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

金鈴

<h3> 李奶奶<br> 文/金鈴<br><br> 在我幼小记忆力里,李奶奶,大眼睛,眼窝微陷,颧骨微隆。等我稍懂事的时候,李奶奶就驾鹤西游了。留在我记忆里的只是一个大概是小时候缠过脚,稍微大一点没人管,又放开了的老太太。<br><br> 长大后,读了鲁迅笔下的那个如圆规般,细脚伶仃的杨二嫂,道听途说的那些李奶奶的形象,便一点一滴地拼凑起来。<br><br> 村里老人们说起李奶奶,都说李奶奶身高树大,腰板展殷殷的,脸叭叭还挺耐看。<br> <br> 听说李奶奶也是个苦命人。五六岁时被抽大烟的父亲卖给了人贩子,人贩子又转了几道手,最后把十一岁的她卖给了一大户人家,做了两三岁男孩儿的童养媳。<br><br> 旧社会的童养媳,婆婆家根本不当人看,当牲口一样的使唤,常常是打骂不断,干活不给吃饱饭,有时候干脆不给吃饭。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奶奶也开始针锋相对。于是,“家庭伦理”大戏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事情爆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缘于李奶奶的那个恶婆婆,在和李奶奶一次斗气中,用一个刚出锅的焖山药,阻断了李奶奶那刚刚三个月的大胖小子来自生命的哭喊。李奶奶一气之下,打了她那窝囊的小丈夫一顿,连夜背个包裹,跑路了。<br> <br> 李奶奶成天如祥林嫂般絮叨她哪可怜的儿子:“唉,可怜喃(俺)胖嘟嘟的小子呀,就这么没了……”。开始那些心软的女人们,也会陪着掉几滴眼泪,时间长了,村人皆知 ,就剩下一句:“那时候你多大?”再后来,连这一句话也省略了。<br><br> 善于聊天的女人们,聊出了李奶奶的人生轨迹。李奶奶离开婆家,连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从小被卖来卖去,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人,父母亲人又在哪里。她满面灰尘,举目无亲,在异地他乡的大街上,独自流浪。<br><br> 小时候听评书,说书人总说无巧不成书。其实,现实中何尝又不是这样。<br><br> 据说李奶奶是在尚义县境内,遇到了李爷爷的远方大表哥王瑞,他看到李奶奶孤身一人,就上去搭讪了几句话,得知李奶奶情况,想起李爷爷还是单身,就试探地问,“去不去乌盟吃大莜面?天天管饱。”常年吃不饱饭的李奶奶,义无反顾的跟着来了。于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奶奶抱着一个缝补纳过的小包裹,跨过火盆,成了李爷爷的终身伴侣。<br><br> 乌盟的莜面喂饱了李奶奶的肚子,也增长了她骂人的威风。李奶奶骂人不论缘由,大抵是经历过太多苦难的日子,让她不相信生活还有美好吧。她不是怀疑西家偷了她的鸡蛋,就是怀疑东家拔了她的葱。谁家要是让她找上茬,能堵在你门上连骂三小时,不带换词儿的,左邻右舍皆不是对手。<br><br> 李爷爷自以为用最原始的改造再教育方法,李奶奶会收敛一点,谁知道,李奶奶在李爷爷的肉拳武装过后,跪在正午的太阳底下,叫着李爷爷大表哥的名字,嚎啕不止:“喃(俺)那雷劈你的王瑞,你可害枯喃(俺)了……”<br><br> 我想,如果李奶奶与李爷爷大表哥住得不远 ,那么,李奶奶肯定会天天堵在他家门口。那样,王大爷会不会后悔他的搭讪?好在,这些都是我的私下揣测,想过去那年代,远隔几百里,交通不发达,通讯不方便,李奶奶只能在自己的地盘自由发挥,不能奈王大爷何。<br><br> 如此反复,李爷爷的拳头在几个回合之下,失去了预想的效果,继而放弃,李奶奶更是有恃无恐。<br><br> 过去那个年代孙子和自家孩子同年二岁是常有的事情。李奶奶的老闺女和大孙子同一年出生,小孩子在一起难免打闹,李老闺女又爱哭,动不动嚎啕。李奶奶经常发了恨的骂儿媳妇。善良的儿媳妇,常常被骂的不敢出门。<br><br> 儿媳妇的善良使得李奶奶更加横行霸道。李奶奶第四个孙女来到了这个神奇的世界的第二天,就和李奶奶进行了一次生与死的交锋。<br><br> 听父母说1974年大集体还没有解散,队长一敲钟,社员都响应。一干就是一天活,那像现在,到了中午就回家,干多干少没人管。<br><br> 那天上午,李爷爷和儿子都下地干活了。李奶奶来到儿媳妇家,进了家就没关门,爬上炕还开展了小西房的窗户,在儿媳妇还没弄清楚状况的情况下,语出惊人:“三个丫头片子了,还要这个干啥了,快让风吹死算了!”<br><br> 四月份的风不温柔,也不和煦。儿媳妇吓的不敢吱声更不敢关门闭窗。弱小无助的小女婴在四月春风一上午的照拂下,小脸青紫,哭声微弱,奄奄一息。李奶奶估计,这个小毛丫头出不了半小时,就会躺在野外沟渠长势旺盛的臭狼蒿丛里,放心的走了。<br><br> 我相信,上天有好生之德。李奶奶前脚刚走,她的妯娌正好也来串门,一进门看见侄媳妇抱着孩子哭成个泪人,吓了一跳,得知情况后。仔细一看,李奶奶妯娌着急了:“呀呀,奶头也含不住了,这可咋呀!不管咋,先救哇。大小也是条人命。”<br><br> 李奶奶妯娌当机立断,赶紧跑出去,找到了七姓人家的钥匙,放在锅里煮了七滚(水开了七次),等水晾的不烫手了,抱住孩子开始洗,只洗得水冰凉了才罢休。<br><br> 李奶奶妯娌把洗好的小女孩儿紧紧裹在小被子里。放在热炕上,走得时候交待侄媳妇,如果半夜孩子能吃奶,就没事儿了,如果还是含不住奶头,那也没办法。临出门李奶奶妯娌留下一句话,就看这孩子的造化了。<br><br> 不知道是这小女孩命不该绝,也不知道是七姓人家的煮钥匙水太神奇,总之,小女孩健康的长大了。<br><br> 当然李奶奶自然少不了一顿武力教育。<br><br> 时间最是公平, 嚣张跋扈的李奶奶终究也还是老了,在炕上躺了好几天,水米不进,只是咬牙切齿地不停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一直到生命的尽头。<br><br> 常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奶奶大约也属于这类人,我不明白,为啥李奶奶至始至终没想过悔改,我不敢妄下断语,我猜,也许是她苦难的童年,耗尽了她的善良,而那些所受到的伤害,需要用另一种方式去治愈吧。<br><br> 2025.9.3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