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学生活

黄思齐

从课堂到田野 <p class="ql-block">挖红薯,是一项融合了农耕生产和农民智慧的劳动项目。今天,我们跟着爷爷来到了农村体验家乡劳动。</p> <p class="ql-block">先顺主藤找到根,把四周铲松土。待红薯微微露出,改用手轻扒泥土,最后握紧根部缓缓拔出。</p> <p class="ql-block">完整出土,喜悦满分!</p> <p class="ql-block">黄豆被誉为“植物肉”,提供优质蛋白与“脑黄金”磷脂,是健康的基石。</p> 从指尖到心尖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来到了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背篓,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与匠心温度。</p> <p class="ql-block">聆听历史回响。非遗音乐,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旋律,一部可聆听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家语“西兰卡普”,意为花铺盖。土家织锦,穿梭千年,织就“无字之书”。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穿在身上的史诗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土家吊脚楼是土家族传统民居,多依山傍水而建,以木结构为主,底层架空,上层居住,具有显著的干栏式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回首这段旅途,我们离开了熟悉的课堂,走进了广阔的自然与社会,在行走中阅读世界,在体验中收获成长。这就是我的研学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