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号:7206150</p> <p class="ql-block"> 【画外音】</p><p class="ql-block">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p><p class="ql-block"> —— 最后的贵族项羽</p> <p class="ql-block"> 和县霸王祠是一定得来的,因为我的姓氏和这里有着别样的感情连线。和县古称和州,这里的霸王祠也不是第一次来过,想起那些被风带走的日子,深情和内心又一次有了交集,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才能表达只有自己能懂的那些情绪。</p> <p class="ql-block"> 霸王项羽凭借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百战百胜的完美战绩、以及以最快速度称霸西楚、分封十八路诸侯的不朽史话,成就了他千古无二的历史传奇。</p> <p class="ql-block">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p><p class="ql-block"> 立在西楚霸王的雕像前,豪情与怅想在心中奔涌:鸿门宴上不屑阴谋的磊落性格、四面楚歌时对虞姬的铁汉柔情 ,勾画了有血有魂的领袖气质的霸王形象。</p> <p class="ql-block"> 如今回首历史尘往,成败皆成过去。不管历史如何言说,西楚霸王终究是隆重地走过了那段专属于他的高光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 欲寄心思无处去,唯有梦,过江东。</p> <p class="ql-block"> 步出霸王祠,那些沉浸在历史感里略显沉重的情感被和县文旅活动带缓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这组节目录播人员辛苦地一遍又一遍的录制视频。</p> <p class="ql-block">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可是重情重义的霸王不可能向失败曲膝,纵观中国历史,曾有过无数个刘邦,却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项羽。</p> <p class="ql-block"> 古来历史,记载了太多的兴亡成败,但能以“兵败”之身跻身史记“本纪”的英雄能有几人?</p><p class="ql-block">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咏叹诗或许是对霸王项羽重情重义的领袖人格最慰心灵的叹服。</p> <p class="ql-block"> 和县的镇淮楼能够侥幸遗存至今实属大幸。</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镇淮楼城墙古砖上依稀可见“光绪辛卯春”“知州罗锡畴督造”的字迹。目光所及,皆是冷却在历史里的和州记忆。</p> <p class="ql-block"> 县城里的这座文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现在的建筑是在原址按原貌修复而建的。如同全国众多的文庙一样,都是中华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骨子里的清高与自信在《陋室铭》中跃然笔端。</p> <p class="ql-block">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何陋之有?</p> <p class="ql-block"> 史诗断章里的和州,遗存着多处历史的建筑旧迹,这些古旧的遗建于沧桑之间见证了一段久远的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们早已完成了使命。如今的存在,只是为了装帧人们的记忆而已。其实,在历史的城头上,变幻再多的大王旗,都不过是浸漫着千年旧韵的一场折子戏。</p><p class="ql-block"> —— 2025年10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