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契丹之魂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就蹲在河西走廊最窄的咽喉上,南边是祁连山的雪峰,北边是蒙古高原,风从戈壁滩上卷着沙粒呼呼地吹过,像是千百年来从未停歇的哨兵。我站在内城的城楼上,手扶垛口,远眺一片苍茫。天地尽头那条模糊的线,像是把中原和西域轻轻划开,又悄悄缝在一起。这地方,天生就是一道门——关上,是壁垒;打开,是交流。</p><p class="ql-block">关城上“天下第一雄关”六个大字笔力千钧,是左宗棠手书。我仰头看那匾额,忽然觉得这六个字不只是书法的夸耀,更像是一声宣告。当年左宗棠力排众议,自筹经费,抬着棺材西征,大漠酣战从阿古柏境外分裂势力手中夺回新疆,若没有他的一腔孤勇,今天我们进出嘉峪关,恐怕真得掏护照了。风声呼啸,好似飘荡着当年的马蹄声和战鼓,而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回顾历史,站在左宗棠曾经站过的城楼,心头顿生崇敬之情:伟哉左公,壮哉左公!千秋左公!</p><p class="ql-block">长城从山海关一路西来,到嘉峪关戛然而止,一万多华里,这就是“万里长城”的由来。我们今天看到的八达岭、居庸关、金山岭,乃至这嘉峪关,都是明代修筑的杰作。秦代长城和汉代长城也达万余里,都随着历史的变迁,淹没在时间的隧道里,很少有人能辨别认得出。</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嘉峪关,早已失去原有关隘的作用,不再是军事要塞了。游客一波接一波,举着自拍杆,摆着“到此一游”的姿势,笑声和快门声此起彼伏。我漫步在关墙之上,望着远处茫茫戈壁,忽然觉得有点恍惚,这里游客匆匆,来了走了,像沙粒一样被风吹过,不留一丝痕迹,人生即也如此,都是匆匆的过客,这座关城,屹立几百年,看过明朝的兵卒、清朝的商队、民国的驼铃,如今又看着我们这些现代旅人。</p><p class="ql-block">修筑长城从来不是为了侵略,它是守家的墙。是农耕文明在风沙边缘竖起的一道底线:我们可以不开战,但绝不退让。它不张扬,却用一万里的沉默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怕打仗,但我们更想要和平。</p><p class="ql-block">这次新疆之行,我们从玉门关走大海道进疆,一个多月里横穿南北,最后从茫崖经阳关进入嘉峪关,算是给这趟旅程画了个圆满的句号。新疆太大了,一个多月也只算是走马观花。很多地方还没有走到,都藏在地图的褶皱里,等着下次再来探访,这趟算是探了个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