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约,阮煲越南菜

小满梧桐🌿

<h1>  其实,对于没有去过越南的人来说,越南菜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有什么特色,是全无概念的。所以,这个国庆长假和好友母子俩之所以约在“阮煲越南菜馆”吃饭,全是源自春节相约吃饭时,想来这家越南菜馆却还没开门营业,于是顺口一说,下次等孩子周末放假有空时,咱们来吃。结果,忙忙碌碌大半年过去了,上高中正值叛逆期的孩子能主动给好友说,想见我一面,那还不赶紧履行诺言——那就来吃大半年前就想来的这家“阮煲”越南菜吧。</h1> (春节时路过暂未营业的“阮煲”) <h1>  店面不大,开在商场里,难免让人先在心里嘀咕:“这不会是预制菜吧?”但至少人家菜单上有声明,说不是预制菜。接下来百度了解一下越南菜的特点:食材以鱼、虾等海鲜为主,在烹饪过程中会搭配大量如生菜、薄荷等生蔬菜以解腻;口味则一般偏酸辣,与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菜肴相比,会更加清爽顺口一些。同时越南菜也擅长使用柠檬草、罗勒、薄荷等各种香料来调味,除增添菜肴香气之外,也能起到去油解腻的作用。从食材与调料来看,就算预制,那预制程度也应该不会如某贝那样搁上一两年吧……放心,别想太多,吃吧。</h1> <h1>  虽然说好是我买单,好友还是在套餐和单点之间纠结许久。要说我和这位好友的饮食习惯有时相差还是挺远的,相比而言,她喜欢东南亚菜里所有与海鲜有关的菜,生、冷均可。而我,几乎就吃热菜中的鱼虾蟹,对八爪鱼、千层肚、贝类这些统统不沾。所以,点菜最后变成了由年轻人(是的,读高中的孩子,已自称是年轻人了,所以从善如流,不能以习惯的“小朋友”称之)来决定,招牌冰沙小吃、黄咖喱炒海虾配饼、手盅爆汁菠萝虾、传统酸辣冬阴功汤,然后我在此基础上加了虾皇烤虾炒饭和越式黄豆酱炒通菜——有点各点各的,凑在一起吃的感觉,哈哈哈。<br>  事实证明这样点菜是对的。</h1> <h1>  虽然没有按我的饮食习惯逢鱼几乎都爱吃,点一份他家的招牌菜酸辣鲈鱼煲,但每顿必吃蔬菜的我,这盘越式黄豆酱炒通菜(也就是空心菜)还是很对胃口的;而不怎么吃蔬菜的好友母子,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用小杯装好八爪鱼、千层肚等小菜,放在冰沙上保鲜的招牌冰沙小吃,以及同为凉菜的手盅爆汁菠萝虾。确实算得上各取所需,却也其乐融融了。</h1> (招牌冰沙小吃) (传统酸辣冬阴功汤) (手盅爆汁菠萝虾) <h1>  值得称道是黄咖喱炒海虾配饼和虾皇烤虾炒饭。咖喱很香,白面饼蘸上咖喱更香。于是,我们桌的这位“年轻人”,打小脾胃就一般这位正读高中的孩子,主动提出还要添加一份白面饼,而且一个人还把添加的这一份面饼都吃完了。证明确实好吃。至于虾皇烤虾炒饭,听起来名字普通,在菜单上注明是推出的新品,但对于吃炒饭也就吃那么一小碗的我来说,也是突破记录,从盘子里一共扒拉了三小碗来吃。所以证明,也确实好吃。</h1> (第二份白面饼) <h1>  虽然很久不见好友家孩子,高中生倒还愿意耐心听我讲话。说起自己不相信中医,从小因为脾胃弱吃中药都吃“伤”了,“中医根本就没什么用!”好友只弱弱在旁说了一句:“你咋不想想如果没中药调理,你可能还没有这会好呢……”便不好再开口说什么——叛逆期的孩子,都擅长否定家长,这点倒也不足为奇,因为我们也是打那会过来的。所以家长只能学着适度引导,更多时候闭嘴不言。于是我微笑着开口,对孩子说,给你讲个笑话吧:“有个人饿坏了,跑饭馆去买了五个烧饼,吃下去没吃饱,又买了五个。然后吃下第十个烧饼之后,终于觉得吃饱了。于是就说,早知道买第十个烧饼吃就好了,前面都白买了!”孩子愣了愣,旋即也忍不住好笑起来。</h1> <h1>  还好还好,冒险劝谏成功。不让“年轻人”反感且接受,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是操碎了心啊。想想现在的孩子也不容易,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问问放假有同学约着玩吗,好友言简意赅地打破我的幻想:“现在的同学就和同事差不多,离开了集体场所就没有交集了……”<font color="#ed2308">忽然让人有点顿悟的感觉。是啊,在假期里,不管是亲人还是同事,如果离开了“家族聚会”“工作协同”这种集体场所之外,还能相约见面的,才可能是真的想见面的亲人和朋友啊。</font><br> 活到人到中年的某个瞬间,才有这样的顿悟。大概也要经历被许多朋友辜负,或者无意中也辜负了许多朋友,才能有这样的自省。所以呀,尽管和好友母子的饮食习惯是如此不同,却要感谢彼此,都是对方愿意在集体场所之外还想见面吃饭的人呀。</h1><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