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人皆爱中秋月,大抵是因它将一年的清辉攒聚,在这一夜把圆满的意象推到极致。可若细想,这圆满本就是一场精妙的哲学隐喻,藏着天地与人的相处之道。</p><p class="ql-block"> 月亮从不是恒定的圆满。它循着亘古不变的轨迹,由亏转盈,再由盈转亏,像极了我们生命里的起起落落。春日的新月如钩,是初生的懵懂;夏日的弦月如弓,是奋进的张力;唯有到了中秋,它才肯舒展成一轮玉盘,坦然承接万众的仰望。这便如人生,所有的高光时刻,不过是无数个平凡日夜的沉淀与酝酿。没有日复一日的等待与坚守,哪来此刻“千里共婵娟”的惊艳?</p><p class="ql-block"> 更妙的是,这轮圆月照见的从来不止是风景,更是人心。</p><p class="ql-block"> 它照见“天涯共此时”的联结。无论相隔千山万水,只要抬头望见同一轮明月,便会想起远方的人、心底的事。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月亮成了跨越时空的信物,让孤独的个体感知到彼此的存在,明白“我”从来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无数生命紧密相连的整体。就像此刻,你举头望月,或许远方的父母也正凭窗远眺,月光成了无声的问候,将思念与牵挂悄悄传递。</p><p class="ql-block"> 它也照见“圆满之外”的清醒。中秋的月亮再圆,也终会走向残缺;团聚的时光再暖,也终有别离的时刻。可正是这份“终将逝去”的遗憾,让圆满更显珍贵。我们总在追求完美的人生,却忘了不完美才是常态:事业的起伏、关系的远近、心境的明暗,都是生命的常态。就像月亮懂得在圆满后适时退让,我们也该学会与缺憾相处——接纳不完美,不是妥协,而是对生命本真的尊重。</p><p class="ql-block"> 其实,中秋赏月,赏的从来不是月亮本身,而是借这轮月,与自己对话。看月亮时,我们会想起过去的遗憾、当下的珍惜、未来的期许;会在月光的温柔里,卸下一身的疲惫与浮躁,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月亮不语,却用它的阴晴圆缺,教会我们:生活的真谛,不在于永远拥有圆满,而在于在盈亏交替中,守住内心的澄澈与笃定。</p><p class="ql-block"> 今夜月色正好,不妨抬头看看。那轮穿越千年的明月,正静静地照着你,也照着这世间所有的悲欢与从容。而我们,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望月中,慢慢懂得:圆满是风景,缺憾也是;相聚是温暖,别离也是。重要的是,无论月缺月圆,我们都能守住心中的那片清辉,活成自己的月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