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筑的宝库(一)

笔下凡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山西好几天了,我的思绪还停留在山西的繁华和厚重里,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山西,眼里看到的和我预想的天差地别,这一路途经了很多个县市,没有看到标签上的山西大煤矿,反而处处都是青山绿水亭台楼阁,在大西北看遗址,不过是残垣断壁的土墙和烽火台。再看山西,晋祠里的很多古树都1500年了,如今还郁郁葱葱的吐露着芳华。五百年前的飞虹塔还以华丽的姿态屹立在三晋大地之上,云冈石窟的大佛用慈悲的面容注视着岁月的变迁,来到山西,我被这里的景象震撼到了。不管是咆哮的黄河,还是梦幻中的山谷,都像是你无法比拟的存在,在山西游走的这段时光,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皇城相府的威严与尊贵,郭裕古堡的沧桑与厚重,当你置身在这些古建筑里,看着一群群穿古装的大娘子们,让你瞬间迷幻在这个空间里无法言喻,历史在山西勾勒出了唯美的画卷,古迹在这里依然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甘泉大峡谷的光穿过峡谷的缝隙映射在我的脸上,离开那里很多日子了,我好像还置身在这光怪琉璃的世界里。这是五百万年前的海底世界,地壳运动赶走了大海,却留下了这意幻意彩的华美景象,与其说哈密大海道的景致是千奇百怪,但这里的峡谷却是光怪陆离的。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的思绪都不愿从这样的景象里抽离出来,这次去甘泉大峡谷只看到了两个景点,著名的波浪谷和蝴蝶谷却没有开放,如果有机会再去山西,这里一定是要再去的地方,因为当你置身在个绝美的空间里,连灵魂的呼吸都是纯净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壶口瀑布在陕西的地界上,站在壶口瀑布看山西就在黄河的对岸,目测也就几百米吧。我们来到壶口瀑布已经临近傍晚了,我们算是最后一批游客,很多最佳机位都没人了,放眼望去,湍流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一泻而下,来到这里的前一天黄河的上游下了大雨,本该枯水期的黄河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甚至有的地方水都漫到了围栏外边,站在水流湍急的河道边,第一反应就是不自觉的晕眩,河水的张牙舞爪像极了猛兽的嘶吼,让你不由得心生畏惧,既然来到这里,又不甘心止步不前,我努力的鼓足勇气去靠近他的威严,都说黄河是母亲河,可是今天的母亲实在是勇猛无比。站在黄河岸堤的旁边,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这就是孕育了千千万万个生灵的母亲河。这也是中国人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让华夏文明繁衍了几千年!他也是世界第五大河,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黄河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完壶口瀑布,我们留宿在了村里的民居,住的地方离黄河只有500米的距离,这里的村民依然靠着黄河的资源造福着当地的百姓,很想去坐一次羊皮筏子感受一下顺黄河漂流的畅快,可是天色已晚还是放弃了,王二姐来之前特意去买了一张壶口瀑布50元的纸币,壶口瀑布的画面做人民币的背景,可见壶口瀑布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无可替代的存在。沿途黄河两岸的山峦叠嶂,都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覆盖,我想如今的黄河水已经没那么浑浊了吧!这也是国家花了大力气才得到的成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登鹳雀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王之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日依山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黄河入海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欲穷千里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更上一层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鹳雀楼因王之涣的诗句而闻名,鹳雀楼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登雀鹊楼,那么既然来了必然要去登上楼顶,站在不远处,鹳雀楼目测有十几层楼那么高,他始建于北周,是大将军宇文护所建,在当时他的用途是军事哨所,因常有鹳雀栖息得名,元初毁于战火,如今的鹳雀楼是1997年重建的。内置是六层,上去的时候是爬台阶,下来时有电梯,每层有三组台阶,一大组台阶是九级台阶,每到一层楼都有历史人物和当地名人的题记介绍,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柳宗元,杨贵妃都是永济人,鹳雀楼看着不是很高,爬楼梯却用了不少力气,我和王二姐走到一半就开始气喘吁吁,为了不半途而废,也只能使出了洪荒之力,登到楼顶,别有一番风情在其中,远处的黄河隐约可见,茂密的草滩上偶尔有鹳雀在飞翔,放眼望去,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鹳雀楼是王之涣作诗会友的场所。也是文人墨客的理想家园,登上鹳雀楼与王之涣的铜像亲密接触,是不是也会有赋诗一首的雅兴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甘泉大峡谷,我们一大早从芮城出发,到这里我们走了很长一段山路,不知道是景点不出名还是淡季,一路上没遇到几辆车,山上的路在晌午的时候还包裹在浓雾里,一路上我们开着雾灯打着喇叭一路前行,从山底到山顶,再从山顶来到山底走了二十公里的乡道,就好像从人间去了仙境,又从仙境来到人间一样,来到景点的时候停车场的人并不多,我们兑换了去往峡谷的车票,大巴车上的游客不是特别的多,在没有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很萧瑟,到了景区后,我们徒步走了1公里多的山路,越走越觉得这里的地貌很奇特,那天实在是幸运,坐在旅游大巴上的时候还是阴天,可是到了峡谷,太阳出来了,去之前也一直担心阴天去峡谷很难看到阳光穿过峡谷的五彩光圈,可是就是这么好运气,走到峡谷,阳光也一起走到了峡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新疆我觉得哈密大海道的峡谷最魔幻,来到甘肃的张掖,峡谷的颜色最艳丽,而到了这里,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峡谷的深处很悠长,有的地方仅一个人通行,岩壁上的青苔绿油油的,峡谷的缝隙里有绿植,阳光穿过峡谷的缝隙照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圈,当你置身在这个充满光圈的世界里,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之前走路的疲惫完全不存在,仿佛光圈给你施了魔法一样,你只想看看峡谷的尽头是否还有奇迹。路途很远,我却不舍得放弃一步,每到一处,都会被大自然的馈赠所治愈,峡谷里的缝隙在呼吸,阳光像温柔的风,抚摸着峡谷中绿色植被,置身在这个空间里,一滴水的滑落都像被施了魔法,我想滞留在那里沉睡,可现实我还要去的远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甘泉大峡谷有四个景区,当时只开放了两个,这让我们跑了几千公里的人来说是个大大的遗憾,我们穿过这两个峡谷后就出了景区,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的灵魂仿佛留在了那里,思绪也无法从那神奇又多彩的世界里抽离出来。不管别人是怎样的感受,这次旅行,甘泉大峡谷是我最心仪的地方,如果以后还有机会,我还想去弥补这份遗憾,这里很美,也很小众,却是我今生见过最美的风景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飞云楼,在山西省的万荣县,是中国纯木质楼阁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与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并称为南楼北塔,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他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过,当你站在飞云楼的主厅里抬头看时,完全被十字歇山顶的造型惊艳到了,底层木柱林立,由345组斗拱组成。这么大的一栋建筑,尽然没有一颗钉子,整栋楼全部采用纯木质榫卯结构,斗拱形态各异,如云朵般层层叠叠。楼身装饰有丰富的人物,花卉、鸟兽图案。如今看来还是精巧别致。飞檐翘角处装饰了金刚力士,琉璃瓦宝顶和角脊上有独特的纹饰,飞云楼外观看着是三层楼,内置却是五层楼,为了保护建筑,已经不让游客登楼参观了,看过南楼北塔,我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聪明,如今的南楼北塔除了修缮,谁也不敢再重建,因为当时的工匠留下两句话,拆我塔楼,高手会多出一块木头,庸才会留下一堆木头,当你真的现在这里的时候,你会觉得这里的一切都不能动。千百年间的风霜雪雨,狂风地震都没撼动他的根基,这里有古人的大智慧,就是现在的工程师也很难解释出为什么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了南楼,就不得不去看看北塔,应县在山西的东北角,县城不大却很干净,应县因木塔而闻名,慕名而来的游客成了这里的主要产业,木塔的周边有很繁华的商业区,民国时期,林徽因与梁思成考察过这里,很难想象他们走了多少路才来到这里,我们开车也是翻山越岭走了几个小时才来到这里,实在没想到应县是那么偏僻的一个小县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应县木塔是辽金时期的一座纯木质建筑,他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迹。高67.31米,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木塔共有九层,外观五层,内置四层。塔外有明成祖朱棣的牌匾,塔内有释迦摩尼的佛像,他仿佛是定海神针,一直护佑着这座木塔,据导游介绍,这座塔由24根立柱支撑,每天有23根立柱支撑,剩余的那根休息,塔基部分有小口,是立柱的通风换气系统,否则千百年间早就把木头沤烂了。看到这些大智慧的建筑,除了仰慕还有敬佩吧!据说这里还有高僧的舍利,这的有多神奇呀!日常我很少接触寺庙,可是来到这里却无比的心安,这就是佛祖的慈悲吧!因为在佛祖的面容里我看到了慈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是皇城相府,他是康熙的老师陈廷敬的府邸,他3岁识字,20岁离家做官,70岁了康熙也没批准他的退休报告,他的一生都在做学问,康熙字典就是他毕生的心血,字典里编著了四万多字,我们从小都用过字典吧?编著字,还要编著出字的含义,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来到相府,被这座院子的布局吸引到了,我去过故宫,皇帝的寝宫和御花园也不过如此,可是这座院子,虽然没有皇帝的华丽与威严,但也是别具风格,他具有北方官宅与江南园林的风格,整个相府有16个院落,640间房,总面积3.6万平方米,院落分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内还有藏兵洞,水井,储粮库,可容纳上千人,这里住着陈家几代人。这里不但是一座宅院,也是一座军事堡垒,明朝末年李自成曾带兵攻打过这座宅院,陈家子弟带领村民800人在这里坚守了5天5夜,陈家人和村民共同守护了这座宅院,最终李自成攻城无果,放弃了这座坚固的堡垒,转头把附近的郭裕村给洗劫了一番,郭裕村死伤无数,陈家人痛心疾首却无力相助。这座相府在中国的古院落里算等级最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你踏进这座宅院,一定会被震撼到的,青砖的房子,雕梁画栋的长廊,流水,花草的花园,纳凉待客的亭子,曲径通幽的小路,院落相连的布局,那么大的面积,却看不出有一处是多余的空间,看到中国的古建筑,你才能知道千百年前的建筑设计师是多么的优秀,来到山西,我真的见识到了真正的历史痕迹,当你触摸到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是在对岁月的怀念。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又好像不断的在重生,看着不同年纪的女人穿上那个时代的华服,把人们的视线也拉回了那个时代,我们穿梭在这座豪华的府邸,见证了这里的繁荣与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日大雨,我们选择去临汾博物馆看馆,来到博物馆大门,告诉我们去200米外的停车场去泊车,去到停车场真的让人窒息,偌大的停车区没有一个车位,真不知道这大雨天怎么都不在家待着呢?停车门岗的小哥真不错,看我们是远道来的游客,就破例让我们停在了预留爱心停车区,他的这份热心在大雨磅礴的日子里挺温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来到临汾博物馆走到游览区是2楼,这也是博物馆最有代表性的区域,一进去展区,瞬间被眼前的青铜器吸引了,临汾在山西不算最大的城市,可是他的展品却是国宝级的,我去过很多首府的博物馆,还有国家博物馆,但临汾博物馆的青铜器震惊到我了,偌大的展厅里都是青铜器,单个的,成套的,很多造型我都是第一次见,精美的程度也让我惊叹不已,两千多年前是青铜器的辉煌时期,不管是鼎,祭器,酒器,炊器都很精美,器具上的花纹图案到如今看着都翩翩如生,整个展厅里都是青铜器,每一个都想看,每一个都想拍,原定一个小时的参观看了一个上午,这个博物馆的规模不是很大,可是里面的展品可是价值连城,青铜器的等级和数量堪比国家博物馆。这个绝对是个宝藏景点,展馆里人不是很多,估计很多人都没想道一个城市的博物馆能有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如果不是下大雨,我们也会忽略这个景点!来到这里真是不虚此行,太让人长见识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临汾,这里是我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整座城市的布局很宽敞,这里是古代与现代相融合的的大都市,这里有中国最高的华门,还有惊世骇俗铁佛头的大云寺,来到大云寺的铁佛头面前,猛然一看有点吓人,巨大的佛头有6米多高,脸有3米多宽,一个佛头有15吨重,一个佛头占据了宝塔的第一层,凝目再看,虽然佛头的面部斑驳,但佛的整个面部是慈悲的,佛祖螺发满头,双目凝视,面颊丰满,两耳下垂,唇部微启,气韵生动,站在他的面前,仿佛让所有人踏入这方世界,让你的整个身心都沐浴在这慈悲的目光里。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他始建于唐朝贞观时期,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他就坐落在临汾市的市区里,而且是免费参观的景点,那天去的游客不多,我站在塔前的石榴树下颇感安宁,据说唐僧来这里讲过经,来到山西,感觉时刻都被佛祖保佑着。山西有太多的寺庙与古建筑,随到一处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与传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整个旅行过程中,临汾的美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元一碗的鸡汤,五元一笼的烧卖,十元一份的虾仁馄饨可太好吃了,整个城市的节奏都很慢,有站在红绿灯路口打车的小姐姐,也有在饭店门口喝酒的小饭桌。不管是饮食还是物价都不高,今天我还后悔在临汾的时候袜子买少了,十元三双的袜子穿了一路都没起球,在新疆生活了几十年,习惯了这里的交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都划分的很清楚,可是到了内地的很多城市,包括临汾,电动车穿行在机动车道上,行人穿行在马路上,小姐姐居然在红绿灯那里打出租,也真让我这个外地人觉得不可思议。说到交通问题,内蒙古的包头却让人很惊喜,老公说全国的城市交通都应该来包头参观学习,在红灯的时候,他设计了8秒钟的红灯缓冲区,给后面排队的车辆预留了车辆启动时间,这对大城市的拥堵程度能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点小设计,至少在红绿灯时多通过十几辆车,这对一个大城市来说,是个很适用的方法。对开车人来说是个很好的体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山西,用一两篇文章来概括是怎么都不够的,我只能分篇来描述这一路的风景与故事,旅行的意义不是吃了什么看了什么,而是和有趣的灵魂共处了一段生动的人生,与燕子,王二姐一起游山西,让这次旅行的内容更加丰富。我们下一篇文章继续说山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