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市滨海新区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中心路南端河滨公园与海河临界处(塘沽中心路988副1号),为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该馆前身为2007年成立的塘沽博物馆,2008年2月1日正式投用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2017年4月更名为现名,2019年6月完成展陈提升并重新开放。2024年8月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馆内常设《滨海故事》主题展览,通过“沧海桑田文明肇始”“渔舟唱晚盐兴漕畅”等8个单元,系统展示滨海新区三千余年历史变迁与人文风貌。现有藏品4787件(套),含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6件。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兼具展示与教育功能,年均接待观众达十余万人次。近年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构建安全防护体系,年均举办临时展览10余场、社教活动70余场。</p> <p class="ql-block"> 馆内陈列设计以滨海新区的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兼采博物馆的理念、纪念馆的风格、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艺术形式,以《滨海故事》为主题,通过“国家战略 时代使命”“沧海桑田 文明肇始”“渔舟唱晚 盐兴漕畅”“畿辅门户 共御外侮”“自强求富 实业救国”“革命之路 曙光破晓”“当家做主 共建家园”“开发开放 勇立潮头”8个部题,客观而生动地展示滨海新区自成陆以来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与风土人情,展现其在中国近代史上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p> <p class="ql-block"> 清代大沽口炮台设防沙盘:通过立体沙盘展示清代大沽口炮台的防御体系演变。 </p> <p class="ql-block">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p><p class="ql-block"> 天津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旧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沽坞路27号,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中国北方第一个近代化造船厂,现为天津市船厂。</p><p class="ql-block">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原共有甲、乙、丙、丁、戊、已六坞,最大的可容2000吨船只进坞修理。现存遗址沿海河呈“一”字形分布排列,仅存甲字船坞、轮机厂房各一处,占地面积约46000平方米。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中国近代第三所造船厂,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和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也是北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2013年1月5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天津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