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楠舟杂志】文学大师冰心|国庆寄语海外的母亲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源:《冰心全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又到了一年一度使人欢欣鼓舞的国庆节了!作了一个新中国的公民,对于自己亲爱的祖国的生日,本来已有着无限的欢乐,而作为一个新中国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女们,为着过这个盛大的节日而忙碌地准备着,兴奋地谈论着,那种热烈的情况,会使得作母亲的心,加倍地高兴、温暖。我知道每一个新中国内和国外的母亲,都会有同样的感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这一代的人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赶上了这个新中国的时代,我们的儿女们是尤其幸福的,因为他们这样小小的年纪,就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而这个簇新的国家的六亿人民正以勇健、坚定、乐观、豪迈的步伐,向着无限快乐光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前途迈进。只要我们的儿女们,在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培养之下,在做父母的扶持和关怀之下,能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健康、诚实、勇敢、活泼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永不掉队的接班人,这个簇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光明快乐的前途,便永远是属于他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欢腾的日子里,作为一个身在国内的新中国的母亲,我应当对你们报告些什么呢?我感到我对你们所要说的话,就是双管齐下,也说不完的!一九五七年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胜利地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年。我们六亿人民的生活显著地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比一九五二年提高了37%,此外如住宅、衣、食、子女教育、劳动保险等等待遇,也受到党和政府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农民的购买力,随着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也比一九五○年上升了136%,在五万万多的农民中,生产和消费的增长,是中国数千年来所没有过的。以上只简说我们绝大多数人民生活的情况,其余也可以类推了。至于我们重工业建设的成就,更是使人兴奋不尽的,我们大量生产了载重汽车、喷气式飞机……以及许许多多以前都得从外国输入的机器,如火车头、纺织机等等,如今我们自己都能自制了。我们天天看报纸,每天都有使人惊喜的消息,如新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出品,新的基本建设,每天的报纸消息,都是应接不暇的祖国飞跃前进的纪程碑!开山填海的厦门海堤,和鹰厦铁路的通车,现在已不是新闻了,横跨长江一公里多长的大桥,在你们看到我这封信的时候,就已经彩旗招展地直驶过“不尽滚滚”的长江了。这一切,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国六亿人民,为着自己和子孙的幸福,而同心协力地奋斗着,做了前人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做成的工作,党的领导真是正确,人民的力量真是伟大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春天,我出去走了一趟,走的还不过是江苏省一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游览了些名胜古迹,如南京的中山陵、玄武湖,镇江的金山寺,扬州的西湖,无锡的太湖,宜兴的善卷洞,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城外的虎丘等处,这些地方,在解放前,真是“断井颓垣”“荒烟蔓草”,如今到处焕然一新,金碧辉煌,周视之下,使我快乐而又惊讶!我们的政府在千头万绪的大建设之中,还念念不忘于祖国的艺术、文化,和广大人民的文娱生活。但看如蚁的游人,都自由自在地在享受工余憩息的快乐,小孩子们尤其活跃,草地上,山巅,水涯,处处听到他们天真活泼的笑声,当我看到这种情景,感激的热泪,常常不自觉地涌上我的眼眶。我感谢领导我们的伟大正确的党,我热爱我们的辽阔美丽的祖国,我羡慕我们的快乐幸福的儿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话又说远了,其实只就我身边的生活里,北京的城郊之间,每天不断地有新的建筑在破土,在施工,在完成,有新的道路在开辟,在铺设;有新的车轮在行驶……在祖国的各个角落,我所没有看到的地方,也不会例外。总之,北京和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我不知道看到这封信的母亲们,离开祖国已有了多少年?你们的亲人在祖国一定还有,在祖国也许还有你们的儿女,你们一定也从他们那里得到我所没有听到的兴奋的消息,让我们大家为此而庆幸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要满怀欢乐的重复一遍说:“新中国的母亲们是幸福的,我们的孩子们也是幸福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你们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北京天安门前的几十万群众,挥动着荡漾如海的彩旗和花朵,高唱着响彻云霄的生产胜利的凯歌,而在你们海外的各个会场上,也会有绚烂的彩旗,芬芳的花朵,和欢声洋溢的人群。让我们隔着万水千山的心,在这欢乐的气氛中,紧密地连在一起,让我们在这欢乐庄严的节日,彼此许下诺言,永远为“教育扶持我们自己的孩子,使他们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接班人”而奋斗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祝你们节日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冰心一九五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版权声明】该文版权所有人为原作者。《楠舟杂志》专栏文章阅读量超过400余万人。欢迎海内外媒介与读者整体性分享,凡《楠舟杂志》刊载“原创”作品(含标题),未经本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篡改或以其它改变或违背作者原意的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楠舟杂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杨成栋甄选于厦门大学图书馆人文社科馆@编辑、制作《美篇·楠舟杂志》[总第762期]于2025年10月6日,岁次乙巳桂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楠舟杂志》[总第762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出品:楠舟杂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顾问:周建昌(厦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主编:芙蓉湖(厦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责编:柳 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终审:林博导(厦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复审:王马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初审:官家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编:阳 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校对:陇 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投稿邮箱:839799240@qq.co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现代文学大师冰心先生汉白玉雕像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名言碑刻。位于中国现代文学馆,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源:杨成栋拍摄于2001年5月21日上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一、图二为杨成栋于2001年5月17日上午,造访文学大师冰心先生府上,图为专访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教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源:杨成栋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杨成栋于2001年5月17日上午造访文学大师冰心先生府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源:吴青教授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杨成栋于2001年5月21日上午,查阅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小读者寄给冰心先生的7000余封信件”等文物时,这天是闭馆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刘泽林(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级)破例让我进馆参观,并全程讲解了馆内陈列展览,从巨石的逗号馆徽,巴金的手模当馆门把手等,娓娓道来,并在办公室座谈时特意向我赠送了一枚逗号馆徽章。图为笔者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刘泽林合影于文学馆大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杨成栋于2001年5月21日上午,查阅收藏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小读者寄给冰心先生的7000余封信件”等文物时,留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馆徽:逗号巨石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源:文学馆刘副馆长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一至图十三为海内外13位书画名家题贺《楠舟杂志》十八周年(以题赠时间先后为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自:《楠舟杂志》编辑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厦门大学文化讲堂#厦门大学文化讲堂主管兼主持人周建昌研究员#图为杨成栋作主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自:《楠舟杂志》编辑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图为杨成栋于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科联、厦门市图书馆主办的“鹭江讲坛”作专题讲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学术讲座报告人杨端庆拍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