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罗马”于我只是书本里的几句谚语,诸如“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非一日之功”、“身在罗马,行罗马之事”等古谚早有耳闻;是经典电影“罗马假日”里的一个浪漫场景,赫本演绎的安妮公主形象至今难以忘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罗马神话中,罗马城的奠基人罗慕路斯与雷穆斯俩兄弟被狼抚养的传奇故事,仍然被人们传颂;是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积文明的灯塔与征服的罗马帝国,书写了跌宕起伏的历史。而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从奔流不息的台伯河畔走到庄严肃穆的圣彼得广场,这座永恒之城的每一块砖石、每一缕阳光,才真正在我心中烙下了独属于我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罗马假日的影照</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晨醒来,推开窗,一片湖光映入眼帘。碧波轻漾,岸边停满游艇,才知这竟是当地人钟爱的度假胜地。</span>用过早餐,八点整,我们从Hotel Royal启程,车轮碾过绿意盎然的郊野,草木葱茏,树影婆娑,仿佛一路驶入一幅流动的油画。一个半小时后,罗马,终于在眼前铺展开来。</p> <p class="ql-block"> 进入市区,车流逐渐密集,偶尔出现拥堵的景象。眼前,一条蜿蜒的河流映入眼帘,导游小孙向我们介绍:这是台伯河,它将罗马一分为二,左右两岸各具风情。台伯河对古罗马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便没有古罗马的辉煌。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在此落成,正是看重了其航运与水源的便利。河边的奥斯蒂亚港,曾是帝国最重要的粮食贸易中心。台伯河不仅提供了生活用水,更是军事防御的重要屏障,分隔了伊特鲁利亚人、萨宾人和拉丁人。关于台伯河,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罗马的奠基者罗慕路斯和雷穆斯兄弟幼时被弃于河边,得母狼哺乳而得以生存,后被一农夫发现并抚养成人。兄弟俩在七座小山丘上筑城,因命名之争,罗慕路斯杀死雷穆斯,将此城命名为罗马。罗马城建立时间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至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古罗马历史大致可分为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导游兴致勃勃地讲述,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与中国亦有间接关联,汉武帝击败匈奴,匈奴逐日耳曼,日耳曼再击罗马,终致西罗马帝国覆灭。</p> <p class="ql-block">罗马市的母亲河台伯河</p> <p class="ql-block"> 沿着台伯河漫步二十余分钟,我们便抵达了今日游览的首站——斗兽场。这座古老的建筑曾是古罗马帝国辉煌的象征,也是无数角斗士英勇斗争的舞台。斗兽场为纪念皇帝韦帕芗的伟业而建,公元72年至79年间,8万名犹太俘虏耗时8年完成。占地2万平方米,周长527米,可容纳9万名观众。斗兽场的历史充满了血腥与残酷,作为古罗马文明的象征,它见证了无数激烈的战斗。从人与人,到人与兽,再到兽与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斗兽竞技逐渐被废除,成为政治活动的中心。我们在斗兽场仔细观看,感觉它不像书上那样只是冷冰冰的遗迹,而是一座有呼吸的建筑——红砖砌成的外墙在阳光下泛着岁月的光泽,拱门层层叠叠,仿佛能听见昔日角斗士的脚步声与观众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全貌</p> <p class="ql-block">斗兽场侧面</p> <p class="ql-block"> 罗马斗兽场右侧,有一座凯旋门,是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它是为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中战胜马克森提乌斯而建,象征着罗马帝国由多神教走向基督教的关键历史时刻。这座凯旋门是古罗马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三拱门式凯旋门,高约21米,宽25.7米,深7.4米。其外墙以大理石装饰,浮雕和雕像丰富,展现了君士坦丁的功绩。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雕塑来自前朝皇帝时期,这种“拼贴式”风格体现了四世纪艺术风格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离开斗兽场,漫步于帝国广场大道。赵导向我们介绍:此大道连接斗兽场与威尼斯广场,是罗马的政治宗教中心,上世纪30年代由墨索里尼修建。沿途分布着图拉真广场、奥古斯都广场等帝国时期的重要遗迹。行至特莱维喷泉,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二站。特莱维喷泉位于三条道路交汇处,因其意大利语“三岔路”而得名。喷泉高25.8米、宽19.8米,是罗马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也是最后一座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杰作,被誉为罗马的象征。喷泉以海神尼普顿雕像为核心,背景融合宫殿建筑与四季女神浮雕。泉水清澈如蓝,因电影《罗马假日》在此取景而闻名世界。此处也是著名的许愿之地,游客投币许愿的传统延续至今。因许愿的人众多,我们排队10几分钟才进去。</p> <p class="ql-block">维托里亚诺纪念堂</p> <p class="ql-block">特莱维喷泉(许愿池)</p> <p class="ql-block"> 离开特莱维喷泉,经过许多有特色的建筑,其中有意大利总理府和万神殿。另外让我印象深的是,在特莱维喷泉周围的街道,随处可见一种黑色的铺路石,导游说有的已经几百年的历史了,可见施工和砖的质量都非同一般,为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情。午饭后驱车前往梵蒂冈。梵蒂冈位于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北、西、南三面由高墙环绕,东面的圣彼得广场与罗马市区相连。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人,主要为意大利人。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罗马教廷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万神殿</p> <p class="ql-block">街巷铺的黑砖石</p> <p class="ql-block"> 步入梵蒂冈,到达圣彼得广场,柱廊如双臂环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穿过拱门,圣彼得大教堂拔地而起,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顶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人类对神圣的向往。阳光洒在大理石地面上,脚步声在空旷中回响,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沿着宽阔的大理石地面缓缓前行,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庄严。教堂内部,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令人目不暇接,每一寸空间都凝聚着艺术的极致。米开朗基罗的《圣殇》静谧而哀婉,大理石雕刻出的圣母怀抱死去的基督,那份悲痛如此克制,却又直击人心。贝尔尼尼的《圣彼得宝座》则金光熠熠,青铜华盖高耸,仿佛神恩正从穹顶倾泻而下。壁画、马赛克、雕刻,无一不是百年匠心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p> <p class="ql-block"> 随着参观的深入,注意到教堂内壁上装饰着无数的马赛克图案,它们在柔和的光线照射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这些图案讲述了圣经中的故事,为信徒和访客提供了视觉上的启示。抛开信仰差异,圣彼得大教堂的华丽程度足以让人惊叹。这座耗时120年重建的教堂,每一处都充满了精湛的技艺。穹顶华盖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墙面上的壁画是马赛克镶嵌,地面的图案则由天然石材巧妙镶嵌而成,细致到几乎看不出镶嵌的痕迹,这是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梵蒂冈每隔25年举行的禧年庆典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都会在禧年期间前往梵蒂冈朝圣,以获得大赦,象征着宽恕、祈祷和祝福。2025年正值禧年,庆典从2024年12月24日开始,持续至2026年1月6日。我们参观时恰好赶上这一盛事,圣彼得大教堂平日封闭的圣门被打开,人们安静地排队,缓缓通过象征神恩通道的圣门。虽然我们并非天主教徒,但作为游客,也感受到了浓厚的宗教氛围。</p> <p class="ql-block">每隔25年,禧年才打开的圣门</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旅程在圣彼得广场的暮色中落幕。回望这座城,从台伯河畔的传说,到斗兽场的辉煌。从许愿池的浪漫,到圣彼得的神圣。罗马不只是历史的标本,它活着,呼吸着,每一块砖石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到欧洲必游意大利,到意大利必访罗马——此言不虚。而我的罗马印记,已深深烙在心底,带着阳光、石墙、流水和信仰的温度,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