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间十二平米的平房就是我家的雏形,后来在那间平房后接了一间约六平米的附房,同时在它前面扩建了一间与附房差不多大面积的厨房,在四十多年前单位住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我家住房一下增加了这么大面积,实属一件幸事。</p><p class="ql-block"> 随着住房面积的扩大,我把原来的平房做了客厅,后来加盖的附房做了卧室,前面还有炉灶与操作间隔离的多功能厨房,确实,这种八十年代初的日子,让我们一家温馨了好久。</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厨房窗下种上了丝瓜和扁豆。利用前排附房与主房的夹角,围起两面铁刺篱笆墙,盖上鸡窝养了十几只鸡。为了加固篱笆墙,又斜对角拉起两条铁丝绳,上面挂上几盆花,进行了立体养殖。</p><p class="ql-block"> 后来发现盆花的叶子在不断减少,起初怀疑是鸡在作祟,可离地面近两米的高度料定它不会有如此大的法术,有一次被我撞见,一只红毛公鸡先是站在鸡窝顶上又飞落到花盆上对我的爱花疯狂啄噬,它们的智商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项重大措施被迅速落实,每只鸡翅膀上的羽毛都被无情拔掉,还有一项相当人性化的措施同样也被落实:每天买回一捆菠菜,上端比较嫩的茎叶被我做成了菠菜炒鸡蛋(这是我至今依旧喜欢吃的一道菜),下端比较老的剁碎丢进篱笆墙内。</p><p class="ql-block"> 鸡与花的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不知啥原因,许是争风吃醋吧,鸡群里备受尊崇的几只公鸡开始内斗,每天把对方啄的满脸流血,甚至受伤的鸡将头都藏在墙角里了,对方仍不依不饶,搅的整个鸡群不得安宁,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开杀戒,除暴安良。</p><p class="ql-block"> 像一个恶魔, 嘴里咀嚼着它们的同类,眼睛物色着下一个被屠宰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每年春季卖来十只鹅黄色的雏鸡,不计成本地把它们养大,为的是享受这种过程,中秋时节公鸡体重一般都长到了一斤半左右,每年中秋节都会杀一两只公鸡解馋,剩下的母鸡继续生蛋……</p><p class="ql-block"> 中秋的傍晚,高高的路灯下成群的蛐蛐纷纷出动,用扫帚很容易便可扫成一堆,我们把几个装满蛐蛐的罐头瓶倒在铁篱笆墙内,整个鸡群蜂拥而上,吃的津津有味。打开一个煮熟的鸡蛋,雪白的蛋清裹着彤红的蛋黄,不仅营养价值特高,口感也非常棒!</p><p class="ql-block"> 冬天到了,随着这一年的变迁,加上中途夭折和宰杀,公鸡早被吃光,剩下几只母鸡还指望它们更多繁蛋,经验之谈告诉我,冬天要增加光照和温度才能多生蛋,我把木工师傅做的一米高的正方形木框,五个面都用塑料布封严,然后把几只母鸡罩在里面,放进一盆豆饼米糠混拌的鸡食,顶上用筷子捅一孔,拉进一根电线,吊上一个150瓦的电灯泡彻夜长明,(那时我们每月只缴1.5元的水电费)这样温度光照都有了,谁知把它们罩在里面它们竟然噗噗啦啦乱跳,并发出阵阵哀嚎,打开框架一看,个个气喘吁吁,浑身湿漉漉的像从水里捞出来的,原来是缺氧了,后来把框架顶端打开一半这才好些了!买一斤鸡蛋才几毛钱,我却那么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事情过去四十多年了,偶尔想起依旧津津乐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