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白鹭洲的海岸线上,眼前这座名为“沙海居”的民宿悄然崛起,像一排栖息在沙与海之间的白色帆影。三层楼的建筑依坡而建,圆顶错落,与远处起伏的山丘遥相呼应。阳台外飘着红旗,木阶蜿蜒而上,仿佛在邀请人们一步步走进这片新筑的海滨梦境。配套设施齐全不说,那份融合自然与现代的设计感,让人一眼就舍不得移开目光。</p> <p class="ql-block"> 白鹭洲的风光,从前是渔舟唱晚、鸥鸟低飞的静谧画卷,如今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度。海风依旧温柔,但沙滩上多了欢笑声、帐篷前多了煮茶的身影。这片曾经偏居一隅的海岸,正以它独有的节奏,缓缓打开通往更多人生活的门。</p> <p class="ql-block"> 那天阳光正好,我们一家六口站在海边合影。母亲穿着那件她最爱的酒红色外套,四姐妹并肩而立,小弟站在中间,大家笑得都很开心。海面平静如镜,映着蓝天和我们被风吹乱的发丝。快门按下的一瞬,仿佛把这些年美好的时光都收拢进了这一帧画面里。没有太多言语,但站在一起,就是最深的团圆。</p> <p class="ql-block"> 姐弟五人在沙滩上站成一排。我们不是什么摄影模特,动作也谈不上整齐,可那种发自内心的轻松与欢喜,是再精致的摆拍也换不来的。二妹还调皮地做了个动作,惹得大家笑作一团。远处有人在放风筝,海浪轻轻拍岸,像在为我们伴奏。这样的时刻,不刻意,却最难忘。</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层的悉尼贰标间,窗正对着海。浅棕的屋顶、玻璃窗框出一幅天然画框,海天一线的景致就这样毫无保留地铺展在眼前。房间宽敞,简洁明亮,木饰与布艺的搭配让人一进门就感到安心。夜里听着潮声入梦,清晨被阳光轻轻唤醒——原来所谓度假,不过就是让时间慢下来,让心重新听见海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 湖水在风的轻抚下泛起细密的波纹,一层推着一层,不急不缓地涌向岸边。它们像是在低语,又像是在轻唱,唱着关于潮汐、关于远方、关于归途的故事。我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这无休止的涟漪,忽然觉得,人这一生所求的平静,或许就藏在这片不停歇的温柔里。</p> <p class="ql-block"> 民宿门口立着价格公示牌,深棕底白字,写得清清楚楚。旺季时一房难求,不提前预订都未必有房。可看到那上面明码标价的数字,我反而安心了——至少在这片火热的风景里,还守着一份诚实与透明。人们趋之若鹜,不是为了奢华,而是为了那份能与海共眠的简单幸福。</p> <p class="ql-block"> 底层的标间同样临海而立,每栋都带着小小的阳台和落地窗。清晨拉开窗帘,整片海洋就在眼前苏醒。红色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遮阳伞像一朵朵静默的花,开在沙滩边缘。木阶从门前延伸下去,通向柔软的沙地,也通向无数人心里那个“想住一晚”的梦。</p> <p class="ql-block"> “沙海居”的民宿确实特别,不像传统酒店,倒像是从童话里搬出来的海边小屋。有人说它是浪漫一族的私藏地,也有人说它最适合全家出游。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座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无论你是一个人来听风,还是一群人来分享笑声,它都安静地在那里,等你把故事留下。白鹭洲的新貌,不止是建筑的更新,更是生活姿态的悄然生长。</p><p class="ql-block"> 美篇作文:黑白乐</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