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记嘉业藏书楼保护过程中一件难忘的事</p><p class="ql-block"> 文/莫景赓</p><p class="ql-block"> 1966年8月,“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展开,该运动最初以批判旧思想、旧文化为主。在公报鼓舞下,我们热血青年群情激昂,即刻投入到“破四旧,立四新”的时代洪流中去。</p><p class="ql-block"> 至今,我依然清晰的记得《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公报》发布时,我区正在举办全区教师暑期学习班,全体教师正集中在南浔辅导区中心小学小礼堂,在公报鼓舞下群情激昂,纷纷表决心,走上社会,投身到“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去,嘉业堂藏书楼当然是目标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这即将出发的关键时刻,南浔镇顾俊卿副镇长来了,他回顾历史,讲了嘉业堂藏书楼的功绩。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后,中央要求各地查找有关中印边界的历史地图。嘉业堂藏书楼也接到了任务,南浔嘉业堂藏书楼还真的提供了中印边境的相关的珍贵地图,立下了一大功劳。顾<span style="font-size:18px;">副镇长</span>的讲话,顿时激发了在场南浔人的爱国爱乡热情,激发了南浔人保护历史文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场风向即刻大变,最终把“横扫一切”变成了“誓死保护”,这个是嘉业藏书楼保护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了一件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事。</p><p class="ql-block"> 嘉业藏书楼自上世纪20年代建成以来,屡经各种磨难和战火考验,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心下,得以完整的保护,是古镇的文化魄宝,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周恩来总理在接见上海朱芳芳女士时,周总理得知她老家是湖州南浔人,兴奋地说,“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你们南浔有个嘉业藏书楼,中印边境的有关麦克马洪线的资料,就是从这个藏书楼里找到的。”(《南浔通讯》1988年4月6日曾有报道)</p><p class="ql-block"> 可以说嘉业藏书楼的保护,是一代又一代南浔人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期待着大家共同来挖掘。</p><p class="ql-block"> 2025.10.5</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