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中秋节

程相稳

<h3> 小时候最盼望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是中秋节了。夏天还没有过完,就开始掰着手指盼中秋节的到来。距离中秋节的日子越近,心情越迫切。终于八月十五那一天来到了,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傍晚的“圆月”。母亲在院子里放上一张桌子,那上面放着红枣、葡萄、石榴等,当然也有大家最关心的月饼。母亲对着月亮不住地念叨着什么,在皎洁的月光下,我和哥哥姐姐或者是邻居家的小朋友在一旁转着圈,欢快地跳着,并反复地唱着一句,“八月十五月饼圆!哎嗨!”多年后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是“月饼圆”而不是“月亮圆”啊?可能是光惦记着吃那月饼了吧!<br> “圆月”仪式结束后,我们便可以吃那桌子上的东西了。母亲一份一份分给我们,水果一类的分的多一点,月饼是有限制的,二两(应该是一斤16两制吧)一个的月饼一切四快,每人一块。记得有一年,我不舍得吃那珍贵的一块,偷偷放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被父亲发现了,训了我一顿,“都变味了,不能吃了!”其实变成什么味也不重要了,因为我压根就不记得月饼的真正的味道。比我大两岁的三哥不似我这样,他接过月饼一口就吃下去了,吃完后还问别人,“什么味啊?没品出来!”<br>  吃完月饼了,我们就坐在地上开始“望月”了,从小就听大人们说,月亮里面有大树、嫦娥、小白兔,我们多么希望能看见其中的一个啊!看啊,看啊,脖子酸了,眼睛涩了,还是看不到。有一年“望月”,我忽然感觉月亮下方有东西动了,高兴的大喊,“娘!娘!我看见小白兔动了!”全家人都跑出来朝天上看,“哪里啊!看花眼了吧?”母亲笑着说一句:“小孩子的眼睛看得远啊!”我一下成了我们那一片的“名人”了,一连好多天,邻居家小孩子们都围着我打转,问我看月亮的诀窍。我煞有其事给他们传授经验,“别眨眼,叮住看!”长大后,我方明白:长时间不眨眼,眼睛累花了,看什么都在晃动了。<br></h3>