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伴携宠义乌游,【佛堂古镇】。

梦娜丽莎

<p class="ql-block">  “佛堂飞瀑”画坞坑, 溯溪玩水,是怎样的飞瀑,让一条休闲线走出了“荒野求生”之感呢?因为这标题党,萌发了我想要带上狗狗去探索的念想。</p><p class="ql-block"> 按义乌第三天游程(9/24),我们上午出发去佛堂镇画坞坑村,然后下午去佛堂镇的古镇老街和缸窑村。</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按时出发了。从民宿出来,拐上大路就是城中北路,梧桐树下的城中北路,绿意盎然,好美。这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南京,在盛夏季节,法国梧桐笼罩下的条条马路,亦是凉爽至极,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首先抵达画坞坑村。这个义乌佛堂镇的村子因位于“画水”而得名,后者是义乌江(东阳江)的上游之一,也是钱塘江水系的一部分,后续的水道则是汇入“金华江-兰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一路奔腾入海。</p> <p class="ql-block">  从画坑坞村一路向北,走1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摇石里瀑布。</p><p class="ql-block"> 摇石里瀑布,是画坑坞村整条线路的亮点,号称义乌第二大瀑布(第一是松瀑山)。和浙江大部分的天然瀑布一样,摇石里瀑布大部分时间的形态都是“涓涓细流”,如前一天下过暴雨,瀑布一下子变得相当壮观,岸边就能感受到逼人寒气与阵阵水波!</p> <p class="ql-block">  因昨晚一场大雨,我庆幸瀑布肯定很壮观!没曾想,走进画坞坑村没多久,路上泥泞不堪,越往里走,越是下不了脚,原来是村里有段路在施工。为了怕摔跤,弄得一身泥浆,果断折返,放弃前行。</p> <p class="ql-block">  继续驱车前往佛堂镇古镇老街。</p> <p class="ql-block">  驶过伏虎桥,古镇老街近在咫尺。</p><p class="ql-block"> 伏虎桥,是义乌江第一座古建廊桥,总长204.8米,采用徽派古建筑风格。其上的雕刻融合了佛堂历史文化典故,与佛堂老街、万善浮桥成为佛堂古镇一景。</p> <p class="ql-block">  这座集古典特色与现代交通为一体的伏虎桥,横跨佛堂义乌江南北两岸,勾画出“一江两岸三桥”的现实景象,源源不断地带给古镇新的活力、新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早在明清时期,佛堂就聚集着大批徽商、绍商,凭借义乌江与金、兰、徽、杭通航通商,工商业极为发达,孕育了集聚特色的地方文化。</p> <p class="ql-block">  佛堂镇隶属于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位于浙江中部,义乌市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素有“小兰溪”之称。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为浙江四大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  古镇核心区包含全长2500余米的老街,由直街、蒲川水街等组成,吴棋记民居融合徽派建筑与浙江雕刻工艺,槐荫堂以八对马头墙为特色 。</p> <p class="ql-block">  如今,佛堂古镇完好保存的老街、码头、古民居、老剧院,见证了佛堂繁华的历史,为世人保留了一幅独一无二的“清风商埠图”。</p> <p class="ql-block">  佛堂老街并行有两条街,一条是直街,古时聚集了酒肆、客栈、钱庄,现在有很多非遗食品店;另一条是蒲川水街,有徽派建筑、有咖啡馆、有沪上阿姨,就更现代。两条街比邻而居,隔空相望,穿越不同时代。</p> <p class="ql-block">  古街的拐角转弯处,一座罗马式的拱门和圆弧形的檐口的新华剧院,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是义乌首个戏台。斑驳的灰墙上,那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工农兵浮雕,走过了古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它是佛堂的文化地标,彰显时空交叠的戏剧张力。</p> <p class="ql-block">  佛堂商脉历史悠久,是义乌商贸起源地之一。发达的商埠经济,营造了古镇佛堂极其深厚的商业文化历史底蕴。今日的佛堂老街,仍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延续着鼎盛商风。</p> <p class="ql-block">  十八间(后座)的四合院,整体建筑前厅后堂,前进3间楼下厅,后进为中堂和正房,左右两厢围合,井字形的弄堂。</p> <p class="ql-block">  建筑以其精细的木雕取胜,梁轩额枋、牛腿挑廊、栏杆棂,或镂空或浮雕,取材戏曲人物、渔樵耕读、鱼藻花鸟、亭台楼阁,极尽雕镂之美,体现了房屋主人独特的审美意趣。</p> <p class="ql-block">  整座宅院有正门、龙虎门、边门、后门等七头门,同时还有另门共日常出入。</p> <p class="ql-block">  吴棋记民居是以“同顺丰”商号老板吴茂棋(1890一1973)的店号命名的,吴茂棋曾经是民国时期叱咤佛堂商界的人物。民国28年(1939),吴茂棋开始购田置地、庀材兴工,延聘名师为他营造华堂。</p> <p class="ql-block">  翌年,前后两座十八间的屋样画好,初春动土。1942年,后座十八间终于在日寇炮火的间隙中抢建完成。而这座豪宅,因为那场可诅咒的战争,再也没能实现其当初的宏伟蓝图,只留下现在这座十八间的四合院。前座十八间的地基就改成了花园,形成了前园后宅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吴棋记民居,又称吴家大院,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佛堂富绅吴茂棋所建,是义乌现存唯一的一幢砖木结构三层半的老楼房。</p> <p class="ql-block">  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分前花园,后二进三开间,左右二弄各6间边厢,共占地18间楼屋的砖木结构民居建筑。总占地1325平方米,其中楼屋占地约763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天井狭长,青石板铺设的天井中有两只硕大的太平水池,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院内木制构件上有吉禽祥兽和传说故事等各类题材的雕刻,与众不同,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精致的木雕人物,它是那么工巧精细,又是那么隽永华丽,就如同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耐人寻味,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冰裂纹"窗格拼花内藏玄机。</p> <p class="ql-block">  窗框中木质构件上有吉禽祥兽和传说故事等各类题材的雕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前面就是徐侨纪念馆,因时间关系未能前往。但徐侨一句“轻纨不动清风在,况有松声无数”流传千古。</p> <p class="ql-block">  佛堂古镇的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是文章。来佛堂古镇访古探今,可深入了解古镇的前世今生,以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在佛堂古镇老街入口的这棵大樟树,由于枝叶朝向等原因,近年来渐渐地往江岸倾斜。为了防止大樟树倒塌,设置了几根固定钢管,用于支撑树干。仿生的大樟树“树干”左右对称,如同一对连理树。</p> <p class="ql-block">  佛堂古镇位于浙江省义乌市西南部,明清时期因浮桥码头兴盛成为浙中重要商埠,保留有前店后宅的传统商铺格局及瑞泰祥、寿春堂等老字号,现存清代古桥、码头遗迹及红糖文化艺术馆等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浮桥与古码头,桥是由很多只船头拼接起来的,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码头。</p> <p class="ql-block">  江南的古镇大多数是“小家碧玉”的风格:小桥流水;但佛堂古镇确是“大家闺秀”:大江大桥,商埠气息。</p><p class="ql-block"> 佛堂的古建筑不同于一般的江南建筑,其外观传承了徽州民居的马头山墙,而细部装饰以及建筑结构、构造方面又融入了独特的地方木雕、砖雕、石雕工艺,并且雕刻的花饰、图案内涵丰实,技艺精美。这种反差感让人游览之后就记住了它,非常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