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医学报告来看,当前颈动脉斑块虽未达到严重程度,但已提示存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迹象,犹如血管发出的“预警信号”,不容忽视。双侧斑块体积较小(最大约6.0×2.3mm),形态规则,虽为“不均质混合回声斑块”——意味着稳定性略逊于钙化斑块,但尚未引起明显血管狭窄,属于可控可逆阶段。血流动力学方面,颈总动脉与椎动脉流速均在正常范围,仅局部出现血流充盈缺损,说明目前血流未受显著阻碍。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内中膜增厚(IMT=1.0mm),这正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点,提示血管壁已悄然发生轻度病变。因此,及时干预是防止病情进展的关键一步。</p> <p class="ql-block">尽管目前并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未出现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整体健康状况良好,这对延缓斑块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无需过度担忧。然而,即便身体底子较好,也不能掉以轻心。早期斑块和内中膜增厚的存在,正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示:血管老化可能已悄然启动。此时,健康生活方式便是最有力的“药物”。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行;杜绝吸烟,限制饮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长期疲劳——这些看似平凡的习惯,实则是守护血管健康的坚固屏障。同时,仍建议每6至12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动态监测斑块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应对,牢牢掌握血管健康的主动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