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北京游(四)

展先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天坛公园由两道坛墙环绕,被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主要由春季祈祷丰年的“祈谷坛”,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坛”,皇帝祭祀前居住的斋宫、演习祭祀礼乐的神乐署四大古建筑群组成;祈谷坛中的祈年殿是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天坛公园外坛种植有大量古柏林。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什刹海,风景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东北部,由前海、后海、西海三个弓形湖泊组成,景区面积为132.8万平方米,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什刹海原为“三海大河”一片湖泊,金朝在修建行宫时,将白莲潭水域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北半部分成为什刹海。随着漕河开挖,白莲潭成为金中都的漕运码头。在元朝时,什刹海成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至明代时,什刹海周边开始修建寺庙、王府等,什刹海风景区雏形初现。清朝末年,什刹海供漕运用水的作用彻底结束,岸边酒楼茶社增多,什刹海成为平民大众的主要活动场所。什刹海风景区以名宅、府邸、园囿、门楼、寺庙、桥梁、街道等为特色,。主要景点包括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恭王府、醇亲王府、㛃园菊园、鉴园、地安门、德胜门箭楼、广化寺、关岳庙、银锭桥、金锭桥、荷花市场、烟袋斜街等。什刹海风景区民俗活动也丰富多彩,如农历三月上旬的上巳春禊、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活动等,也包括近年发展起来的什刹海文化旅游节、谷雨文化节、龙舟赛等活动。此外,什刹海地区的特色饮食众多,有苏造肉、油爆双脆等代表美食。2005年,什刹海地区入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2006年,什刹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什刹海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2025年10月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