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桂花

李颖宏-新疆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八月桂花满地开,鲜红的旗帜竖起来,张灯嘛又结彩……可惜那时候不知道桂花是个什么花?对于生活在西域苦寒之地的孩子,根本无法体会歌词里的意境,只是觉得乐曲欢快,歌词喜庆,就跟在大孩子们后面使劲起哄。</p> <p class="ql-block">  再大一点的时候,看着满地盛开的马兰花,也曾偶尔臆想一下,也许歌子里的桂花大致也就这个样子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对桂花产生直接印象是出差去上海的时候。一碟精致的餐前糕点先被摆上餐桌,顿时鼻腔被一缕香甜吸引。老赵热情的介绍说:“这是沪上特产——沈大成的桂花糕,尝尝。”松软甜糯,香沁心脾。“桂花是上海的一大特色,可观赏,可美食,每年阴历的八、九月是桂花开放的季节,桂林公园、蓬莱公园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可惜现在不是季节。”心里不免对桂花有了另一种期盼,啥时候能见见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和桂花产生直面印象是几年后的事儿了。成都培训,下午放课后和同学相约游览宽窄巷。古风古貌,游人如织。我们选了一处青砖绿瓦的小院略做休息。微风过处竟有一丝醇厚的香甜略过鼻息,诧异间抬头寻找,见一棵古朴老树挺立在院落一角,枝叶间串串嫩黄碎花掩映其间,微风拂过,有碎花摇曳飘落,让人突然眼前一亮。同行老杨说,这棵桂树年成长了,在我们铜仁,有好多这样的老树,一到秋天,满树金黄,那个香啊,能飘出几里去。原来这就是心心念念的桂花树啊,原来它竟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等着我啊。老树新花,青砖黛瓦,关键是气息怡人,让人联想着躺椅上听戏的自在。“人闲桂花落”的意境生生就被搬在了眼前。</p> <p class="ql-block">  再次遇到桂花是疫情期间,被困在南国的爱人身体不适,打听到倪海厦的弟子在桂林问诊,就驱车前往。照例是过卡子,捅咽子。次日清晨,我们照着导航左七右八的赶到了地点,却是个略显冷清的中医门诊,二楼玄关供着倪师的塑像,烟尘覆面。</p> <p class="ql-block">  找到倪师的弟子,却被领着先签了一堆的免责申明。制药间歇我和爱人相跟着在附近转转,却被扑鼻的香氛暖愈了心情。只见道路两旁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桂花树,黄绿相间,煞是震撼。一个念头突然浮现:桂林、桂林,莫不是桂树成林,最终由树因名。百度一下,果然如此。秦朝设立桂林郡,因此地桂树成林,故名桂林。姥姥啊,到了桂花的老家了。此后,人生仿佛与桂花结缘般处处能得遇桂树,或老树或新芽,只那一缕馨香就能诱的我驻足流连。</p> <p class="ql-block">  据有心人统计,桂花有67种雅称。当然,最后落到实处的也有27个之多,其中尤以折桂、广寒仙、秋香等流传广泛。折桂与考取功名联谊,广寒仙与月宫吴刚伐桂同工,秋香还被唤作人名与唐伯虎有了一段奇缘……如此不缺故事的花树,必不会被遗忘在文豪们的笔端。轻轻一搜,扑面而来:李白《咏桂》‌:'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辛弃疾《踏莎行》‌:'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枝枝点点黄金粟。'</p> <p class="ql-block">  再次与桂花共鸣是去年秋日去杭州出差。下午谈完事询问开车师傅哪里可以逛逛时?师傅推荐了满觉陇。说那里的桂花正值花期,值得一看。此一说正合我意,说走就走。</p> <p class="ql-block">  车子在西湖边的稠密车流里缓缓前行,行经一片灯火辉煌的民宿路段时,师傅为我们打开了两边的窗户,路两旁的桂花古树在黄昏的光晕和霓虹灯的辉映下煜煜生辉,花香与美食散发的香味交替冲刷着我们的味蕾。我和爱人选了一处视线良好且不失安静的茶室,感受着各种龙井与桂花提供的超级口感。看着窗外层层落落的桂花树依山而上,只抵圆月,想象着白居易千年前的吟诵: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如此惬意安闲的意境,能不引发人“何日再重游”的感叹吗?</p> <p class="ql-block">  次日再去,择一靠窗的小桌,一壶烘焙的桂花龙井,慢饮间,韦庄的:“人人只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浮现眼前,会心一笑。微风过处,桂花飘落如雨,忽然间心生退意。半生蹉跎,皆为名利,而这条路竟似了无尽头。看眼前,再多的繁花,也有落尽的时候,嗨,该休息了。而延参法师的“到此人间心宜宽,小窗有月有桂花”正为此意做了最好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图片均来自百度图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