”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晚,由著名词作家樊皓国先生招待于“乡村第一餐”。20:21,巽之先生又发布美文,《“不认识鄢烈山,怎么能说自己有文化?”——记鄢烈山先生在鳌洲书院的讲座》,记述上午讲座之盛况。次日,即9月22号早上,我与朱生林先生一起将鄢烈山先生夫妇送至高铁站,彼此话别,鄢氏萍乡游至此圆满结束。令人惊喜的是,不独鄢先生对此行深表满意(肖增建先生也从武功山发来“嘉奖电”隆重表扬),其夫人王老师竟然对萍乡给予了最高评价:“萍乡的文明和整洁,大气和洋气,是我这辈子所走过的地级市里最好的”——观感如斯,我等萍乡市民此处可以有掌声,允许得瑟一分钟……</p> <p class="ql-block">9月23日,我在上午匆匆往返上栗中学办事之后,于中午12.08乘高铁奔赴南昌,参加为期三天的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或许是近来事有点多,有点累,报到后下午无事,我未去访人访书。竟然在省委滨江滨馆的房间里睡了整整一个下午,期间电话甚多,但好在一直静音。恢复体力之后,晚上参加预备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4日,上午先是开幕式。事先已被告知,参加会议的省委书记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讲话稿均不发纸质版。私心以为这是一种简政新气象,遂于早上快速拟就一个类似于社情民意的短文发给了市政协秘书长,期待通过程序上报给全国政协——不要以为这种事完全不可能。去年,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第二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时候,我写了三条重大修改意见,通过市工商联和省工商联上报全国工商联之后,全国人大法工委予以全文采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写材料不长,全文录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明新风拂会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正在召开的江西省文联第十届代表大会开幕式,省委书记尹弘和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张政同志分别发表讲话,均不印发讲话稿,给会议带来文明新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除开涉及保密的会议,笔者作为代表,所参加的会议不可谓不多,但高级别的领导讲话,会前不发,会后不补,只靠会中聆听,这实在是绝无仅有,着实值得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样做,至少有三重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省钱省力。数百位代表,两个讲话稿,这总得费不少物力和人力,现在“归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效果更好。参会者琢磨想听点新精神,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在镜头前装模作样划重点,现在得竖起耳朵听。而演讲者也想讲些新思路,带来更多的干货,双方都更加入脑走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三、力戒形式。当前,形式主义已是一个大害,“屎上雕花”的事层出不穷。君不见,一个街道办主任讲话那也是洋洋大观,一个乡长下到村里调研也是前呼后拥,一个科员汇报发言的PPT也是精雕细刻,反观江西文代会上两位领导的不留痕迹的讲话,那是直接把形式主义按在地上摩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领导讲话不发纸质版,此风可以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秘书长收到之后,很客气地回复:“常委好!有一定的价值。党中央早些年就提出要讲短话,开短会。如果向全国政协报送社情民意,要选好角度,写深写透,有建言献策的作用为佳。期待您的调研成果!”——知我罪我?但求无愧我心吧。</p> <p class="ql-block">9月25日,上午换届大会正式进行选举。这一次的文代会由各地市分管文艺的宣传部副部长和文联主席带队。代表名额有限,在萍乡而言,基本上也就是各县区文联主席和各个直属协会的主席参加。我们认真参会,履行职责。会议过程中虽然出现过领导名字座次摆放不对的“事故”,但也究属瑕不掩瑜,总体来讲圆满成功。特别是新当选的省文联主席是我们萍乡莲花乡贤、省文联原副主席李小军(晓君)同志,他本来就是多年的省作协主席和省民协主席,党性强,业务精,资历深,实为合适人选。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省民协主席孙立新这次也被增选为省文联兼职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闭幕式之后快十一点,我们便决定在宾馆吃饭后午休一会,下午从容回萍。头晚,适值参会的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易国华先生六十岁生日,我还邀请了几位主席跑到王斌厅长那里“打了个秋风”为之贺寿。</p> <p class="ql-block">9月26日起,第三届上栗花炮文化节暨2025江西(上栗)烟花爆竹产销交易会隆重举行。是晚,开幕式焰火晚会于上栗县花炮文化博览园进行。第一届(首届)上栗国际花炮节还是在2010年举行的。那一届,我只有一张票,就给女儿竹梅去看了。玉湖边上,盛况空前,周杰伦等一干明星都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第二届,时间大概是在2020年的下半年,整整隔了十年。这一届来了阿宝和凤凰传奇等明星,尽管阿宝现场表现不佳,但因在疫期,观众和明星都充满了期待和渴望,急待释放情绪,互相都一笑而过。那一届“生不逢时”,不但尚有疫情阴影,更因为萍乡的主政者恰在那一年起,大张旗鼓,准备开始一刀切“禁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醴陵史志有载,他们的鞭炮产业源自上栗。同样作为主产区,其它如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的万载都不禁燃,唯独萍乡祭起“禁燃”刀斧。我作为一个以参政议政为使命的政协委员和热爱千年花炮历史的文人,自然是无法接受。于是开始了一个人的“抗战”:2020年3月31日,写作近万字长文《我为什么反对一刀切“禁燃”?》发于中国烟花爆竹网;撰写《关于对我市烟花爆竹实施限燃不禁燃的紧急建议》(与秦斌武和陈述明合署),文长6000字,发于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萍乡决策参考》2020年4月3日第7期(总第325期),共印50份,专报在职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时任市委书记的李氏被迫做出批示;连续参加两次由市公安局召开的“禁燃”条例听证会,会上大声疾呼,坚决反对“禁燃”;同名提案刊于当年“两会”政协大会发言材料;连续组织本土政商两界以及文化界人士调研花炮企业,“众人拾柴火焰高”,发言与文字齐飞……一时间,民间反对“禁燃”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并最终有效地影响了“条例”的立法和政策的执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是在那一年的花炮文化节,我组织了一个豪华的观摩团,内中多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文化名人,为的就是站台花炮,以壮声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一次,时过境迁,五年往矣!三年疫情之后,又复两年,花炮企业的日子倒是越来越好过,政策越来越宽松,在百业凋敝的当下,甚至似乎有点一枝独秀的风光,在这民不聊生的时节,这个行业也几乎有点风景这边独好的滋润。所以,我也就只和上栗花炮总商会原会长卢鑫招呼了一句“看能不能搞两三张票看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花炮人不忘初心,予我以惊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头天上午,我在南昌就接到了上栗县花炮总商会现任会长严华泉先生电话。他直接热情相邀,说感谢敖委员这么多年来一直为花炮行业发声,这次仍然可以组个团过来,请些政协委员和文化名人来看看,人数在一二十个人左右。不过这次商演不存在赠票,都是商会花钱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听后五内俱热。好家伙,VIP区,一张票1480元!后来,我很快组了一个观摩团,人数就卡在20人。邀请的嘉宾有:市政协常委王建辉,市政协委员李剑,市音协主席、歌唱家、市政协委员彭东方,市民协副主席吴倩,市朗协副主席、著名主持人苏茂林,市摄协副主席、摄影家阿颠,作家朱生林,央融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文梁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焰火晚会当然与时俱进,美轮美奂。我们的水准应该在万载之上,浏阳之下,大约与醴陵持平。1万多人的现场,我居然碰到了晚会的协办商江丰烟花的曾江董事长和县城管局苏锋局长两位老友,也真是缘分。还注意到同为协办商的秦斌武董事长,他的金坪烟花制造有限公司借此发布了诸多新品。更要感谢,因人车太多,通行证不好弄,我们集体把车停在距燃放现场仅10分钟路程的凤华实验学校,而当晚两大桌饭菜,正是由学校董事长秦先凤招待的。去年换届,他还担任了新一届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终于等到你!”这届晚会下了血本,请了张靓颖这样的大牌,唱《海阔天空》《光辉岁月》的陈世荣,萍乡媳妇、乡贤作曲家文子的爱人、歌坛实力派唱将曹芙嘉,唱《999朵玫瑰》的老牌歌星邰正宵。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周晓鸥撕心裂肺地朝着璀璨的上栗天空喊出灵魂一问:你到底爱不爱我?!</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由市民协承办、操办多日的“月满萍城,诗寄乡愁”朗诵活动如期在市图书馆三楼视听室举办。因双节临近,故取此名。这是完成市文联要求的一个必选动作:“小剧场·诗生活”,民协此番排为第四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点半之前,我携书赶到现场。为了吸引观众,我特意在各个微信群里宣布,凡来围观者均赠送一册由巽之先生所撰的散文新著《村庄》,虽说观众数量最终差强人意,但书却被“哄抢一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朗诵者们却很卖力,有几位都是头天从外地赶回萍乡的,像何休教授、刘翔主席、彭晓娟教授、万磊局长、李敏总经理等都很给力。市民协秘书长邱芸主持,市文联副主席喻志峰也全程参加。</p> <p class="ql-block">诗人钟敏超送我到店里时,十桌客人也差不多已经坐定。今日雅聚,“拒收礼金”,主题就是庆贺易氏60岁光荣退休、从艺45年及生日之三喜临门。他已收100多个徒弟,“春锣大家庭”名符其实。饭前的文艺演出,本土几位著名歌手几乎都悉数到场献唱:帅勇、彭东方、彭莉红、肖萍、甘露琼、罗成伟等,潘建武表演萨克斯,“师傅蔸子”萍乡春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雍开全先生则带领众弟子表演他们的经典曲目《唱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8日,午间我在高铁站接人,巧遇市文旅局刘敏局长。因为当天正好由中国美协、中国油画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省美术馆、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抹去重来六十年——北京画院藏钟涵艺术研究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作为萍乡第一个写出应该尽快成立大油画家、乡贤钟涵艺术馆这一提案的政协委员,我很自然地向她问起这件事情的进展,以及这个画展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殊料,刘局长正已安排市美术馆长李鹏前往南昌,接策展方北京画院相关领导一行来萍乡。她开口问我晚上是否可以去陪一下这几位北京来客,我遂表示欣然同意,并建议同邀也一直高度关注此事的原南昌银行高管刘继烈先生以及钟涵先生的忘年之交、中央美院的刘鄢然博士父女俩。恰巧,我早上还和刘行长谈到这个画展以及讨论钟涵美术馆相关落地事宜,也知道她女儿在萍。而且,我上午还就此事特意和安源区委宣传部邬思海部长聊过,他也做了非常积极的回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间,我们正式见到了北京画院美术馆薛良馆长一行。宾主就钟涵画展南昌展示一月之后再来萍乡续展一事达成了基本共识,也就钟涵美术馆花落萍乡的方案展开了愉快的交流,大家都对当代中国这位萍乡籍的大美术家充满了崇敬,也都希望尽快乐见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席上,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晚宴设于新装修的“萍乡小院”,由李远实先生亲自指导、市烹饪协会刘海波会长亲自操刀,原”小碗菜“老店焕然一新,艺术气息极浓,博得了来宾的由衷赞美。然后陪同在座的市文旅局一年轻工作人员开口问对面的来自北京画院美术馆策展部的一位女工作人员:”请问您是……某某某吗?”对方愕然:“是啊!您是?”然后两个人相视大笑:“同学!”——原来他们竟然是中央美院2019届的同班同学。对方毕业后进入北京画院,而我市文旅局这位美女职员,本系新疆人氏,只因随同样学美术的夫君远嫁萍乡再考入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水账记毕。翻看日历,中秋节正是10月6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古至今,中秋佳节给了所有中国人多少抚慰!但2025年10月6号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整整49年前的1976年10月6日,中国共产党以大无畏的自我纠错精神,一举粉碎“四人帮”。之后,国家拨乱反正,步入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新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有半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一个公民,末学遥望北国,翘首期盼,“云中谁寄锦书来”?且待冰心鉴玉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5年10月6日于赣湘诗源私人藏书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敖桂明,萍乡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委员兼一支部主委,市工商联常委,萍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萍乡市鳌洲书院文化研究学会会长,萍乡学院客座教授。萍乡市大唐幼教机构创始人兼董事长,萍乡市山河水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已出版作品《鼓咙胡》《位卑未敢忘忧国》《傩神传奇》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