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游记

姜保元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永乐十一年(1413)峻工,历时32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明孝陵的陵寝制度承前启后,独创新规,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的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地位崇高,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帝陵规制上具有里程碑地位。1961年明孝陵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3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自起点下马坊至玄宫所在的 皇域,纵深3000米,沿途分布着大金门,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楼,神道石象生,棂星门,享殿,方城朋楼等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明孝陵景区还包括明东陵、梅花谷、红楼艺文苑、紫霞湖等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  石象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长615米,沿途依次排列狮、獬豸(xiezhi)、骆驼、象、麒麟、馬六种石兽,这些石兽用整块巨石采用圆雕技法刻成,线条流畅圆润,气魄宏大,风格粗犷,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p><p class="ql-block"> 骆驼,陵墓前置骆驼是明孝陵的首创,有炫耀国力强盛,象征西域安宁国家繁荣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石象,造型简洁生动,形态逼真,十分传神,在东汉时,帝陵神道上已有象的位置,明代继续用。</p> <p class="ql-block">  翁仲路是孝陵神道的第二段,长250米,依次排列一对望柱,两对武|将和两对文臣。望柱顶置园柱形冠,柱身满雕云龙纹,改变了唐宋以来神道望柱顶部作莲花式的风格,具有艺术上的创新意义,文臣武将威严端庄,是陵墓的仪卫者,忠心实守护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